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放开对疫情的管控之后,我国经济出现了快速复苏的态势。2024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62万亿元,同比增长5.3%,国内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之前专家们所预测的报复性消费、报复性购房、报复性就业等情况并未出现,国内实体经济的完全恢复仍需时日。
面对当前国内经济和社会的现状,有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国内可能呈现以下6大变化趋势。
1、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
自2016年我国放开二胎政策,2017年国内新生儿出生数量达到1758万,此后便一路下滑,2023年新生儿出生数量仅为902万。2025年,新生儿数量大概率还会继续下跌。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结婚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高价彩礼钱成为许多年轻人步入婚姻殿堂的阻碍;
其二,高房价让众多家庭背负沉重负担,购房压力大大削弱了生育意愿;
其三,养育孩子的成本节节攀升,从教育到生活的各项开支,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要想扭转新生儿数量下降的趋势,必须搬开这“三座大山”,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内实现新生儿出生数量的反弹困难重重。
2、银行存款利率持续走低
2023年起,国内银行存款利率呈现出越来越低的态势。进入2024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银行存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当前,3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已跌至2.5%左右,1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已在2%以内,均处于历史低位。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一方面是为了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使储户将存款取出用于投资和消费,以推动国内经济的全面复苏。
预计在2025年,存款利率很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下调。
3、农村返乡人口增加
近年来,由于实体行业发展的不景气以及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在大城市打工的人们面临着越来越难找工作的困境。与此同时,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如房租等不断上涨,打工人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于是,许多外来打工者选择离开大城市,返回农村发展和创业。
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常住人口年增长量出现负增长,减少了13.54万人,是全国人口减少最多的城市。鉴于大城市工作难找且生活成本高的现状,未来农村地区的返乡人口将会大幅增加。
4、房价下跌趋势不变
2024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依旧延续之前的调整态势。过去,房价下跌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郑州、石家庄、天津、武汉等二三线城市,如今,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也开始下跌。
以上海市中心区域为例,房价最高时达到10多万/平米,如今已跌至6万多/平米,跌幅达30-40%。如果房地产市场的趋势在2025年保持不变,各地房价预计还会继续下调,最终房价将逐步回归到与当地居民收入相匹配的合理价格区间。
5、中年人就业愈发艰难
如今的就业市场,年轻人找工作已属不易,不少年轻人无奈选择从事外卖员、快递员等工作。而中年人面临的就业形势则更为严峻,许多用人单位将招聘年龄限制在35岁以下,40、50人员很难获得就业机会。
中年人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每月还要偿还房贷的阶段,一旦失业,再找到一份满意工作的难度极大。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中年人不得不从事临时工、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工作。
6、更多岗位被人工智能取代
近年来,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去银行办理业务,有智能机器人解答疑问;在餐厅,智能机器人负责端菜送饭。尤其在制造业,许多生产流水线都用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工,旨在将工人从枯燥乏味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预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岗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面对以上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我们既不能盲目乐观,也无需过度悲观。对于新生儿数量减少的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采取措施,减轻家庭负担,优化生育政策,创造更有利于生育的环境。在银行存款利率方面,储户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资产配置,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寻求更高的收益。
对于农村返乡人口增加,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对于房价下跌,购房者应保持理性,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实力做出决策。在就业方面,个人要不断提升自身技能,适应市场变化;企业也应承担社会责任,减少年龄歧视。而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我们应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总之,2025年国内可能出现的这6大变化趋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应对,在变化中寻找发展的机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