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金爵奖主席陈英雄:电影人应该传递不同的文化和开放心态

0
分享至

62岁的法籍越南裔导演陈英雄出现在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大师班现场时,底下已坐满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媒体和学生。

作为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陈英雄在电影节开幕伊始就以“花时间讨论电影是一种荣幸”来表达心情。平时并不太看电影的他,因为上影节的关系,“和同行、电影人、朋友们集中精力看电影,并进行集中讨论”,经历了特殊的一段电影时光。


早在1988年,陈英雄就以短片电影《南雄的妻子》开启导演之路。在三十多年的导演生涯中,他以东方式的安静且柔美的镜头语言,展示出属于他童年时代的越南。

1992年,陈英雄首部剧情长片《青木瓜之味》获得戛纳金摄影机奖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第二部长片《三轮车夫》由梁朝伟主演,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最佳影片。2010年,改编自村上春树同名小说的日语电影《挪威的森林》于威尼斯电影节竞赛单元首映。2023年,陈英雄的最新作品《法式火锅》又斩获第76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从梁朝伟、朱丽叶·比诺什到奥黛丽·塔图,陈英雄与不同国家的实力派演员有过合作。从改编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到改编法国作家艾莉丝·费尼的小说《爱是永恒》,他也数次将文学作品搬上大银幕。

在大师班,陈英雄坦言,学习是一个导演必备的功课,“一直到最后一刻,我都在学新的东西,理解新的东西,在与观众的对话中,不断地发现自己做了什么,这也是我希望下一部电影能够做到的。”

东方美学意蕴下的“越南三部曲”

潮湿炎热的热带雨林,连绵不绝的雨水,头发濡湿而沉默的女人,以及疾病、战争、梦魇,构成了陈英雄早期电影的经典元素。

在陈英雄的电影里,越南是残酷的现实,也是含蓄的诗意。在处女作《青木瓜之味》中,一位越南少女东方式的纯美爱情,寄托着导演对童年时代越南的记忆。


1962年生于越南岘港市的陈英雄,只在出生地生活到5岁,就与父母躲避战争前往老挝。1975年西贡沦陷,他又与家人逃亡到法国。学哲学出身的他,因为看到罗伯特·布列松的电影《死囚越狱》而迷上电影,去往路易·卢米埃尔学院学摄影,自此走上导演路。

他回忆自己决心要做一名导演时,确立了一套自我训练的方法。每看一部电影,他都会带上一个信封,里面装着铅笔和纸条。看完电影的当下,他会用最简单的语言写下电影的观感,无论优点还是缺点,立刻进行评价。

写完纸条,他会丢掉,将自己在纸条上表达过的内容留在内心和脑海,成为永远留存的肌肉记忆,“这些词汇是你作为导演的基础。如果你没有办法表达出来,它就不存在。日常生活中,每次感受到、体验到什么,都要想办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你对电影艺术的敏感性,也是电影人的日常素养训练。”

他喜欢反复看老电影,并在脑海中不断重演电影片段,仔细分析所有细节。有时他会分析声音,有时则会回忆画面,“尤其那些伟大的电影杰作,完全可以用这个方法去学习。”

陈英雄的电影中,常有静谧而诡异的氛围,音乐、表演与摄影浑然天成,这些都得益于他早期的自我训练,他把这称为第六感,“电影拍摄是争分夺秒的,需要有很好的决策力,快速做决定,只能用第六感和多年积累的素养。当然,你还要依赖你所掌握的电影知识。在做电影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你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细化,达成你自己的风格。”


在“越南三部曲”《青木瓜之味》《三轮车夫》和《夏天的滋味》中,陈英雄拍出了战后和后殖民时期的越南,尽管没有直接表达战争的残酷,却传递出少女、三轮车夫、工人阶级在漫长历史影响下的生命痕迹,那些流离失所的人群和他们安静又怅然的精神面貌,恰是战后越南幽暗的社会现实。

陈英雄坦言,他身上有着“双重文化”。12岁定居法国时,他可以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与熏陶,从这个意义上,他身上又不仅仅只有越南、法国两重文化影响。

“人生的前十年是获取知识的,也是形成自己感性定义的时期。”他说,自己在电影创作中有一个喜好,以慢节奏的方式去表达细微处的敏感,让观众感受到诸多细节,而不是强烈的戏剧冲突。他将这种表达称为自己的“小宇宙”,即便有人会觉得很闷,但那恰恰是他自己观察和理解世界的方式,“一种具有东方美学意蕴的方式。”

电影不是要模仿生活

尽管拍摄过诸多题材,从越南语、英语、日语再到法语,并在文学改编与现实题材之间不断跳跃,陈英雄的电影却始终保持着他的电影美学——丰富而生动的声音、光影与镜头,以及,不紧不慢的东方典雅韵味。

在荣获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的电影《法式火锅》中,开场半个小时,陈英雄就用油画般的质地,拍摄出平静徐缓的烹饪过程。镜头里是一块洋葱被切碎,一壶奶油徐徐倒出,一锅汤正在咕噜噜冒热气,配合着这些镜头的,是人的脚步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火炉燃烧声、窗外的鸟鸣声。极简的画面,几乎没有情绪的剧情,却用精致而深邃的暗流,传递出一个19世纪末的法国美食家与他的私人厨师之间的爱情故事,每日烹饪的匠心细节,显得既神圣又日常,高度感官化。

谈及电影语言的运用,陈英雄坦言,他很关心不同画面的连接与切换方式,“当你从一个镜头转到另一个镜头的时候,这就是你作为电影人、导演存在的意义。如果你不把精力放在这上面,你就什么都不是,只是在表现一个主题而已。”

他镜头里精致的电影美学,有着深思熟虑的考虑,“你拍电影时,不是要模仿生活,不是简单呈现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个人的经验会带来个人的情绪,你在拍电影时要把这种情绪表达成为一种语言。”

从《青木瓜之味》开始,他就在电影里拍摄食物,通过放大越南普通家庭处理食物的细节,传递出人物的情感。

提到《法式火锅》的灵感来源时,陈英雄说,这些年他一直在寻找关乎美食的主题,从职业和艺术两个角度去探索。直到他读到马塞尔·鲁夫1924年小说《激情澎湃的史诗》中关于法国美食家多丹的章节,想到可以拍这样一部电影,去展示美食、爱与友谊。


陈英雄电影镜头间的切换方式很丰富,有时有强烈对比,有时很和谐自然。上一个镜头远,下一个镜头近;上一个镜头静默,下一个镜头吵闹喧嚣,“有对比才可能激起兴奋,让观众有兴奋点,抓住他们的兴趣和关注,让画面之间更有生命力。”同理,和谐的切换则能带来流动感,“和谐并不意味着这里是近景,下一幕就一定要近景,而是有对比也有一致性,保持一种流动、延续性的存在。”

他拍电影时很少提前准备,而是把剧本融入大脑,临时决定拍什么镜头,即兴创作。在《法式火锅》中,他用iPhone先拍摄一遍,知道摄影机怎么运动,演员怎么在厨房里走动。电影结尾处,有一个惊人的长镜头,陈英雄坦言是受到日本导演沟口健二的影响。

在陈英雄看来,电影是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电影人更应该用好这个语言,去传递不同的文化、开放的心态。他发现,很多电影节在选择影片时,越来越多地把关注点放在电影主题,过度关注主题,会忽略影片本身的质量,这个趋势让他担忧。

他坦言,电影并不是简单地去讲述一个故事而已,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观众能从同一部电影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实现思想上的升华,才是电影艺术的魅力所在。这也是陈英雄对电影的信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第一财经资讯
第一财经资讯
第一财经官方账号
194118文章数 6148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白玉兰明星反应精彩 胡歌获奖唐嫣激动

头条要闻

英格兰本届首次落后 施兰茨3球登顶射手榜

头条要闻

英格兰本届首次落后 施兰茨3球登顶射手榜

体育要闻

“意大利很弱”,不再是错觉了

财经要闻

A股上半年人均亏损1.2万 你亏了多少?

科技要闻

河南火箭坠落爆炸?商业航天公司回应了

汽车要闻

小鹏MONA M03 7月3日首发 15万紧凑级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所有女性!!!我们终于被看见了!!终于被关注了!!

外媒精选PS5上支持4K/60帧游戏 《生化4RE》等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本地新闻

冷知识:东北雪糕才是最早的网红雪糕

公开课

连中三元是哪三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