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周恩来回忆童年:初到东北上学时,同学总是打我还骂我“南蛮子”

0
分享至

周总理和邓颖超虽然没有子女,但是他们的侄儿侄女众多。周总理夫妻对待他们,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周总理身处险境,为了亲人的安全,不愿将他们牵扯进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有许多事需要周总理去处理,日理万机的他又很少有时间与亲人聚在一起。

可无论有多忙,周总理还是会利用闲暇时间,和小辈们聊聊天,了解了解他们的状况。



周总理和侄子侄女们

作为一个长辈,周总理教育他们要脚踏实地的学习和工作,将来为国家做贡献。同时,周总理也将家事告诉这群孩子们,让他们记得自己的根在哪里。

一直以来,周家小辈们都以为慈爱而又睿智的周总理,从小就是一个强大的人。可没想到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周总理回忆起童年往事,竟然也受到过同学们的欺负。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周总理的家族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周恩来出生时,周家已经开始没落。虽然他的祖父做过县知事,但是家底并没有多丰厚。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在那个算不上太平的年代,人人自危。当官的多是贪官污吏,所谓清正廉洁之人,也只不过是少收贿赂而已,真正愿意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少之又少。

而周恩来的祖父大概算得上清正廉洁,毕竟他没有土地,只在淮安驸马巷有一处房产,还是和他二哥共同拥有的。



虽然这一处房子比当时平民百姓的财产要多得多,可是对于一个县知事来说,这点财产实在是算不上多。

关于周恩来的祖父到底是不是一个廉洁好官,已经不重要了。毕竟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已经开始落幕,新的时代正在暗暗蓄力,这一切,终将化为乌有。

后来,周恩来的祖父结婚,妻子为他诞下四个孩子。按照曾祖父开始,他们的那一大家族中,这四个孩子分别排名老四、老七、老八、老十一。

周恩来的父亲就是老七,一个敦厚的人,不懂得什么人情世故,也不知道投机取巧,会的就只有老老实实地做人做事,因此在偌大的家族中,他实在是平凡。



周总理的父亲

在周恩来的这些亲伯伯叔叔中,只有他的四叔有些能力,在奔波努力之下在东北做到了科长的职位,也正是因为如此,周恩来才有机会接触到新式教育。

而周恩来的八叔小时候因为得了小儿麻痹,没有及时医治,导致双腿无法站立,只能瘫坐在床上。后来家里为他说了个媳妇,日子才过得像正常人那样。

八叔虽然残疾,但他的妻子是封建社会出来的女人,秉持着一种“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父死从子”的旧思想,倒也没有嫌弃过自己的丈夫,反而尽心尽力的侍奉着他。

关于周恩来的十一叔,是个命短的,刚刚和妻子结婚便离开了人世,独留十一婶活在这个世间。恰逢此时周恩来刚出生一年,他的父母便把他过继给了十一婶。

但说是过继,周恩来的亲生父母也没有对他不管不顾,整个家族里关系好,他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总是关心着周恩来。对于周恩来来说,他是多了一份母爱。

可是这两份母爱在周恩来9岁的时候戛然而止,他的亲生母亲和养母接连去世,他的四妈,也就是四叔的妻子,早在他7岁的那年,就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此时整个周家,周恩来父辈的那一代,只剩下四伯、父亲、八叔和八妈几个人。而他们那一代,除了自己外,还有三个弟弟,其中有两个亲弟弟周恩寿和周恩溥以及八妈的儿子周恩硕。

当时周家为了生计,周恩来的四伯和他的父亲便到了外地打拼,八叔瘫坐在床又不能管事,照顾四个孩子的重任便落在了八妈身上。



周总理八婶母杨氏

此时的周家虽然生活拮据,但周恩来的八妈对待几个孩子一视同仁。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条件,八妈经常到处给人家做小工赚取一些钱财。

为了让几个孩子学习,他们便把家里的房子抵押了出去,请了教书先生。可是教书先生并不负责,他愿意来教学只不过是看中了有报酬。

周恩来作为几个孩子们的大哥,经常带着他们读书识字,并告诉他们“只有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而且,周恩来为了减轻八妈肩上的担子,经常帮助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此时的周恩来不过10岁左右,却已经尝尽了生活的辛酸。后来的他外出求学,加入革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带领着志同道合的人们一起革命。



少年周恩来

在周恩来的影响下,他的几个弟弟也都希望能为国家出一份力,同自己的大哥一样,加入了共产党。可革命是会死人的,他的弟弟周恩溥和周恩硕最终为国捐躯。

但在周恩硕临死之前,他的儿子周尔辉和周尔萃已经出生,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对这对侄子侄女也十分照顾。

后来,周恩来的亲侄女周秉建、周秉德以及亲侄子周秉和也相继出生。至此,整个周家展现出一片繁荣之景。



周恩来与侄女

此时的周恩来已经任职国务院总理,许多国家大事等着他去处理,日夜忙碌的他鲜有空闲时间陪家人吃饭,更不用说聊天了。

但鲜有并不代表没有,很多时候,周总理会借着吃饭的时间,和周家小辈们聊聊过往,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讲家事,忆童年

1964年8月2日中午,中南海的西花厅出现了少有的热闹场景。这里聚集着周家上下三辈十好几口人,更重要的是,忙碌的周总理也出现在了这里。

这里除了周恩来和邓颖超之外,和他同代的还有弟弟周恩寿及妻子、周恩硕的媳妇陶华,剩下的便是侄子侄女、侄媳妇(周尔辉媳妇)孙贵云以及周总理的两个堂侄孙周国盛和周国镇。

以前也有过同样的家庭聚会,可是周总理不一定参加的到。如今时机碰巧,一家人都在兴致勃勃地等着周总理讲话。



周恩来

在没有开饭之前,同样为革命奉献了一辈子的邓颖超,慈祥地告诉家人们要好好处理家庭关系。而且,还提出了不少建议,让所有人都十分受用。

之后,邓颖超又为家人们讲解了一些关于劳动、党员之间的问题。和蔼的她教导家人和孩子们:“不能因为咱家有一个出人头地的人,就享受特殊对待,我们其实都和普通人一样。”

一大家子听得津津有味,也明白其中深意,这不是周总理和邓颖超“飞黄腾达”之后抛弃了他们,而是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只有他家风清廉,才能以身作则。

而周家的所有人也都是想靠着自己的努力,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而不是被别人带上“看,他和周总理有关系”的帽子。

等到邓颖超讲完,吃午饭的时间也到了。他们在厨房和饭桌之间往返,将一盘盘菜端到了饭桌上,荤素搭配十分丰盛。



所有人在落座之后,有些年龄较小的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大朵颐了。周总理笑呵呵地说道:“吃吧吃吧,自己家里没什么好拘束的。”

在吃饭的过程中,周总理和邓颖超总是招呼着大家多吃点,而他们自己却吃得十分缓慢。周总理时不时的将一些肉夹到小辈们碗里,温柔的说着:“多吃点”。

小辈们看着平易近人的周总理,心情也都放松了下来。只是专心吃饭的他们没有注意到周总理在夹菜的时候,夹的都是素菜。

短短的半个小时,所有人都吃饱了,饭桌上也是空空如也。吃完午饭的一家人前往客厅,等着周总理前来讲话。



他们不知道周总理会讲什么,但是在周秉德的记忆中,伯伯每一次讲话,都会让他们记忆深刻,并且学到不少东西。所以,这一次周总理的讲话,周秉德也很期待。

等到所有人都找到座位后,周总理在客厅里走来走去,像是老师找学生回答问题一样。最终,周总理停留在一个侄女面前,问她知不知道我国有多大面积。

年龄尚小的小女孩有些迟疑,正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时,只听周尔辉的媳妇孙桂云回答了这个问题。周总理听到后和孙贵云交流了几句,继而又问道侄女:“你知不知道你和国镇有着怎样的亲族关系?”

小女孩想了一下,眨巴着眼睛诚实地回答:“不知道”。周总理听到否定的回答后,又转向另一个侄女,问她知不知道周尔辉和周尔萃之间的关系。

结果周总理还是得到了否定的回答。这时,周总理似是对自己说,又好像是向大家说:“怎么不知道呢?这应该了解了解的。”



随后,周总理便从他自己的那一代开始讲起,说起了整个家族之间的关系。孩子们似乎不知道周家原来是这么庞大的一个家族,个个都听得十分认真。

在为大家讲解亲族关系时,周总理也不忘抨击旧社会的封建思想。认真地告诉大家:“坏的封建思想和传统要是不彻底清除,我们的思想觉悟就不能提高。”

周总理在中间侃侃而谈,所有人也听得津津有味。等周总理讲完周家的亲族关系后,已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声音都有些沙哑。

可周总理并没有在意,只是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便继续讲了下去。讲着讲着,周总理竟然回忆起了童年。



周总理

大人们只知道周总理的童年过得艰辛,但从来不是个平白无故受欺负的人。而孩子们一直以为周总理“刀枪不入”,是个强大的人,对于他的童年一无所知,所以十分感兴趣。

被同学欺负

周总理讲道,在他12岁之前,日子虽然过得艰苦,但家人们很重视他们的教育,所以“砸锅卖铁”也要将他们那一代人送进私塾读书。

那时的他虽然学习好,但是接受的都是封建教育。直到12岁那年,周总理的四伯看他很聪明,便将他接到了东北读书。



周恩来四伯

从那之后,周总理才接受到了新式教育,并且渐渐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抱负。但是周总理初来乍到的那段时间,日子过得并不容易。

虽然他的四伯在吃穿上没有亏待过他,还将他送进了新式学堂。但是在学校里,一些本地学生十分排外,总是找周恩来的麻烦。



1912年,周恩来在东关模范学校成立两周年时和师生合影。前排中为周恩来。

起初,周恩来不想给四伯惹事,便一忍再忍,但没想到那些同学变本加厉的欺负他。因为他是从南方突然到了北方,所以说话时南方口音很重,一时之间也难以改变。

于是,同学们便抓住他这“与众不同”的一点,骂他“南蛮子”,偶尔还会动手打他,甚至有一些高年级的同学,直接将他的裤子扒下来打他。

那时的周恩来虽然有心反抗,但却只是“孤家寡人”,没有帮手的他知道还手就会被打的更狠,便一忍再忍。

虽然周总理一直在忍耐,但这不代表他要永远忍耐。看到别人人多势众,年纪轻轻的周恩来想着他也可以,于是也交起了朋友。



14岁的周恩来

而且,在上学时,学校都有体育锻炼,本就身强体壮的周恩来变的更加健魄。

于是,在挨打了两个月之后的周恩来,终于奋起反抗,此时的他不再是孤身一人。有了朋友的助力,双方打的不相上下。

之后,等到那些不怀好意的同学们再欺负周恩来时,他不再躲避,也不再隐忍,直接叫上朋友和他们对着干。

“时间长了,他们就不敢再打我了。”随着周总理把这段童年的回忆讲完,每个人都有些惊讶,没想到周总理也让人欺负过。

但在座的又有些激动,因为周总理做出了反抗,让自己不再受欺负。

而讲完这些,周总理也有些感慨:“对我来说,在东北的那几年,好处还是有很多的。至少我学会了交朋友。”

周总理回忆完这段往事,继续讲起了自己的青少年。



青年周恩来

后来的周总理因为学习好,便在老师和学校的帮助下,公费留学。在外深造的时候,他知道了马克思主义,树立起了救国救民的伟大愿望。

等回国之后,便一直从事着革命活动。当时的他被敌人列为“通缉对象”,四处都充满了危险,为了不连累家人,就和家里断了联系。

但结果不负有心人,在革命志士的努力下,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美好的明天。

周总理讲完这些,时间也不早了,他又要出门为国家和为人民办事了。于是,他微笑着说道:“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等以后有时间了,我们继续讲。”

等到周总理走出家门,留在客厅的大人小孩望着他的背影,看着他那被“责任”压弯了的脊梁,久久没有缓过神来。



周恩来

后来的周总理为了不给故乡的地方官员添麻烦,一生都没有回过淮安。对于老家的思念,他只能通过对小辈们讲话,藏在深深的回忆中。

而这些讲话,最终被周总理的侄子侄女记录了下来,我们才得以知道许多他未曾在大众面前说过的话,才更加了解周总理。

伟人已逝,我们永远怀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我与孤独相爱
我与孤独相爱
唯有孤独与烈酒
860文章数 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