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之战为何89师仅冻伤400人?政委王直一个决策救人无数

分享至

之前上映的《长津湖》系列电影,将人们的记忆再次拉回了那片冰天雪地中的战场上。

历史上的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场血与雪交织的鏖战。

志愿军第9兵团在饥寒交迫的境地中,以超乎常人的意志硬生生扛住了美军的枪炮,将那支素来以骁勇善战著称的美军陆战一师打残,震惊了整个世界。

但第9兵团付出的代价也是极为惨痛的,无数的战士因为严寒冻伤而牺牲在前线。物资的匮乏和极寒的环境,成为了我军将士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威胁。



但王直将军率领的89师,却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严寒对我军将士的威胁,创下了全兵团因冻伤减员人数最少的纪录,并且出色地完成了入朝作战任务。

王直将军作是如何预判到了战场上的险境?而面临未知的威胁时,他又是怎样做出了力挽狂澜的决策呢?

才溪好儿郎,从军屡建功

王直将军是福建上杭才溪人,13岁那年就参加了革命,在乡里是个远近闻名的少年英雄。

1931年时,年满十五岁的王直参加了工农红军,正式踏上了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道路。

因为他年岁小,又曾经读过书有学问,进入军队后被输送到了文工团搞宣传工作。



要知道,做好文化宣传工作一向是我军的传统在困难的战略转移时期,即使要跋山涉水夜行千里,红军战士们也是左手拿笔右手端枪,背负着大量的宣传品长征。

可以说,红军从诞生之日起就带着宣传工作的“基因”。

做好宣传工作,是凝聚军心、鼓舞士气的利器,也是赢得群众支持,掀起革命风暴的“粘合剂”。

显然,被调入文工团的王直很是清楚自己身上背负的重任。

他本来就能写会画,进入队伍后,王直更是求知若渴地聆听组织的教诲,将自己的心中所得、眼前所见一笔一画描绘下来。



1933年春,当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工作正在进行中时,担任第10师宣传队组长的王直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宣传任务。

在他最初从军的岁月里,王直始终笔耕不辍,绘出了一系列有关革命的战斗故事,《从闽西到浙西》、《艰难的历程》等作品都是出自他的笔下,极大地传递了我军战士的风貌,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除了在军队宣传工作方面颇有作为外,王直将军在从军作战方面也有着不容小觑的贡献。

从反“围剿”作战到抗战时期,包括后来的解放战争中,都有着王直将军的身影。其中,更以在江南茅山地区的作战最为出名。



1940年6月,日军向驻扎在茅山赤山一带的我军发动了“扫荡”行动。

王直所在的团早已收到消息严阵以待,面对着武器精良的日军,尽管我军战士个个以一当十,但我们的装备确实落后了一大截。

王直后来回忆说,有的同志手里拿的还是梭镖和大刀,但看着已经走到赤山脚下的鬼子,没有人退后一步。

当枪声响起,我军将士一马当先,先拿出仅有的机枪狠狠地扫射向了鬼子的队伍。枪声将歇,王直等将士便向着鬼子发起了冲锋。



不管手里是什么武器,镰刀也好,大刀也罢,每个战士都无所畏惧,而王直尤甚。

虽然是文艺工作出身,但王直上了战场一点也没有书生气,反而骁勇得很。

这一仗,王直所在的军团成功缴获了一门崭新的九二步兵炮,这可是我军第一次从日寇手里缴获大炮,还收到了陈毅司令员专程发来的贺电。

而一年后的塘马血战,更是王直从军之旅中最艰险的一段回忆。

1941年11月,日军突袭我军在塘马地区的驻地,敌我力量悬殊,王直奉命率领队伍突围。当他率领队伍突围到戴家桥时,已然是伤亡惨重。



可戴家桥附近却也不是个安全的场所,紧随其后的日军又在这里形成了包围圈,眼看着队伍将再次陷入险境。

关键时候,王直果断下令,坚守戴家桥,待到天黑时分再行突围。

当时尚存有战斗力的人员已经不足百人,战士们经历了连夜奔波,精力疲惫,不少人甚至萎靡不振。

王直攥紧了手里的武器,站到草堆上高声呼喊:“我们要抗战到底!有刀的拿刀,有锄头的拿锄头,就算用拳头打、用牙咬,也要和敌人死拼一场!”

在王直铿锵有力地鼓舞下,战士们重振旗鼓,咬紧牙关击退了日军一波波进攻,成功地趁着夜色顺利突围。



塘马战役浸透了牺牲的血水,王直将军每每忆起总是热泪盈眶。但所幸的是,这场战斗保有了最大程度的有生力量,为我军日后的作战赢得了良机。

而在这些战斗中,王直将军始终功不可没。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