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潮从海淀涌 千帆向“新”行

0
分享至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共评选出250个项目。由北京地区单位主持完成的成果有58项,其中来自海淀驻区单位主持完成的达40项,占全市近七成。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薛其坤荣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让我们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及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祝贺,向他们学习,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高水平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海淀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地、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认真落实市委对海淀当好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新质生产力示范区的部署要求,自觉将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职责使命。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250个项目中,海淀驻区单位主持完成的达40项,是对我们践行新时代中关村精神,忠诚履行职责使命的莫大鼓舞,也是巨大的鞭策。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用好区域科技资源和人才智力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海淀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成为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唯一过万亿的区,也是全国唯一过万亿的地市级区县,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数连续三年全市第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为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首都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海淀作为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要坚持首善标准,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对海淀工作要求,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和“四区”政策叠加优势,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服务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大力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强化对前沿科技领域的前瞻布局和探索突破,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要聚焦决胜人工智能赛道,全力建设好中关村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高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坚持以创新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和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政策措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抓好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海淀更好服务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创新是第一动力,要用好海淀区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云集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加大各项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最强软实力,在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养领军人才、场景示范应用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合作,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潮从海淀涌,千帆向“新”行。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对中关村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市委赋予海淀的“一个目标”“五个示范”新使命,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海淀智慧、海淀力量、海淀担当,当好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新质生产力示范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区、高品质海淀。


制图:罗雨涵

编辑:陈乃禾

来源:《海淀报》

推荐 · 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北京海淀
北京海淀
北京市海淀区微政务网易号
9390文章数 51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