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我说,最近大家应该都被在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初赛中勇夺12名,打败了一堆清华北大高材生的中专数学天才女生——姜萍刷屏了。
这简直是重生之我是数学先圣体的逆袭爽文,一下子火爆全网。
目前姜萍已经在初赛结束后就“消失”了,据说是在巨大的舆论旋涡之下,被相关的单位保护起来,安心学习备战。
但关于姜萍的热度并没有因此消减,反而愈演愈烈。目前各大平台的舆论风向如下:
知乎:基本完全质疑,认为姜萍是数学丁真
虎扑、B站:半信半疑,举证倾向于造假
贴吧:质疑者和支持者魔法对轰,疯狂撕逼
微博、小红书:相信者占绝大多数、新女性标杆
抖音:当代华罗庚,国士无双
而且各种奇葩事儿、惊天言论层出不穷,一桩接一桩堪称离谱,有关姜萍的一切,都成了靶子。
被质疑的老师
王闰秋,本身是江苏大学数学系的硕士,毕业之后在中专任职。一个失意的数学老师居然在学校遇到了一个未被挖掘的数学天才少女,犹如伯乐与千里马。让我立刻想到了周星驰导演镜头下的经典剧情:
黄金左脚,挖掘大力金刚腿夺冠。
有不少人提出王润秋应当是姜萍背后的“高人”,是他通过作弊的方式让姜萍进入了决赛。毕竟初赛的门槛比较低,且为开卷考试,也没有监控证明。
主要疑点包括姜萍中专数学考试疑似不及格、姜萍宣传视频中笔记疑似王润秋代写、姜萍宣传视频中疑似出现低级错误如公式错钞等。
反正都是疑似,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在铁证出来之前,笔者这里“疑似从无”。
目前王闰秋方尚未做出任何回应,但已经引爆的舆论,正在毫不留情的蚕食着这位老师。
被围堵的老家
很显然姜萍的老家目前已经成了流量密码,不少博主如同饿狼一样冲到姜萍家里。不管家里有没有人,进去就是一顿拍。
有人将千里去姜萍家拍成了视频,一天更新20多集;有人为了找姜萍,踹开了老家的厨房大门。有人在姜萍家里已经蹲守三天三夜,更有甚者连姜萍家里的鸡都没放过。
姜萍家成了另一个所谓的“网红打卡地”,虽然荒谬,不过也不意外。
毕竟在“流量为王”的媒介环境下,我们可看了太多这样的奇观了,比如深夜跑到孙海洋家直播、镜头围堵全红婵家,一些自媒体人就热衷于这样“造神”。
被叫嚣的各大名校
此次事件中最无辜躺枪的莫过于浙大。
在初赛采访时,姜萍表示自己的梦想是浙江大学,于是热心的网友们开始为姜萍奔走,纷纷喊话浙大,让他们快去抢人。
浙大官方的回复:我们都是按规矩办事。这让一众网友们率先破防,纷纷开始对浙大开麦,大有浙大不录取姜萍就是“有眼无珠”,表示姜萍不去浙大还有更多名校等着。
目前浙大已做出回应,浙大数高院将邀请姜萍参与高数暑假班。
此举我只能说浙大不愧是浙大,真的太懂事了。无论是裹挟浙大的还是反对姜萍的,都将在浙大夏令营之后一见分晓。
被冲击的教育体制
除上述之外,还有一种言论格外大声。越来越多的人借着姜萍开始炮轰我们的教育体制,认为有些偏科却有顶尖数学天赋的姜萍是被教育狠狠的埋没了。
大家抨击中考、高考太过刻板,统一标准化的考试不够自由。
并且表示姜萍即使没有去中专,去了普通高中也要花大量的时间背诵自己不喜欢的课,没有时间去专攻数学,最后的结果就是泯然于众人,我们也失去了一个天才。
甚至有人举例,梅西如果在中国,或许现在就是一个连老婆都娶不到的矮子。
这些人说的头头是道,好似很有道理。
但转念一想,如果放开教育、让学校拥有更大的自主招生自由权,难道中国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天才了?
还真不一定。
在我看来,平民、普通人的基数远远大于那些被埋没的天才们。我们都是普通的做题家,而统一标准化的考试至少能够保持基本的公平性。倘若这个纽带一松,会造成什么呢?
山洪下泄,有钱有地位的赢者通吃,而我们普普通通的平民只能被淹死。
被构陷的姜萍
当然,最离谱的莫过于年仅17岁的姜萍居然还陷入了黄谣风波。
前仆后继的人们从姜萍的能力扒到姜萍的家人、朋友,再扒到姜萍从小到大的事迹,大有不扒光姜萍誓不罢休的架势。
最终,大家找到了一个最劲爆的点,那就是“姜萍和数学老师有一腿”。
有人自爆是姜萍的同学说姜萍特别喜欢收老师的礼物,也有人声称亲眼看到姜萍和老师早就有了不正当关系。
这些不知道从哪儿编排出来的聊天记录,没有源头也没有被证实,却在一个个网络大v的转发中被无限扩散。
说实话,真的有够奇怪的。因为这种言论完全没有任何逻辑,有的只是偏见和嘲弄。
以上种种姜萍之奇观,让我想到了《长风通义》里的一句话“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
意思是古代有一位官吏的马非常的肥壮,大家都说这匹马一定跑得很快。主人听到很高兴,于是就让马不停地跑最后马活生生被累死了。
如今的姜萍的现状,跟官吏的肥马别无二样。
处于舆论旋涡中心的姜萍,后续事态会怎样发展尚不得知。
但让我们最关注的并非以上种种,而是中考考了600多分的姜萍去读了中专。
寒窗苦读获得还不错的分数,足以上一个高中,但最终选择了中专学校,令人费解。
很多人说姜萍是自主选择了中专,因为自己的姐姐在中专,自己还能去学习喜欢的服装设计专业。也有人说姜萍是为了给家里省钱,才选择了中专。
但无论是哪种说法,其父母、姐姐包括姜萍本人在内,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选择会带来什么蝴蝶效应。
在姜萍身上,我看到了我高中舍友小A的影子。
小A和姜萍一样,都出生在农村,家里条件说不上有多好,但普普通通上个高中没什么问题。
小A是我们班学习前几名,而且也不是闷声死读书的那一类型,努力是真努力,性格也是真开朗。
那个时候我们都是住宿,大家晚上回宿舍以后,基本都要“挑灯夜读”。也就是自己都准备一个小台灯,在自己床铺上学习。
大多数人就属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类型,学三天玩三天,或者灯打着但心思并不在学习上,比如打灯在那看小说。
除了小A,她每晚都亮着灯,而只要她亮着灯,就一定是在学习。
到了高三我也开始收心,跟着她们一起努力,有时候小A也会在数学和英语上教教我。
我们学校高三会进行七次摸底模拟,当年我们高考一本的分数线我记得是535(毕业十几年了,记不清了),小A七次都是稳稳过线。
高考结束后,果不其然,小A发挥正常,照旧高出一本线几十分。我也超常发挥,低空过一本线。
不过没等我乐呵两天,班主任就找我了。
原来小A在报告志愿时,居然选了一所专科院校!
是的,没听错,近600分的她,第一志愿选择了专科。
之所以报了专科,是因为我们报考志愿那两天,恰逢河北洪水,到处都停水停电。我们那一年的志愿报考确实也是惊心动魄,动不动就没网,页面出错。
于是她也没问问别人,就自己和她妈迷迷糊糊报了一个专科。
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都给小A打了电话,甚至还约了家访,意思让小A要不复读一年,毕竟是个好苗子。
但小A的意思就是,算了,不复读了。
老师们也是没有上策,这才找上我和另外两个跟她玩得不错的舍友,想要我们劝劝她。我跟小A打了一通长长的电话,但结果显而易见,她没接受。
小A不接受复读,原因有三。
第一,她爸妈觉得再浪费一年读书没准也考不好,不如就将就读了,她也很欣然的接受了这个建议。
第二,她也不觉得不上本科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姜萍一样,她觉得选择专科足够自由,也能“发光发热”。
第三,她还有个弟弟。其中细节按下不表,总之,小A希望能早点进入新环境生活。
主人公都这么说了,我们再怎么劝也没什么用。当时的我虽然觉得她可惜,但并没有觉得她的做法很埋没自己。
因为那个时候的我对于此,也没有很深的认识。
就像我自己的专业也是由我妈“一手操办”,而我妈其实也不太懂这些专业。当时的我很喜欢写东西,想报汉语言文学。但我妈觉得管理专业好,我也觉得读啥不是读,于是去了和文字风马牛不相及的管理院。
也正因如此,我枯燥又乏味的四年大学管理专业学习,以及小A当时的举动,才让我如今对姜萍的选择颇有感触。
再说回A,高中毕业后我们也没了联系。
直到大三,我跟舍友去县城玩,在那附近定了个酒店。身份证给前台的时候,前台小姐姐很震惊的看着我,然后惊喜地告诉我她是小A,我这才跟她“久别重逢”。
世界真的有够小的,几年没有联系也能在这里遇到,而她居然做起了酒店前台。
晚上她下班了我去找她叙旧,才知道她的大专并没有读完。读了一年多之后,就出去工作了。
一开始我以为是她爸妈逼的,她说也不是,只是单纯觉得大专上着很没意思,也没什么可学的,就出去找班上了。
她还跟我说她谈了恋爱,对象就是她第一份工作酒店的服务生小哥,对她很好。
她话里话外都是幸福,但我却生不出一点羡慕。
后来我跟小A短暂的联系了几次就再次失去了消息,但我时常会想,如果当时小A选择了复读,会怎么样呢?
在姜萍身上,我看到了和小A当年同样的选择,同样的不知者无罪。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你不就是看不起这些读中专大专的!不就是看不起做酒店前台的!
——绝非如此,正因为我自己就不是学习成绩多么顶尖的学霸,我才唏嘘,唏嘘小A这样的本身曾拥有更多选择的人,“不出意外”一定会比我更牛的人,仅仅是因为不以为意,就“出了意外”,莫名走上了一条更难走的路。
走上这条路,跟父母有关,跟自己也有关。
就像路遥在《人生》里说的那样,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关键就看我们怎么选择。
说回姜萍,关于她的诸多对错、站队、反转,都是时候该消停了,造神继而毁神的戏码,到底要演多少遍才不算腻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