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回顾:男孩被拐卖到河北,20年后开始寻亲,养父称养条狗都有感情

0
分享至

2011年4月,高伟涛从那个被囚了二十年的“家”中逃出,他要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但两年寻亲未果,连身份证都忘记在了养父母家中。因此在2013年11月,他在打拐志愿者和记者的陪伴下重新回到了廊坊市文安县。

可养父对他的到来并不欢迎,眼睛里几乎要冒出火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啊!20多年了养条狗都有感情,给你娶老婆给你建房子,你说走就走!走了就死在外面好了,你还回来干什么?”

听着养父的怒骂,高伟涛跪在地上一言不发。他只想要回身份证和小时候的照片,就算穷尽一生也要找到亲生父母。

可惜九年过去了,高伟涛依旧像无根浮萍一样漂泊在外。

他当年到底是怎么被拐卖的?身处高家的二十多年中又过着怎样的日子?

一瓶有问题的饮料,造就了他一生的悲剧

漫无目的、四处寻亲的高伟涛,得到了众多志愿者和好心人的帮助。为了唤醒他的儿时记忆,大家建议他去找心理医生进行催眠。

经过几次催眠,高伟涛果然想起了一些记忆深处的东西。



原本的家四周有着红砖墙,两扇铁门上刻着花纹,门内是平坦宽广的院子,门外是一对石狮子和漫山遍野的山楂树。

再往深处寻去,他见到了离家不远的大队部,一群孩子正围着山楂树嬉戏打闹。

但下一秒,那个拐走他的红衣女子就出现了。高伟涛看到梦中的自己渐行渐远,忍不住大喊道:“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见状,催眠师立刻终止了催眠。慢慢缓过神来的高伟涛,不由自主地流出了眼泪。

他想起了曾经的家,可却始终找不到回去的路。他还想起了那个可恶的人贩子,那是他这一辈子最恨的人。

面对记者的采访,高伟涛一开始不愿提及红衣女子,因为每每提起都会使自己痛不欲生。

但若是回忆起被拐的经历,她这个始作俑者又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



那是1992年10月初的一天,彼时的高伟涛大概只有三、四岁。幼年的他也极其顽皮,不到饭点绝不会回家。

像往常一样,他和一帮玩伴在离家不远处的空地上嬉闹。后来家长们唤回了各自的孩子,高伟涛就蹲在家门口独自玩耍。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红衣中年女子走到了他的跟前。她轻声细语地瓦解了一个孩子的防备心,然后拉着高伟涛往小卖部走去。

可他们并没有走到小卖部,中途红衣女子从自己包里掏出了一瓶饮料。

不谙世事的高伟涛灌下了几大口,随后他就感觉自己的眼皮越来越沉。几分钟以后,他便窝在红衣女子的怀中不省人事了。

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高伟涛对此一无所知。

但我们不难想象,肯定是红衣女子抱着他离开了村庄,坐上交通工具后往买家所在地赶去。



还有那瓶让人一喝就睡着的饮料,当中也必然掺杂了一些麻醉药物,这都是人贩子的惯用伎俩罢了。

等高伟涛迷迷瞪瞪地醒过来,望着四周陌生的环境,他忍不住嚎啕大哭,嘴里直喊着“爸爸妈妈”。

而这一声呼唤也的确喊来了人,不过来人不是他的亲生父母,说好听点是养父母,说难听点就是买孩子的人。

这是一对生活在廊坊市文安县的农村夫妇,此前夫妻俩只生了三个女儿,所以才不惜花大价钱去买一个“儿子”回来。

当时的高伟涛长得白白净净的,年龄也不大,这对农村夫妇一眼就相中了他。

他们自以为,只要带在身边多养一段时间,这么年幼的孩子很快就会忘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可惜他们打错了如意算盘,也没想到自己是花钱买回来了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



“高伟涛”这个名字代替了他的本名,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也变成了1989年10月8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身份转换,尽管当时还是个孩子,但他仍旧执拗地不肯改口。

他哭着闹着要回家、要找爸爸妈妈,而养父母则一遍一遍地用谎言欺骗他:“他们不要你了,我们就是你的爸爸妈妈!”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崩溃的事情就是听到亲生父母抛弃了自己。

而当时的高伟涛尚不能分辨这句话的真假,他只能在恐慌中一步步接受现实。

不过他对所谓的养父母还是带有抵触,不愿和他们亲近,也不愿开口叫“爸爸妈妈”。

看着他这幅模样,养母会选择耐心地哄他,而养父则直接抽出皮带和木棍。



甭管是亲生的还是买来的,进了这个家门就是他家的人。都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多打几顿就能长记性了。

年幼的高伟涛,在这样的暴力之下改了口。此后他每天还多了一项任务,睡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背诵新名字和居住地址。

如果乖乖背完一字不错,他会得到养父母施舍的一个笑脸,那一天也能过得安安生生。

但如果背错了,轻则一顿骂重则一顿打。而高伟涛也对这样的暴力行径习以为常,逐渐从哭闹变得沉默寡言。

看到他如此转变,养父母的心里很高兴。他们以为自己的手段起了作用,这个买来的儿子已经接受现实了。

可他们殊不知,正是由于这样的教育方式,导致高伟涛在心里埋下了逃跑的种子。



因为在模糊的记忆中,亲生父母从来没有这样对待过他。他在原生家庭中感受到的,是关爱、是呵护。

真正疼爱自己的人,怎么可能舍得抛下他呢?反而是强迫他喊“爸爸妈妈”的养父母,从没有发自内心地疼爱过他。

于是小小年纪的高伟涛冲出了那扇家门,不认识路的他东奔西跑,想靠着自己的双脚逃离养父母。

但逃跑多少次就被抓回来多少次,他连村口都没能走出去,就被拎回家里一顿毒打。

气急败坏的养父母觉得这个孩子实在太犟了,怎么养了这么久还是不听话呢?

但他们从没问过高伟涛,愿不愿意让他们养;更没问过高伟涛的亲生父母,愿不愿意把孩子送给他们。

那点自欺欺人的疼爱,全是基于传宗接代的前提下。高伟涛,不过被他们视为传承香火的一个工具。



外出打工被监视,成年后被包办婚姻

如今这个工具不能为他们所用了,养父母又起了别的心思。1993年的一天,一个说话、走路都还不利索的小男孩来到了高家。

自此养父母多了个“小儿子”,高伟涛也多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弟”。

这个弟弟可比他听话多了,哭了两天之后就忘却了前尘往事,将眼前的买家夫妇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两相比较下,高伟涛这个刺头就更不讨人喜欢了。他被挤到了一个边缘地带,每天除了打骂就是干活。

可那一年的他,也才不过四、五岁。亲生父母或许在满世界的找他,而他却在别人家吃苦受罪。

等后来长大一点,他看到养父母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弟弟身上,于是心里又升起了逃跑的念头。



但无一例外又被逮了回来,等待他的是更残酷的一顿毒打。也是在那时高伟涛才明白过来,他永远都无法从这个村子里逃出去。

为什么?因为村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监视他。大家心照不宣,共同在掩护一个犯罪事实。

后来高伟涛被送进了学校,但他无法跟任何人成为好朋友,每天上下学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

十岁以后他就被养父母当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各种农活和家务活堆在一起等着他。

而最难熬的不是干活,是生病了却只能自己硬抗。

或许是嫌看病浪费钱,也或许是怕买孩子的事情被拆穿,所以养父母从不曾带高伟涛去过医院,最多去小诊所买两盒药。

“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04年的时候他们让我去北京打工,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



学习成绩不好的高伟涛背上行囊开始了打工,而同行的还有养父母的一个亲生女儿。

他该称呼对方一句姐姐,但实则两个人的关系不冷不热,对方也只不过是跟在身边监视他的眼线。

在五金建材店工作的日子里,他同样没有自由可言,一举一动都被监视,每个月的大部分工资还要寄给养父母。

与此同时他还有一个记账本,小到几元钱的开销都必须仔仔细细地记在上面。

他有能力赚钱却没资格花钱,因为养父母害怕他攒私房钱,一旦手上有了钱就不受控制了。

每次到了过年的时候,外出打工的其他人都高高兴兴地回家,而他却无比抗拒这一时刻。

因为回家就意味着拷问和屈辱,他必须当着家里所有人的面掏出记账本,像犯人一样的,一桩桩、一件件地把每笔开销解释清楚。



这时养父总会用居高临下的眼神看着他,听到不满意的地方就着重挑出来批斗。

在这个所谓的“家”里,高伟涛觉得自己多呆一秒就会窒息晕厥过去。

而在正月里,他还要看着养父母如何夸耀疼爱小儿子。两个同样被买来的孩子,如云泥一般差距明显。

打工的日子不温不火地持续了几年,到了高伟涛18岁那一年,养父母给他物色了一个妻子。

他们心里还是秉持着老一套的想法,觉得一个男人只要娶了妻子就不会想着往外跑了。过两年再生个孩子,他的根就牢牢扎在河北了。

同时也能够掩耳盗铃地以为,生下来的孩子姓高,是他们高家的后代,这样一来香火就能够延续下去了。



可这种固执的想法其实很可笑,高伟涛也没想过这么早要孩子。他虽然接受了这桩包办婚姻,但不代表着他会放弃寻找亲生父母。

不过在面对陌生的新婚妻子时,高伟涛还是给予了对方足够的尊重。两个没有感情基础的人,相互磨合着过日子。

而他与养父母之间,勉强维持着明面上的和谐。但在2011年,这种和谐被突然打破了。

按照风俗,大年初二那一天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人们一直遵循着这个传统。

不过养父对此强烈反对,要求高伟涛小两口必须初三再回去,否则不吉利,会给家里招来祸事。

但这种迷信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更何况妻子已经跟娘家父母打好招呼了,因此夫妻俩还是选择了初二回去。



而养父得知后自然是暴跳如雷,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侵犯。紧接着,他一向捧在手心上宝贝的小儿子又出车祸了。

弟弟出车祸这件事,似乎在冥冥中验证了那个迷信的说法。高伟涛这个不听话的儿子,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面对众人的斥责怒骂,他一惯地左耳进右耳出。但养父可没打算这么轻易放过他,逼着他掏钱给弟弟看病。

而高伟涛又拿得出多少钱呢?自从他结婚后,除了维持自家日常开销,还要以赡养费的名义支付部分工资给养父母。

再加上弟弟伤势严重,必须转去北京的大医院治疗,医药花销肯定不会是一笔小数目。

所以当他拿不出钱的时候,养父又是对着他一顿臭骂。

逃离噩梦外出寻亲,记忆模糊继续漂泊



后来养父带着弟弟去了北京求医,医生说眼睛的伤势比较严峻。一听说小儿子的眼睛有可能会瞎,养父竟然当场哭了起来。

这一哭或许是真心实意的吧,毕竟他是真正地疼过这个小儿子。

可这般慈父情深的模样,落在高伟涛眼里却是十万分的讽刺,尤其当他听到养父说:“倾家荡产也要把我儿子治好!”

对,弟弟才是他们家的儿子,而他从头到尾就是一个买来的玩意儿。

他被迫离开亲生父母,被迫过上孤苦伶仃的日子,还要被迫为一个根本没有感情的家做出牺牲!

这种被忽视、被压榨的日子,他受够了。2011年4月,高伟涛带着身上仅剩的五百元逃离了那个村庄。

他也不知道该去哪找亲生父母,就随便买了一张去四川的车票,恰好当时他在北京认识了一个四川朋友。



后来又在朋友的建议前往浙江打工,有时还会请假去别的省市寻亲。

不记得自己的本名、不记得老家的地址、不记得关于亲生父母的一切信息,他每天穿梭于茫茫人海,到头来还是孑然一身。

起初高伟涛制作了很多寻亲小卡片,粘贴于大街小巷希望有人能联系他,但是连一个骗子的电话都没有接到过。

后来他寄希望于寻亲网站和DNA匹配,大大小小的网站上都登记了他的信息,DNA配对也不下二、三十次。

最有希望的一次是在山西省,有一对夫妇曾经丢过儿子,不仅年龄对得上,就连样貌和身体特征都有那么几分相似。

女主人在见到他的那一刻就痛哭不止,越看越像自己的孩子。当时大家都祈祷,如果配对成功该有多好。



可惜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彼时所有人的心都碎了,女主人一直哭喊着不肯相信。

“怎么会不是呢,他明明和我儿子那么像……”

后来高伟涛又奔赴贵州寻亲,虽然结果还是失望,不过有一对夫妇却坚持要认他当干儿子。

他们的脸上布满皱纹,眼眶中蓄满泪水,既是在安慰他也是在安慰自己。

“好孩子,迟早会找到的,你千万不要灰心丧气,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

这种场面见得越多,高伟涛的心就会越疼。每一个被拐家庭的背后,藏着的都是一家人的血泪啊!

再联想到他的亲生父母,这二十年又是怎么撑过来的?是否和这些失子父母一样,一次次地寻找、一次次地失望?



在外漂泊了两年,打拐志愿者劝高伟涛回养父母家看看。一来要回自己的身份证原件,二来看看有没有小时候的照片。

这么一提醒高伟涛想起来了,他上小学后照过一张照片,虽然比三、四岁的时候肯定是长开了,但熟悉的人应该能认出来。

于是在打拐志愿者和记者的陪伴下,他鼓起勇气回到了那个噩梦般的地方。

一路上村民看到他的出现,脸上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高家那个逃跑的儿子,竟然有一天还能回来。

而闻讯赶来的养父母则是截然不同的态度,养母是个女人,在家庭中一向是心软弱势的一方。

当初高伟涛离开的时候,她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见不到这个儿子了,倒也难过得哭了两场。



但现在人又活生生地出现在她面前,一时间竟忘了责备埋怨,还张罗着要去做饭。

不过养父就很生气了,也对这个养不熟的儿子彻底失望了。

“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啊!20多年了养条狗都有感情,给你娶老婆给你建房子,你说走就走!走了就死在外面好了,你还回来干什么?”

而在得知高伟涛的来意后,养父二话不说就把身份证甩给了他,紧接着又把他的所有照片都从相框里取了出来。



时至今日他算是看透了,这孩子打从来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不会和他们亲近。

既然如此,那趁早滚蛋吧,就当这二十年来从没养过他。

和养母还有爷爷奶奶道别后,高伟涛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这个家。爷爷奶奶,在之前的人生中好歹给过他一丝温暖。

而养母望着远去的儿子忍不住追了出来,最后蹲在大门口嚎啕大哭。





或许她是哭自己母子缘浅,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可他们这段孽缘,从一开始就不该存在。

恢复自由身的高伟涛继续着寻亲之旅,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任何进展。只有通过催眠,他才能够短暂地回到那个充满爱的地方。

此外他还想起来了一些事情,家中除了父母以外,应该还有一个兄弟姐妹。

一家四口经常会坐在院子里吃饭,主食基本上是馒头和稀饭,他还特别喜欢吃山楂,一吃起来就没个节制。

而关于乡音,他只记得两句话——“要不要得”、“晓不晓得”。

后记

在赶高伟涛出家门的时候,养父曾经状似无奈地抱怨过一句话:“带他来的那个女人好像是山西的。”

他的意思,或许高伟涛也是山西人。不过这也不确定,毕竟人贩子会全国各地到处跑。



总之高伟涛只要抓住一丁点线索,都会在第一时间赶过去确认。但如今九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传来好消息。

希望他能够坚持下去,也希望好运能够早一点降临,更希望类似的悲剧不要再发生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羽翼下健康成长。#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香港明明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他们回归多年,却还在使用港币

香港明明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他们回归多年,却还在使用港币

风起云间
2024-06-25 21:38:58
结账的时候日本店员说:中国人好可怕

结账的时候日本店员说:中国人好可怕

悠闲葡萄
2024-06-27 14:44:50
老师家访儿子让妈妈化妆,称脸上全是洞急到上手,妈妈露脚尖秒懂

老师家访儿子让妈妈化妆,称脸上全是洞急到上手,妈妈露脚尖秒懂

老王侃趣闻
2024-06-27 14:19:30
赘肉满满刘亦菲,手指粗短朱珠,玫瑰的故事最大的成功:接地气!

赘肉满满刘亦菲,手指粗短朱珠,玫瑰的故事最大的成功:接地气!

生如稗草
2024-06-26 08:04:39
3-1,美洲黑马终于赢球!17岁天才进球=历史第2,全场最佳是他

3-1,美洲黑马终于赢球!17岁天才进球=历史第2,全场最佳是他

球场的看客
2024-06-27 10:32:24
王健林终于大结局?600亿售出万达控制权后,穷得只剩钱的老王又有新动作

王健林终于大结局?600亿售出万达控制权后,穷得只剩钱的老王又有新动作

蓝钻故事
2024-06-27 15:42:54
9女2男!中国11人进入温网正赛,再创出战大满贯人数新纪录

9女2男!中国11人进入温网正赛,再创出战大满贯人数新纪录

直播吧
2024-06-27 23:13:14
打假网红泛滥,他们靠什么盈利呢?“黑白通吃”比你们想的更赚钱

打假网红泛滥,他们靠什么盈利呢?“黑白通吃”比你们想的更赚钱

新游戏大妹子
2024-06-26 12:40:53
国税局惊天命案:4名厅处级官员被杀 3年后凶手在犯案时饮弹自尽

国税局惊天命案:4名厅处级官员被杀 3年后凶手在犯案时饮弹自尽

米米大肉
2024-01-27 22:37:28
哈利伯顿调侃称尼克斯违规招募:我在他们群里 如果要证据请找我

哈利伯顿调侃称尼克斯违规招募:我在他们群里 如果要证据请找我

直播吧
2024-06-27 15:13:08
南海局势大变?中国人被大规模抓捕,中使馆紧急回应!

南海局势大变?中国人被大规模抓捕,中使馆紧急回应!

趣说世界哈
2024-06-27 11:37:58
我国14任国防部长,有10任经历实战,都是军中砥柱

我国14任国防部长,有10任经历实战,都是军中砥柱

轮回历史
2024-06-27 20:56:48
坚决不向中俄低头,飞船再度延期,美或剑走偏锋,正中中国下怀

坚决不向中俄低头,飞船再度延期,美或剑走偏锋,正中中国下怀

振雨在线
2024-06-26 09:18:05
有组织的造谣又开始了!拿儿童器官移植作为“素材”,内外联动

有组织的造谣又开始了!拿儿童器官移植作为“素材”,内外联动

玛丽姬丝
2024-06-26 13:12:28
又续约4.76亿!砸疯了!哈登阿杜合体!

又续约4.76亿!砸疯了!哈登阿杜合体!

柚子说球
2024-06-27 12:41:31
高考出现“神仙卷面”,字迹工整漂亮如印刷,阅卷老师不舍得扣分

高考出现“神仙卷面”,字迹工整漂亮如印刷,阅卷老师不舍得扣分

豆芽妈妈育儿
2024-06-27 18:45:13
男人即使不富裕,到了中年也别戴这“4种”首饰,廉价寒酸没品味

男人即使不富裕,到了中年也别戴这“4种”首饰,廉价寒酸没品味

白宸侃片
2024-06-26 23:13:58
央视直播!巴西决战巴拉圭,不胜=接近出局,皇马3.5亿三叉戟亮相

央视直播!巴西决战巴拉圭,不胜=接近出局,皇马3.5亿三叉戟亮相

小火箭爱体育
2024-06-27 15:42:52
这个城市,新房库存快清零了!

这个城市,新房库存快清零了!

大碗楼市
2024-06-27 08:07:05
中国已经明确拒绝!想要嫦娥六号的月壤:美国先废止沃尔夫条款!

中国已经明确拒绝!想要嫦娥六号的月壤:美国先废止沃尔夫条款!

嘿哥哥科技
2024-06-28 04:41:31
2024-06-28 08:06:44
艾美讲故事
艾美讲故事
每天为大家分享有趣的故事!
8929文章数 21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方表示支持ICC调查俄罗斯 此前曾质疑其调查以官员

头条要闻

美方表示支持ICC调查俄罗斯 此前曾质疑其调查以官员

体育要闻

排名只比国足高14位 他们打进欧洲杯16强

娱乐要闻

李雪琴北大学历情况被扒,牵扯多人

财经要闻

争5亿房产、传4P丑闻,百亿大佬又开打了

科技要闻

再不上市,哪吒快活不下去了

汽车要闻

32万公里实车直播拆解 极氪凭事实证明实力!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亲子要闻

不是我儿子#隋宏伟 #孩子教育 #知识分享

本地新闻

冷知识:东北雪糕才是最早的网红雪糕

公开课

连中三元是哪三元?

军事要闻

“环太平洋2024”多国联合演习开幕 中国专家解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