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及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在这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季节里,我们汇聚一堂,隆重举行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此刻,我谨代表学院,向每一位杰出的学子致以最诚挚的祝福和最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如明灯般照亮你们前行之路的老师,以及默默在背后支持和陪伴你们的家人和亲友们,表达最崇高的敬意!今年我们学院有182名同学毕业,其中本科生53人,学术型硕士生44人,专业学位硕士生66人,博士毕业生有19人。祝贺这些同学顺利毕业!
最近我在与部分同学的交流中,时常听到同学们抱怨说生活和学习“无意义”,觉得每天“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非常无趣。上课听老师讲课觉得没意义,下课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也觉得没什么意义。似乎生活充满着无力与虚无,“无意义感”几乎无处不在地笼罩着我们的生活,尤其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或深或浅地挣扎在生活意义的纠结与失落中,无以应对。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正着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被突如其来的“无意义感”笼罩,这是从具体事件中生发出的“无意义感”。还有一种“无意义感”是贯穿于整个日常生活之中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虚感。为了摆脱这种空虚,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超时学习和工作来试图填充自己,结果却导致个体在混沌中逐渐迷失自我。而更为深刻的则是关乎于个体生命的“无意义感”。网上有一条热评这样说道:“考上大学就可以好好享受了,找到工作就可以好好享受了,等孩子大了就可以好好享受了,退休以后就可以好好享受了……”。结果我们总是在无休止地找寻生命意义的循环中,反而被推向了“无意义”的漩涡,在追赶社会主流节奏的同时,人生的意义感似乎也逐渐消失。
作为社会学学者,我时常困惑于这种“无意义感”现象,它或突如其来或持续已久,甚至会推动自我认知滑向消极一端。深思许久,我认为“无意义感”的形成也许正是社会结构、代际压力以及自我认知交错作用的结果。比如,我们在信息时代的洪流中愈发失去自我,被社会意义标尺所规训。当标致的身材、体面的工作、自由的生活被视为价值常态时,我们就不免地被裹挟其中。一旦达不到世俗概念上的肯定,就会展开自我攻击,“无意义感”也就产生了。
又如,我们在交流互动和对话匮乏的情境下会愈发迷信自己,忽视他人意义标尺的参考价值。实际上,个体对意义的感知与理解本应拥有传承的底色,但加速社会的到来致使代际之间缺乏对话框架,祖辈、父辈的意义经验不仅被抛弃,甚至造成一种对立与冲突。
再如,我们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愈发局限,自我意义标尺显示出一种不可靠的感觉。有些事情在客观上本来是有意义的,但受认知限制,我们难以从主观层面上感知到其意义所在;或者有些事情在现在看来并无作用和意义,但从长远来看,这件事情可能会构成未来发展的关键。
总而言之,“无意义感”的产生机制就在于,“意义”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时间性和空间性。正因为我们在不同意义标尺的选择上反复横跳才导致某个时间点“意义感”的暂时消失。从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此处与彼处、现在与未来等不同角度来看,“意义”的内涵和感受都是不同的。当某种“意义标尺”发生偏移时,我们又不能从其他的标尺中找到合理化的解释和意义重构,于是“无意义感”就来临了。
今天我想说,生活的“无意义感”其实并不可怕。“无意义感”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至少证明我们还在思考和追寻着生活的意义。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无意义感”,一个人才能真正关心自己的处境,提醒自己与外部世界的链接。相比起被各种“无意义感”笼罩,我觉得更可怕的是随波逐流,被外部意义完全殖民,甚至连“无意义感”都消失殆尽的人。
在即将迈向人生新阶段之际,同学们,我们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无意义感”中重构意义?下面我想就此分享几点我个人的思考。
一是重塑意义的标尺。关于“意义的标准”既有个体化的判断,也有人际间的指导,更有社会性的指标,它可以指向未来和他处,具有明显的时空特性。个体化的判断是日常生活的核心准则,人际间的指导是经验的善意传承,社会性的指标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行动参考,而时空性指向则极大地拓展了意义的想象图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盲从主流、人云亦云,更不是说要离经叛道、目中无人,而是要在理解与包容中对个体、他人和社会标尺进行反思与校对,稳固自己的精神内核,建构和重塑属于自身的意义准则和价值体系。
二是树立具象化的目标。目标和激情驱动着我们对生活的渴望,但是我们时常被时代的宏大叙事所裹挟,使我们感觉无法真正与时代相连。尤其是伴随“乌卡(VUCA)”社会的到来,各种“不确定性”的叠加,使得现有经验和宏大的目标难以帮助我们应对变幻莫测的未来。因此,我们需要树立具象化的目标,并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深刻体悟意义之所在;同时也要警惕宏大叙事与现实目标间的断裂,培养韧性思维,以做好适时调整和应对风险的准备。
三是增强对生活的感知。当阶段性目标实现后,我们常会陷入新的空虚感与无意义中。然而,暂时的目标并非生活的全部,理想化的自己亦非现实的人生。我们要尝试将具象的目标、切实的行动与理想的未来相链接,不被信息纷繁的世界所迷乱,不过分纠结现在一时的得与失,而是加深对真实生活的感知,强化对即时行动的掌控,享受目标实现的过程,投入到对人生历程的沉浸体验之中。
四是加深与社会的链接。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是追寻个体意义的重要路径。家庭、学校、工作等不同的关系场域赋予了我们不同的身份,帮助我们获得了不同的人生体验。所以我们要享受在不同关系场域中的“角色”,在与他人和社会的链接中感受意义。尤其是在志趣相投的关系共同体中,我们更能感受到意义感、支持感和归属感。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即将离开母校、乘风远航,在你们远行之际,还请大家记得:平淡才是生活的常态,也是一种意义的呈现!就像“‘鲜花’只是一种文化意义的建构,我们不能将‘鲜花’当成了生活本身。”我们也要坦诚地承认和面对生活中的“无意义感”,并在必要时勇敢地按下人生的暂停键,给自己喘息和感受的时间。当然,我也坚信,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追求和创造“意义”的权利和能力,因此,在与平淡生活相处的同时,更不要忘记建构和追寻自己人生的意义。
最后,祝各位毕业班的同学心中有光、前程似锦!在陷入“无意义感”的时候也能去重构自我和时代的新意义。祝大家毕业快乐!
——2024年6月20日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讲话
(文军,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教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