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济南跨黄桥隧:环保与交通共融的新地标

0
分享至

中国日报6月28日电(记者 李梦涵)"想致富,先修路。"山东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成立三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立体交通网络日益便捷。跨黄桥隧建设项目持续释放着起步区的发展潜力。

近日,记者在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4年采访活动时获悉,济南黄河大桥复线桥工程的主体结构已提前一年完工,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该桥不仅担负着提升南北交通能力的重任,更在环保理念上展现了新的高度。

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公路处副处长刘秀慧介绍,黄河大桥建成通车于1982年,是主城区二环东路上的重要通道。然而,随着时光流逝,按照双向四车道建设的桥梁承载能力有限,因服役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大型车辆通行需求,且通行效率较差,经常造成交通拥堵。因此,选址在济南黄河南北岸重要连接通道上的黄河大桥复线桥,也将代替黄河大桥,成为穿跨黄河的新"排头兵"。

"济南黄河大桥复线桥从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了环保因素,力求在保障交通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黄河生态环境的影响,"济南黄河大桥建设管理公司总经理韩玮表示。

桥梁的主跨设计巧妙地与老桥总跨径保持一致,且主塔位置精准对齐老桥过渡墩,最大程度地维护黄河河道的自然状态,保护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主桥在选址时也充分考虑了饮水安全,选在远离鹊山水库的方向布局,最大程度减少对水库水资源的潜在影响。

此外,济南黄河大桥复线桥,按照双向八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兼顾城市快速路功能,上层为车行空间,下层为轨道交通7号线预留空间。公轨合建的设计形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体现了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爱护。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同样注重环保理念的落实。主桥采用单悬臂施工方案,避免了在黄河河道内设置临时支撑,确保了施工期间黄河水流的顺畅无阻。

刘秀慧副处长表示,贯彻实施黄河保护法,全市跨黄通道规划建设过程充分考虑防洪影响及生态保护要求,因地制宜制定设计方案,确保黄河安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缩短工期减小对黄河水域的占用,降低现场施工产生的噪音、粉尘、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保护生物的栖息地。

近年来,济南不断完善跨黄通道布局,全市规划跨黄通道34处,其中,起步区范围内19处、平均2.2公里1处,这将进一步激活黄河北岸发展潜力,有效促进城市空间拓展。

除黄河大桥复线桥外,齐鲁黄河大桥也将在年内建成通车,而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和济泺路北延隧道正在加快建设将争取于2027年前全部建成。

未来,随着更多跨黄通道的建成和轨道交通的完善,济南起步区将呈现出更加蓝绿交融、生态宜居、充满希望的现代化新城景象。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
国家级综合性媒体网站
283172文章数 3865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