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在毛主席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李敏作为主席的亲生女儿,一直默默守在主席的遗体身边,观察着前来送别主席的所有宾客。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脸上逐渐出现了着急的神色,每一天她都在眼巴巴地向前望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还没来到现场的人。
眼看着主席的告别仪式即将结束,李敏再也坐不住了。
她拿起电话,按下了熟悉的数字,联系上了远在山东的一个故人。
李敏称对方为“小张叔叔”,希望对方能够尽快赶到北京,送别父亲最后一程。
电话那头,被称作小张叔叔的人,忍不住情绪崩溃,失声痛哭。
这位小张叔叔,他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他和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知遇之恩,感情深刻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这一天,举国同悲,万民痛哭,每一个人都怀着最沉重的心情,深切哀悼我们最伟大的国家领袖。
当主席去世的消息通过收音机传出时,远在山东的一位干部,不敢置信的闭上了双眼。
他的名字叫做张仙朋,在山东青岛的公安局工作,一直以来,他都将毛主席视为自己人生的榜样。
得知消息那天,他一个人闷在房间里,抱着那个不断说出令人痛苦的字眼的收音机,嚎啕大哭,像一个孩子那样,完全无法控制自己悲伤的情绪。
他的家里人都知道毛主席对他的重要性,所以并没有进屋劝他,而是把空间完全留给了他自己一个人,给他机会消化情绪。
张仙朋还记得,上一次见面时,他明明和主席约好,下一次一定会拖家带口地前去看望他老人家。
可还没等这个承诺变成现实,他就再也无法见到毛主席了。
他当即作出决定,想要马上买车票去北京,参加毛主席的葬礼,亲自送别主席。
但是妻子却劝他冷静下来,尽量理性做决定。
要知道,毛主席的离开是国家大事,组织和个人都应当听从党中央的调遣。
他现在是青岛公安局的干部,身份和地位都比较特殊,在没得到党中央传唤的情况下,他绝对不能擅离职守,更不能擅自前往北京。
所以就算是再思念,再痛苦,他也必须要先稳定情绪,绝对不能给自己尊敬和爱戴的人添麻烦。
理性的选择固然对大家都好,但作为当事人的张仙朋,越想越是遗憾。
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宁愿不要被外调做干部,宁愿永远陪在毛主席身边,当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警卫员。
他知道,自己这一生所有的转折,自己这光明的前途,都是毛主席给他的馈赠。
1976年的他已经42岁,可他还能清晰地回忆起15岁那年第一次见到毛主席的场景。
那是1949年,他正在沈阳文化宾馆工作。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上级通知,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要来到文化馆休息,需要他亲自做接待。
能够被领导称为重量级人物,那这个人一定是相当重要的国家干部。
张仙朋不敢有丝毫马虎,认认真真做着整理和打扫卫生的工作,把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
等到领导到来后,他又马上把自己的仪容仪态整理好,带着恭敬的心情,前往迎接。
看到领导从小汽车上走下来,张仙朋当即傻了眼。
他怎么也没想到,原来今天亲自来到文化馆的领导,竟然是人人敬爱的毛主席。
他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一生可以有如此好的运气,能够在工作场所亲眼见到毛主席。
虽然有些紧张,但他还是在接待主席时,表现出了年轻的工作人员应有的细心和活力。
他可以镇定自如地与主席聊天,可以细心为主席送上一杯热茶,也可以在主席需要写写画画时马上递来一支钢笔。
他的眼里有活,而且动手能力极强,做起事来井井有条,为人也相当机灵,毛主席对他也格外欣赏。
主席总是愿意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也愿意以毕生所学教导年轻人,面对张仙朋,他同样十分慷慨。
在完成了访问工作,返回北京中南海前,毛主席再一次来到了沈阳文化馆。
这一次,他问张仙朋:“小张,我非常欣赏你的工作能力。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去中南海工作?虽然有些辛苦,但你肯定能得到更多的成长。”
面对毛主席的直言不讳的夸赞,张仙朋受宠若惊,主席的邀请,他自然也欣然接受。
1950年,张仙朋正式接到了汪东兴同志发下来的调令,可以启程前往北京。
从沈阳到北京的路上,他的心情复杂,想了很多很多。
过去那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一定不会想到,自己还能有来到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机会。
要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几乎变成了每一个中国人民心中的信仰,他是真正的英雄,是大家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是每一个人仰慕的对象。
当一个人的心中有榜样时,他就拥有无穷无尽的前进动力,当一个人能够来到榜样身边工作时,他的进步一定会更加显著。
对于张仙朋来说,这个宝贵的机会,也直接改变了他人生的命运。
到达北京后,他先是被安置到了一个警卫员集合处。
毛主席身边的警卫长汪东兴告诉他,他必须要接受一段时间的系统性培训,然后才能正式担负起保卫主席人身安全的工作。
他的心中非常紧张,但对未来的日子也充满了期待,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这里发挥出真正的水平和能力。
与此同时,他心中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简直难以言表。
倍受关心,无私帮助
介绍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张仙朋正式来到了毛主席面前。
他原以为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像主席这样日理万机的国家领袖,一定不可能记住自己。
但没想到两人刚刚相见,主席就问他:“小张,去年我们曾经见过,今年我履行承诺,把你调了过来。在我这儿工作可能会比以前更加辛苦,有时候吃饭睡觉都没个定数。你能坚持下来吗?”
听到这样一番话语,他已经觉得内心无比满足,怎么可能坚持不下来。
但事实上,他还是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等到真正投入到工作中,他才发现,其实照顾毛主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毛主席的作息规律,与常人并不相同。
他的大脑思维总是在晚上更加活跃,所以从战争年代开始,毛主席就一直习惯于在夜间处理各项繁重的工作,有时候,他甚至需要忙到第二天天亮。
在大家都已经起床,准备第二天的工作时,毛主席才刚刚休息。
所以可以这样说,主席的作息与普通人完全颠倒。
刚工作那几天,因为不了解具体的情况,张仙朋还闹出了笑话。
有一天早晨大约9点钟,他拿着墩布走进了毛主席的卧室,想要趁着主席去办公室的时间,好好帮着主席打扫卫生。
但是没想到,他刚刚走进去,就发现毛主席躺在床上睡得真香,原来,此时距离主席结束前一天的工作才刚刚过了一两个小时。
他只好垂头丧气的赶紧从卧室出来,接下来的几天都担惊受怕,生怕自己惹得主席不高兴。
了解到他的失误之后,毛主席没有怪他,而是好好向他解释了一番,希望他不要惧怕自己。
经过主席的劝慰,张仙朋的心情总算有所好转,又能够精神抖擞投入到工作中,可是没过多久,他的身体就出现了问题。
长时间的昼夜颠倒,普通人的身体肯定无法承受,熬夜会带来众多健康问题,张仙朋也无法幸免。
跟着主席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就患上了严重的感冒,身体免疫力持续下降,感觉各个部位都出了问题。
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拖累工作的进度,他的心中十分内疚。原想着等见到主席,他一定要亲自道歉,请求主席的原谅,可没想到,主席竟然率先向他道歉。
毛主席认为,是自己没有考虑到其他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作息情况,这才导致身边的人出现了身体问题。
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告诉大家,每一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来工作,不必强行来迁就他。
他对于身边工作的关怀,总是体现在种种细节当中,身为毛主席的身边人,张仙朋自然也有着最直接和最深刻的感知。
如果说这十多年的经历让他受益匪浅的话,那么接下来主席对他的安排,就更是让他感动得无以复加。
毛主席总是会为自己身边的人做长远的打算,所以在1963年,他把张仙朋调去了山东青岛的公安局。
他就像一个大家长一样,不断告诉自己学会放手,为身边的后辈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他的恩情,张仙朋铭记于心,在此之后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带着家人来到北京,看望毛主席。
1965年,因为工作需要出差,他再次来到北京,并且再次走进了中南海。
临别之前,他向主席承诺,有时间还会再来,可他没想到,这一次见面,竟是两个人的最后一面。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的消息传来,张仙朋在青岛泣不成声。
亲自询问,终于赶到
毛主席去世后,党中央为他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李敏作为他的女儿,一直守在灵堂中间。
每一天,她都在向着门口张望,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人,可是等来等去,那个人都没有出现。
眼看着主席的遗体告别仪式即将结束,李敏终于按捺不住,拨打了一通去往山东青岛的电话。
她说:“小张叔叔,父亲去世的消息,你听说了吗?你怎么还没来?你还会来吗?”
她口中的这位“小张叔叔”,正是张仙朋。
说起来,其实张仙朋的年纪只比李敏大两岁,但这个称呼,还别有一番渊源。
最开始,称呼他为小张叔叔的人,实际上是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
那时候,李讷在北京念书,他作为主席的卫士,经常会陪伴这个有些沉默但也不失聪明的小姑娘。
毛主席希望李讷不要向学校里的人表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所以有时候,张仙朋还会代替毛主席去开家长会。
有一次,他对着李敏开玩笑,希望李敏也能像妹妹一样,叫自己小张叔叔。
可明明两个人的年纪差不多,李敏当然不愿意,转头间,她就在自己父亲的面前告了张仙朋一状。
张仙朋内心有些忐忑,唯恐主席因为这句玩笑话而责怪自己,可没想到在这件事情上,主席竟然站在了自己这一边。
所以从那之后,李敏就开始逐渐习惯称呼他为小张叔叔。
也正是因为亲眼见到小张叔叔和父亲之间深厚的感情,李敏才希望在主席人生的最后一程,张仙朋能够亲自前来送别。
她不想留下任何遗憾,无论是对于主席来说,还是对于张仙朋来说。
接到电话后,张仙朋狠狠大哭了一场,而后,他马上买票,从山东赶到了北京。
其实他一直在等,就是在等待这通电话。
没有党中央的命令,他不能擅离职守,但既然李敏给他打了电话,那就意味着他受到了毛主席直系亲人的邀请,自然可以来到北京送行。
他一路算着时间,紧赶慢赶,总算来到了遗体告别仪式的现场。
看见正中间躺着的毛主席的遗体,他憋了一路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原来过去那个在他心中无比高大的人,真的已经不在了。
其实在很多人眼里,毛主席都不像是普普通通的人,更像是神一样的存在。
他们以为毛主席不会受伤,不会离开,但却忘了主席也只是个凡人,逃不脱生老病死的规律。
雄关漫道真如铁,这漫长的人生,毛主席给所有人留下了永远不会消失的印记。
结语:
主席是一国领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看起来很有距离感,让人不敢亲近。
可真正接触到主席的工作人员,比如张仙朋,总是会一遍遍地回忆主席的亲切,一遍遍地告诉大家,毛主席是一位浑身充满了人格魅力的伟人。
这样的伟人,是中华民族的紫微星,也是我们永远的怀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