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免死铁券不免死,你看功臣们都做了啥?连朱元璋也不放在眼里

分享至

在古装剧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

一个死刑犯趿拉着脑袋,跪在菜市口,直等着刽子手里的大刀一落,他就人头落地、和家人阴阳两隔了。

就在监斩官取出斩首令牌,下令行刑时,突然,从远处打马跑来一人,手拿黄灿灿的金牌,上铸“免死”两个大字,嘴里大喊道:“御赐免死金牌在此,请刀下留人!”

抛开剧情不谈,就单说这“免死金牌”,真的像影视剧中演的这样,是黄金打造吗?为什么史书大多称之为“免死铁券”呢?

有了免死金牌,真的能免死吗?

而朱元璋发给功臣的免死铁券,为什么最后成了一个笑话?



免死铁券的由来

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免死铁券”,跟影视剧中出现的“免死金牌”,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真实的“免死金牌”,其实不是黄金打造的,而是铁制的,所以称为“铁券”。

在我国国家博物馆,保存着一块距今1100多年、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免死铁券。

它是公元897年,唐昭宗为奖赏大将钱镠,讨伐董昌有功,特意赏赐给钱家的。

从这个实物可以看出,免死铁券的外形像一片覆瓦,铁券上也不是简单刻着“免死”两个字,而是密密麻麻刻刻满了字。

为了让字迹显得更清楚,刚开始,皇帝下令用丹砂填字,所以免死铁券又称为“丹书铁券”;

到了南朝时,皇帝为了表达自己对功臣们奖赏的诚意,下令用银粉填字,所以这一时期的铁券称为”银券“;

隋朝时,皇帝又进一步升级了铁券的规格,下令用金粉填字,于是“铁券”的名称随之变成了“金券”。

总的来说,在整个封建时期,“丹书铁券”的出现次数是最多的。

还有一点值得提及的是,今天看到的“覆瓦状”丹书铁券,其实只是一半,也就是说,完整的丹书铁券,是圆筒状。

为了防止有人伪造,皇帝将丹书铁券一剖两半,一半赏给功臣,一半留在内务府,持券人若想使用丹书铁券,首先得持券到内务府核验,待验收无误后,方可继续使用。



免死铁券不免死

最早开始使用“丹书铁券”的皇帝是汉高祖刘邦。

刘邦建立汉朝后,觉得仅赏赐金银财宝、高官厚禄,不足以彰显功臣和异姓王的功劳,让他们彻底臣服。

怎么办呢?

刘邦苦思冥想,终于想出来用“丹书铁券”的形式,其上以明文承诺:功臣们的子孙后代能世世代代同享荣华富贵。

换句话说,丹书铁券在刚开始出现时,仅仅是一种荣誉和身价的象征,并不能免死。

直到600多年后的南北朝时期,丹书铁券才具有了“免死”的功能,成了名副其实的“免死铁券”。

隋唐时期,皇帝给功臣、元勋颁发丹书铁券,不仅成了一种惯例,而且,丹书铁券的功能,除了免死外,还多了“免罪”功能。

比如,钱镠的免死铁券上就刻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的字样。

到了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进一步完善了免死铁券的制度,并对铁券的尺寸、使用权限、写作规范等做了详细的规定。



比如,在颁授对象上,免死铁券只能授予立有军功,并获得公、侯、伯爵位的勋臣贵族。

在尺寸上,免死铁券被划为七个等级,其中公爵二等,侯爵三等,伯爵二等。

不同的爵位、不同的等级,授予的免死铁券的尺寸也不同。

最大的公爵一等铁券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最小的伯爵二等铁券高七寸,宽一尺二寸五分。

在券文的写作规范上,铁券镌刻的内容固定为四大部分:交代免死铁券的奖励时间;说明获券者的官职、爵位、功勋;皇帝承诺对功臣的优待,一般是免死次数;皇帝勉励功臣,继续接着好好干,千万不要忘记皇帝的好。

根据史书记载,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先后发出了36块免死铁券。

其中,洪武三年,朱元璋赏给李善长、徐达等公爵6块,赏给汤和、常茂、耿炳文等侯爵28块。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