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纪实北大教授孔庆东曾建议立法,废除年夜饭,他为啥要这么说

0
分享至

孔庆东因为三件事出名:一是读金庸,二是孔子“后人”,三是左派言行。

这三个东西看起来实在矛盾,因为拥护传统文化,是儒学代表的人,却常在网上口无遮拦,骂天骂地。

金庸世界里快意恩仇,被他贯彻成了“睚眦必报”,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没有担当,立场左右摇摆,让人觉得他有精神分裂。

孔庆东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到底哪点配的上他“北大教授”的名号?



建议取消年夜饭?

孔庆东是山东人,因为祖籍与姓氏都和孔子一样,曾自称是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真假不好说,但他做为儒学代表,和一众学术大佬上过《百家讲坛》节目。

这档节目里,他常常能把枯燥乏味的历史讲得热血生动,充满江湖气息,对历史文学的剖析角度也非常独到。

毕竟,孔庆东1996年获得北大博士学位,之后留任至今。

现任北大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当代小说喜剧和通俗文学,包括鲁迅研究和思想文化批评等。

文学方面的知识十分过硬,在社交平台上因为丰富的学识和犀利的发言备受关注。

2019年他出版了《金庸者谁》的课堂讲稿,全书是他在北大开设的通选课上课内容。

架构完善,并且也极大展现了孔庆东轻松戏谑的语言风格,获得外号“北大醉侠”。



但问题也出在他的特色言行上,他独特见解,犀利发言在电视上中可以带来节目效果,可他的个性延续到平时的发言中却很容易引发争议。

《百家讲坛》之后,孔庆东知名度迅速得到提升,也受邀参加了很多的采访和活动。

在这些公开场合他保持着“毒舌”本色,言辞十分偏激。

2021年2月份,这位德高望重的北大文学系教授语出惊人,在微博上发表了“禁止放鞭炮、禁止过春节、禁止年夜饭”的等言论。

在孔庆东继续说明为什么要废除年夜饭,表示有三个理由:一个是许多人吃年夜饭后会出现肠胃问题,上吐下泻要去医院就诊,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1. 年夜饭难免要喝酒,人喝了酒会闹事,这不利于社会治安。



第三,先进的国家都不吃年夜饭,年夜饭已经是“陋习”,影响我们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上都是孔庆东细数年夜饭的种种“罪过”,不出所料招来一片骂声。

很多网友痛批孔庆东的脑残发言,禁年夜饭,禁春节,然后呢?还想禁止什么?

孔庆东也和网友骂成一片,但他在不对骂中的反应却很奇怪,比如别人指责他要取消年夜饭是闲得没事干,他则反骂对方是无知,是汉奸,是造谣。

他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孔庆东当初原文底下的有暗暗指出,他这段发言其实是反讽,还称自己这帖子“钓到汉奸国贼无数”

原贴中配的是《智取威虎山》的杨子荣剧照,指的正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孔庆东就是故意说反话,如果谁要是来喷他,谁就自证是无知,是汉奸。



孔庆东也许从未想禁止这些中国传统的节日和习俗,看看他以往的发言,就知道他是坚定的维护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但是在那几年,多个地区颁布了禁止放鞭炮、祭祀不能烧纸的规定,让孔庆东非常气愤,也很无奈。

加上还有隔壁的“偷国”总想拿我们的东西申遗,我们还不守护自己的节日习俗,谁来守护?

因为孔庆东是研究鲁迅文学的专家,鲁迅以笔为刀,针砭时弊言辞激烈,总戳中国人爱“折衷”的特点。

他孔庆东也有样学样,既然都禁了,那年夜饭也禁掉算了

不少分析出这点的网友得到了孔庆东的称赞,明白他深意的人更是称孔庆东“刀子嘴中国心”。



所以整个事情看下来,就是孔庆东对这些习俗被禁的事情很不满,爱之深,责之切,只能在网上发泄情绪,可表达方式非常欠妥导致了骂战。

作为文人,他掉书袋的老毛病犯了,有话不直接说,弄个“反讽”。

现在上网的人哪有空做阅读理解,孔庆东还是北大教授,当然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所以孔庆东被误解成是“废除年夜饭”的提议人也不冤枉,毕竟要知道在什么平台说什么话。

很多人被他这番言论带偏,也都被他打上了无知无耻的标签,实在没有必要。

但孔庆东“有话不好好说”的行为还不止这一件,更过分的是他常常不分场合地恶意揣测,传播谣言,其中包括不少文学作家。



污蔑莫言装穷

做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出生于山东高密的莫言,幼年时家境贫寒,加上国内时局动荡,莫言读到五年级后即辍学了。

莫言在很多公开场合讲过自己幼年生活的艰辛,“饥饿”和“孤独”是他最深刻的记忆。

那个艰难年代里的生活经历,都成为了莫言日后文学创作的源泉,能给童年留下唯一影像记忆的,就是莫言在1962年春天拍摄的一张照片。

那时的莫言只有7岁还在读二年级,长着和现在一样的方脸,穿着掉了两个扣子的棉袄,但胸前却“闪闪发光”,据莫言说那是一个冬天积累下来的鼻涕和污垢。

也不是小孩子邋遢,因为生活穷苦,没有足够的擦鼻子纸巾,也没衣服换,就都蹭在上面了···



穿着的裤子也是一长一短,是小莫言还没学会熟练地扎裤腰。

莫言在散文中自嘲过照片上的自己“丑陋无比”,但那段岁月实在刻骨铭心。

小时候的莫言经常穷得没衣服穿,除了冬天都是光着到处跑,像小狗一样,把能吃的都往嘴里送。

大家都吃不饱饭,莫言的母亲饿出了痨病,但还要下地干活和劳作。

因为生产队里拉磨的驴都饿死了,人就成为了主要劳力。

这样一张真实的黑白照片,让莫言和照片背后的沉重背景成为了大家讨论的话题,但孔庆东总能发现“不一样”的地方。

莫言不是说自己小时候饥寒交迫吗?

照片上的小男孩看上去却是一张方方肉肉的脸,没有面黄肌瘦,也没有营养不良的瘦骨嶙峋啊?



孔庆东因此发文暗示说到,虚构的文学可以改变真实的记忆。

你这个大作家写多了“穷人”的故事,自己就变成真穷了?这难道不是迷失了“真我”吗?

你莫言不是说吃不起饭吗,?不是没衣服穿吗?

孔庆东话里话外都在说莫言撒谎,称他在得奖之后“虚构记忆”,这张莫言自己晒出的照片正好打脸。

有人很不解,觉得莫言为什么要谎称自己小时候过得不好呢?

就因为人家照片上和现在一样都是方脸,就说莫言在“虚构”童年吗?

谁能通过一张照片就看出别人“饿不饿”啊!

孔庆东则解释,人家如果不卖惨,可能出版作品可就困难了,所以对于莫言这种行为,他“宽宏大量”地表示能理解。



但孔庆东这番攻击也让很多人觉得莫名其妙,他不仅是污蔑了莫言,靠自己的脑补和单方面揣测就攻击莫言,还连带着否认了49年那苦难的记忆。

多少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物资严重匮乏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作家,难道都是卖惨吗?

再者,极度的饥饿下,人是会被饿得浮肿的,孔庆东的发言恰恰体现了一种无知和自大。

更加感到孔庆东有些人格分裂的是,2006年的一篇访谈里,他曾夸赞莫言是“最有良心的作家”。

认为他和余华、刘震云一样,“文学作品与中国人当下的生存状态结合得最紧密”···



在孔庆东的引导下,真的有“看图说话”的网友,开始怀疑莫言故意展现家丑来博取某些评奖单位的眼球,对这位作家进行了诋毁和指责。

也许,孔庆东的才学是值得欣赏的,他在教学和文艺批评领域上也造诣非凡,但他的人品以及言行,实在是令人生厌。

不仅是知名作家会遭到无端的恶意揣测和侮辱,普通人更甚,但孔庆东应该不会想到这次会翻大车。



辱骂学生被告

2012年,孔庆东技痒难耐,在自己的微博上舞文弄墨写了首诗《立春过后是立夏》,被不少粉丝纷纷在全网转发。

其中有个叫关凯元的法学系学生读过后,留言写到:诗很不错,但格律有问题,起码“孤仄孤平不该错”。

他的意思是,即使不按照严格的古人韵部写诗,这首诗也不该犯平仄不整这样的低级错误。

这句评论不知怎么戳到了孔庆东,他丝毫没有一个教授的作风,而像一只被踩到尾巴的狗,开始对关凯元进行攻击。

孔庆东在微博上语言粗鲁,大骂关凯元根本不懂格律也跑来乱评,就是个“狗汉奸”,还对关凯元进行人格侮辱,用词十分粗俗。



关凯元也没惯着,直接一纸诉状把这位北大教授告上法庭,罪名是“侵犯名誉权”,本以为会遭到驳回,但让他备受鼓舞的是,法院成功立案。

至于为什么因为这件事就起诉孔庆东,关凯元说,孔庆东已经不单单是个所谓的“教授”这么简单了,他具有着一定的社会象征。

孔庆东做为名气不小的北大教授以及著名的左翼学者,言行偏激是出了名的,但似乎被他攻击的人大多都没有回应,任由他发疯,这不太应该。

“权利不是等来的”,关凯元就是要捍卫自己的权益,挑战孔庆东所代表的左派,毕竟一句简单的评论就引来如此谩骂,孔庆东的气焰未免太过嚣张了。



虽然对方是个有点地位的文学教授,但关凯元的心态很好,他甚至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整件事都应该出现在“娱乐”版面而非文学圈话题。

孔庆东很像那种“臭知识分子”做派,就算是知道自己有错,也会嘴硬,坚持不低头,还要装作尽在掌控的样子,俗称死要面子活受罪。

这种人还常常有被害妄想症,觉得反驳他的都是汉奸,是受人指使,要来害他,或者是蹭他流量,想要炒作···

总之什么想法都有,就是不会反省和说自己有问题。

关凯元对此感到很玩味,他也表示,在学术上是尊重孔庆东教授的,但骂人归骂人,一码归一码,告孔庆东也仅仅是针对他骂人这个行为。



2013年5月7日,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结束,孔庆东败诉,需要向关凯元出具一封书面道歉信,还要赔付200元的精神损害补偿。

数额不大,但侮辱性极强,这对一向狂妄的孔庆东来说不可不糗,对很多人来说,看到这个判决结果也是大快人心。



孔庆东有着两个身份,一个是高校教师,既然是老师,就应该有师道尊严。

第二个身份就是公众人物,他常常针对公共事务在网上发言,有众多粉丝拥护,更应该承担一份社会责任,接受舆论监督。

孔庆东当然也不是随时都在“发疯”,在2020年,关于“中高考卷面阅读量是否应该增加”这个议题,他提出过很中肯的看法。

他说,在短短的考试时间里,要让学生读上万的文字非常不合理,卷面阅读量需要科学研讨,而不是盲目地扩充,不然这是在考体力,哪里是考智力。

但如果看多了孔庆东在网上的言论,会很难把这种客观冷静的观点和他联系在一起,毕竟他大多时候,都在无视言论边界,随心所欲发表言论。



听者如果不当回事,他会说你愚昧不仁,无动于衷;如果你着急上火,他则会说就是段子而已,就是反讽,怎么还急了?

他怎么说都有道理,但一不小心,不明真相的你我就被玩得团团转,还成为了他口中的“汉奸走狗”。

孔庆东这类人,最招致反感的地方在于他们总是利用这种方式操纵话题,不顾事实和真相混淆视听、煽动情绪,实在可鄙。

做教授之前,还是先做好人,不然文化和学识再高也是无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五月读书汇
五月读书汇
每天为大家分享有趣的故事!
40439文章数 239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