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盆地最北的昆仑山南麓,冬季夜间气温降至零下40℃,是探险者也不敢涉足的无人区,俗称羌塘“死亡之海”。然而,这里却是大自然赐给石油地质科学家最珍贵的天然实验室。 昆仑山下,63岁的王剑带队踏上羌塘盆地,这是他在高海拔地区野外地质考察的第29个年头。羌塘盆地有油气吗?怀揣着这个梦想,作为工程首席,王剑首次在羌塘盆地组织实施了全球海拔最高的第一口科学探井:羌科-1井。
▲羌科-1井现场
在生命禁区探寻油气新区
王剑是西南石油大学羌塘盆地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国土资源部优秀科技领军人才,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在高海拔地区进行地质考察长达29年,完成了羌塘盆地从含油气分析到资源潜力评价、从战略选区到实施科探井工程的全过程,攻克了一系列科学技术难题。
目前,他和团队成员正承担着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重点项目任务。几十余人的团队,每年都会怀揣羌塘油气突破的梦想,多次来到羌塘这片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在人类生命禁区探寻油气新区。
▲王剑(左二)和团队成员
最难熬的是羌塘冬季二维反射地震与钻探施工,高寒、低压缺氧挑战着人的生存极限,夜间气温降至零下40℃,羽绒睡袋加2-3层棉被,也难以入睡;科研人员们呼出的水汽,瞬间就会凝结成冰。“我们搭帐篷时铲泥土,铁锹就像扎在坚硬的石头上一样。”王剑的学生、现为西南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的付修根教授向红星新闻记者回忆道。
由于在海拔5000米以上,付修根和师生们称之为高原之巅。高原之巅六七月份有季节性冻土,每一次都有陷车的危险。每年只有4月份到5月份和9月份到10月份,这两个时间段最适合开展野外地质考察。
在付修根的记忆中,有一次,王剑刚出发不久,车就陷进了沼泽,好几天都无法拉出,最后,他和大伙儿不得不用棉被、棉大衣铺在车轮底下,才把车从泥沼中解脱出来。
就是在这样严酷的科研环境中,今年63岁的王剑每年都会赴羌塘盆地开展油气地质研究工作。他的学生付修根,从读博士研究生开始,一直跟随王剑参与研究工作。
▲陷车
想通过努力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每天早晨7点起来准备,收拾帐篷,中午吃干粮,晚上找水源扎帐篷。”付修根说,羌塘的无人区远离公路,没有任何交通设施。因此,他们一个小组,一般会配备两辆小车或以上,再加一辆大车,一两个月的干粮之类等生活物资全部装在大车上。
这里的危险远不止是孤独和辛苦。首先是高寒,记者了解到,羌塘冬天的最低气温大概在-40℃,温度计基本上都是“爆表”的状态。其次是高度缺氧,夏天氧气还勉强够用,但是到了冬天,空气含氧量只有20%左右。“如果遇到高寒再加上高度缺氧,人走久了,一休息可能就起不来了。”付修根说,一些经验不足的师生常常发生这类事故。此外,高原之巅还有狼群和野熊,如果一个人走,非常危险。
▲寒冷的冬天,气温低至-40℃
在付修根和其他师生的眼中,虽然王剑已经63岁,但是身体非常好。每年体检,他的所有指标甚至比一些年轻人都好。尽管如此,每次去高寒缺氧之地,王剑都有很强的反应,他常常带着氧气袋睡觉,很多时候甚至难以入眠。“但今年前阵子坚持了半个月,去年去了4次,每次都待了半个月。”付修根说道。
情系羌塘,王剑总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王剑办公室的书柜里面,整齐存放着60多本“野外考察记录本”。每次从野外回来,总会发现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很多需要探索,还要再采样、再测试、再验证、再了解,“那我必须得再去羌塘。”王剑说,就这样年复一年,几十年都离不开青藏高原,离不开羌塘盆地。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受访者供图
编辑 于曼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