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昌7月1日电 题:“渣山”变“金山”?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见闻
新华社记者熊家林、邹多为
远处青山苍翠、绿植茂盛,近端的草地上铺着光伏板,数只蜻蜓在空中轻盈飞舞……江西省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像一片处在城郊的小公园。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填埋了南昌市生活垃圾多达24年的“渣山”。
负责产业园管理运营的江西鼎元生态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熊威介绍,坐落于此的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曾是南昌市唯一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所,从1997年投入运营使用,已累计填埋1200万立方米垃圾。
然而,由于传统垃圾处理工艺落后,敞开式填埋作业不仅导致垃圾裸露、滋生蚊蝇,而且臭气逸散,高温或起风时几公里外都能闻到。据统计,2017年至2021年,周边群众年均投诉1000多件。
当地居民阴佑聪说,他住在离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两公里外的小区,以前温度越高臭味越大。
为彻底治好这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心病”,2021年,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终期封场,对垃圾堆体全面覆土覆膜,并累计投入约25亿元打造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
土层、滤网、PE膜、碎石层……熊威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没有气味逸散,垃圾堆体上一共‘盖’了9层‘防护服’。”“防护服”外还纵横交错地分布着黑色的沼气收集管,收集垃圾堆体发酵产生的沼气用来发电。
熊威说,几年前,这些管道高峰时每天能收集18万立方米沼气,如今减少到每天两三万立方米,这说明垃圾堆体正在逐步降解。
下一步,产业园计划在其上铺设8万多块光伏板,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可达4393万千瓦时,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77万吨。
如今,随着环境不断优化,“渣山”不再。以后当地生活垃圾该如何处理?
带着疑问,记者又来到了南昌固废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的焚烧发电项目。
隔着调度室的密闭玻璃,只见巨大的垃圾仓内存有成吨的生活垃圾。据悉,垃圾仓根据发酵情况被划分为堆料区、发酵区、投料区三个区域。
此时,类似抓娃娃机爪子的巨大垃圾吊,正将约8吨重的生活垃圾抓起并投入炉膛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的焚烧炉。
而在垃圾仓的一侧,3个吸风口不停工作,每小时从垃圾仓中抽取20万立方米气体进入焚烧炉。这既保证了仓中臭气不会外溢,又充分利用了垃圾仓中的可燃气体以提升燃烧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物质都能循环再利用。比如,垃圾脱水产生的渗滤液处理后,能供冷却塔补水使用;焚烧所剩的炉渣可作为建筑材料,制作成导盲砖、止步砖等。
“我们每年要处理100万吨生活垃圾,约占整个南昌市生活垃圾的60%。”焚烧发电项目有关负责人龚宇亮说,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会转化为电能,除去全厂自身用电,焚烧发电厂每天还会输送120万度电给国家电网,可满足周边地区12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
“以前让居民烦心的垃圾‘渣山’,正在成为不断产生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金山’。”龚宇亮说。(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