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三道坎,熬过就长寿”,是什么意思?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儿”,它们如同河流中的礁石,有时让我们颠簸,有时让我们踌躇。
而当人们步入老年,这种“坎儿”似乎变得更为频繁和关键。就如老辈人常说,生活就是一道又一道的坎,是困难叠另外一个困难的。
不过这句老话的字面意思是说,人在步入老年以后,在年龄方面也有三道坎,如果能熬过去,那么就会健康又长寿。那到底是哪三道坎呢?
第一道坎:五十五岁,人生的第一次重大转折。
有些地方也说成是49岁是人生面临的第一道坎,但是多数地方还是认为五十五岁才是。在民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人过五十五,阎王爷数一数”。说的是五十五岁在人步入老年以后,要经历的第一道坎。
确实在古代多数都是这样的,因为到了五十岁以后就是“知天命”的年纪了。在当时的生活水平不高,医疗条件也差,人的寿命也不长。其中多数人都是在55岁以前就去世了,所以古人就把五十五岁当做是老年人要迈过的第一道坎,认为如果能平安度过这一年,那么又将会迎来至少十年的寿命。
只因为在古代民间,把每个人寿命上的关口,称之为“坎儿”,而且这些坎儿是从五十岁起,每十年就有一个,其中五十五岁就是步入50岁以后遇到的第一道坎。
老辈人过去就常说,如果顺利渡过55岁这道坎,就能再活十年,如果不顺利,遇到“坎儿”就会被卡住,不是生病就是送命,因此在坎年的时候要加倍小心,不仅不能过寿,而且还要系红腰带等,说是能消灾祈福。
其实吧,到了55岁后,这个年纪也算是老年人了,尤其是在古代的 时候,大家也应该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或许是体力的衰退,或许是某些慢性疾病的出现。
古人把55岁视为第一道坎,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到了这个年纪了,就要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了,比如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是否充实。总之是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锻炼时间,调整心态,努力让自己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
第二道坎:六十六岁。
六十六岁,这个在民间有着特殊寓意的年龄。在这个年纪,被古人视为是60岁以后的又一道坎。
特别是在古代的时候,66岁很特殊,在民间就有“六十六,不死掉块肉”的说法,说的是六十六岁的年龄很关键,往往容易生病,并且还是一些大病,如果不注意就容易遭遇不测。
因此为了安稳度过这个年龄段,在过去民间也有一些特别的习俗。比如在民间就有“六十六,要吃闺女一刀肉”,或者是“六十六姑娘一刀肉,阎王爷要吃肉”的说法。就是在父母六十六岁的年纪,闺女要给父母买一刀肉,做一顿好吃的来孝顺他们,这样能帮助他们平安度过。
而且这一刀肉是有讲究的,就是要一刀切下来的,并且要是吉利数字,比如是六斤六两、八斤八两、九斤九两等。
民俗认为到了66岁的老年人,这个年龄段很特别:“不死也要掉块肉”,解决方法是让闺女去肉铺,吭哧切下一刀的肉,回去炖给老人吃。如果没有闺女的,往往就是侄女,或者是儿媳妇。
第三道坎,就是七十三岁。
七十三岁,这是一个在民间被广泛认为是“坎儿年”的年龄。很多人都知道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的说法,说的是七十三、八十四岁也是坎儿年,要格外的注意。
在这个年纪,人们需要更加小心谨慎,因为生命的脆弱性在这个年龄段显得尤为突出。其实吧,如果熬过了七十三岁,尤其是八十四岁以后,这个在古代的时候,确实是比较长寿的了。
在过去民间的说法是“人生七十古来稀”,即自古以来能活到七十岁的就是比较稀少的了。而熬过73岁的话,那就更少了,更别说是84岁以上的高龄了。
而古人之所以把七十三、八十四当做是“坎年”,是民间传说和两个圣人有关,就是孔子和孟子。孔孟这两个圣人传说就是在这两个年龄段去世的。古人认为既然圣人都没有熬过去,咱普通人就更没有这个福分了。
不过时代变了,小编认为这三道坎也该改一改了,并不是说年龄的三道坎,应该是“身体坎”、“心态坎”、“养老钱”的坎。往往如果能熬过这三道坎,那么晚年基本生活有保障,才能健康更长寿。你们说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