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江西,境内以低山和丘陵为主,山地交错、河网交织、湖泊密布、雨水充沛,使得稻米水产和畜禽果蔬都颇为丰富。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江西人鲜、辣、香、醇的饮食口味。赣菜凭借鲜辣香醇的美味和其背后深蕴的赣鄱历史文化,从“圈地自萌”到“实力破圈”,闯入更为广阔的大众视野。
具有千年文化积淀
由文人菜发展而来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菜系文化中,赣菜是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千年历史的洗礼和沉淀后,文化内涵也更为深厚。
赣菜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江西鱼米之乡的特征已趋于明显,在诸多名著古籍中时常能看见赣菜的“身影”。如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货殖列传》描述豫章等地“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蓏蠃蛤,不待贾而足”;南朝雷次宗所著《豫章记》有“嘉蔬精稻,擅味于八方”的记载。
“现在人们常说的‘赣菜’,是指在继承历代‘文人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乡土味极浓的家乡菜。”据江西省赣菜产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温振章介绍,“江西自古文人众多,加上境内风景独好、物产丰饶,使得诸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慕名而来,他们在此留下许多和菜肴有关的千古佳话。如朱元璋饿吃‘流浪鸡’、乾隆野游难忘‘银鱼肉丝’,以及范仲淹赞赏的‘鄱湖鱼米’等。”
地理气候得天独厚
造就赣菜鲜辣香醇
记者查阅《中华赣菜文化大典》了解到,赣菜的主要特点是用料广泛,讲究刀工、火候,擅长烧、焖、炖、蒸、炒等烹饪法,菜肴口感以鲜、辣、香、醇为主。
谈及赣菜特点的成因,温振章娓娓道来:“这是因江西地处吴头楚尾,而饮食和地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饮食兼具吴、楚、越多地烹饪手法。又因近山靠水的地理环境,以及雨季长、降水量大、湿气重等气候特点,使得江西人口味喜香辣,偏咸鲜,味道重。因而佐料多,尤喜用酱油、辣椒、豆豉等调料,从而形成鲜、辣、香、醇的口感。”
除了鲜辣香醇的口感,“味和天下”也是赣菜最厚重的标识之一。受人口迁徙、经贸往来、文化开放等因素影响,赣菜不断守正创新,又吸纳八方精华,从而形成了“味和天下”的特点。“比如人口迁移对我省产生巨大影响,反映在饮食文化上包括三方面,即引进新的种养品种,大大丰富了菜肴种类、资源,新的烹饪技艺传入与当地烹饪技艺取长补短,外来饮食文化习俗与当地习俗共生融合。”温振章如是介绍。
流派划分说法不一
彼此交融相互补充
在历史的长河中,江西饮食有着多元结构。据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荣誉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余悦介绍,赣菜流派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受自然条件、区域物产、饮食嗜好和民间风俗等诸多因素影响,菜肴形成并流行的独特风味。
“由于地方风味多样,各具特色,却又彼此交融,相互依存。古今行政区划屡有更迭,要辨析差异,且将赣菜分为六大流派:豫章菜、浔阳菜、饶帮菜、袁州菜、庐陵菜和客家菜。其名称选择,尽可能采用区域古称,以见历史文化底蕴与饮食习俗的关联。”余悦如是说。
对于赣菜流派的划分,南昌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杨锦荣有着不同见解,他认为赣菜主要由豫章菜、浔阳菜、庐陵菜、饶帮菜、萍乡菜、客家菜等地方流派组成,宜春、抚州、景德镇等地美食相补充。杨锦荣补充道:“豫章菜以烧、煨、蒸与煸炒为特长,代表菜有藜蒿炒腊肉、米粉蒸肉、啤酒烧鸭、瓦罐煨菜(汤);浔阳菜以炖、蒸和鱼席为特长,代表菜有白浇雄鱼头、鱼头煮豆参、明月鱼;饶帮菜以辣炒为特长,代表菜有余干辣椒炒肉、田敦炒牛肉、鄱阳三色鱼;萍乡菜以熏、腊、小炒为特色,代表菜有萍乡烟熏肉、莲花血鸭、萍乡小炒肉;庐陵菜以烟熏、焖烧、腌腊为特长,代表菜包括井冈烟笋、滋补泰和乌鸡、安福火腿;客家菜以炆炖、粉蒸、小炒为特长,代表菜有‘四星望月’‘赣南小炒鱼’‘宁都三杯鸡’。”
形成众多名宴佳肴
各具特色内涵丰富
经过千年历史的洗礼和沉淀,赣地百姓结合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创造出了“浔阳鱼宴”“天师八卦宴”“明月宴”“庐陵宴”等众多名宴佳肴。
其中,闻名全国且入选鹰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师八卦宴”不得不提。鹰潭市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内的“天师八卦宴”是历代天师宴请贵宾或举行重大活动必备的筵席,名庖众多,制作精良。
据江西省文旅厅编撰的《美食非遗》一书记载,“天师八卦宴”在用料方面十分考究,讲究鲜、活、美,忌用牛肉、乌鱼、鸭肉、狗肉,因为这四物代表“忠、孝、节、义”。每道菜都有特殊造型,且有一定寓意。如中间太极图形表示“先定乾坤、后知方圆”,各种菜肴着色也别有千秋,红色代表“乾”,黄色代表“坤”,绿色代表“震”,黑色代表“坎”等。此外,宴席宾客的座次也有特定规矩,尊卑有序且含“地主之谊”。
除此之外,“红色宴”讲述革命历史、深蕴红色文化,宜春富硒“明月宴”饱含诗意月文化,九江“浔阳鱼宴”独具民俗风情……
多举措助赣菜“破圈”
闯入更为广阔大众视野
众所周知,八大菜系中并无赣菜。确实,在过去,相较于其他菜系,赣菜在名气方面略显逊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省为让赣菜“出圈”,作出了诸多努力。
1983年,江西派出由20余位一流厨师组成的代表团进京开展江西名菜展销活动,30道赣菜随团首次集体亮相北京,受到各界的青睐和称赞。代表团受邀前往钓鱼台国宾馆进行烹饪表演,收获如潮好评,“三杯鸡”和“海参眉毛丸”被列入国宴菜谱,为烹制“三杯鸡”还特地在抚州南丰订制了专用的瓦钵泥炉。1988年,南昌市政府与北京宣武区政府合作,在北京宣武区骡马市大街开设了第一家赣菜风味餐厅(滕王阁大酒家),让赣菜品牌逐渐在北京唱响。
余悦告诉记者:“江西菜肴虽然久负盛名,赣菜概念提出却较晚。直到1983年赣菜进京后,人们才称江西菜为赣菜。其实早在清代,著名文学家、美食家袁枚撰写《随园食单》时,就记载了江西名菜‘粉蒸肉’。但长期以来,赣菜仅有名品,未成体系,只有师徒间技艺的传授以及口耳相传的菜肴故事,而没有系统整理。”
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南昌市饮食服务公司、江西省商务厅、南昌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等单位先后出版了《江西名菜谱》《赣菜文化名典》《赣菜典故趣闻》《赣菜菜肴故事》等相关书籍,才让赣菜从零碎记忆走向系统集成。2003年,在南昌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厨师节期间,赣菜一举获得大会288个中国名菜名点、名宴金牌奖。
值得一提的是,为打造赣菜品牌,扩大赣菜影响,做大赣菜产业,202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还印发了《江西省打造赣菜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支持赣菜品牌做大做强。记者从江西省商务厅获悉,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赣菜“扬名”行动:评选发布赣菜“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建设运营了线上线下赣菜品牌推广中心,在北上广深及中心城市认定了72家赣菜品牌示范店;开展赣菜“进京沪入广深”系列推广活动,持续扩大赣菜省外知名度。
来源:江西晨报
记者:程玥
责编:冯智志
校对:朱翔
复审:刘伊
审签:杨鸣
监制:梁海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