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地级市”苏州有片区域,吊塔林立呈现一派热腾建设景象,一座座新地标刷新着城市天际线——那就是苏州高铁新城向上生长的印记。从2009年首次提出高铁新城发展研究,到2012年1月苏州高铁新城开始启动建设,作为苏州“一核四城”发展战略的北部核心区,苏州高铁新城不仅仅推动了相城的后发崛起,更为苏州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2022年9月,苏州又提出“加快苏州高铁新城建设,打造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把相城区建设成为继苏州工业园区之后又一个现代化高科技中心城区”即“双中心”愿景。着眼于“双中心”建设,苏州高铁新城聚焦打造流量聚合的交通枢纽、资源融通的创新枢纽、服务全局的功能枢纽,成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一大亮点。
“产站城人”要素集聚提升相城价值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落地落实,推动长三角地区成为我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导,增强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提升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苏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与人口数量仅次于上海的核心城市,立足苏沪融合发展,确定苏州发展目标、城市能级、核心功能和在全球、全国、长三角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和价值,不仅是苏中-苏南的一个中心区,还是长三角重要铁路枢纽,成为联系沪、浙北、苏锡常-宁、苏中的跨省十字通道中心。
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的“重要节点”城区,苏州相城具有“沟通南北、联动东西”的独特区位优势。相城境内的苏州高铁新城,位于苏州大市市域地理中心,依托黄金“双十字”交通格局区位优势,是相城区推进“双中心”建设核心引领区。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积极培育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和市域统筹发展,奋力扛起苏州市委赋予的“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和“现代化高科技中心城区”光荣使命,高标准推进高铁新城“产站城人”融合发展,切实担负起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城市功能转型、人口结构提升等重大任务。“产站城人”要素集聚、深度融合,打造近悦远来、宜居宜业品质枢纽之城,必将极大提升相城价值。
事实上,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价值理念日益回归与凸显。城市价值是参与城市集体叙事的城市全体人的价值反映,创造出有利于发挥每个人价值最大化的环境,是城市价值理念的核心内容。城市空间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制度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构成了评估是否有利于城市人价值最大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认知与评估城市价值的综合要素,也成为城市是否具有吸引新投资、新移民,促进高质量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般而言,可从四个维度对城市价值加以观察,一是市场维度:区域位置;交通水平;资源配置;商业规模;消费能级等。二是生产维度:产业结构布局;科技创新策源;劳动人口供应;财富创造能力等。三是生活维度:物质生活即收入水准;社会生活即治安秩序;精神生活即人文环境等。四是成长维度:风险防控;投资趋势;增长潜力;发展前景等。
有鉴于此,相城提出并注重发力打造“产站城人”融合新高地。“产站城人”理论定义了产业、枢纽、城市、人融合发展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它以城市为基础,以枢纽为平台、以产业为保障,以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产业升级换代和城市服务配套,达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匹配,实现产业、交通、城市、人之间的互融发展。
相城注重处理好“产业、枢纽、城市、人才”之间的辩证关系,以高铁新城为平台,以产业为中心,连通“人才与城市”,以站台引人、产业聚人、城市留人,着力打造集人才、技术、项目、资本等多种发展要素于一体的综合性品质枢纽之城,实现人才、城市、科技、项目、资本五位一体,相辅相成、相互贯通,推动“产站城人”有机融合,有利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原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布局未来产业,走高质量发展新路。
现代产业体系打造起势渐成
与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东方枢纽上海东站一样,苏州高铁新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大工程,涉及城市品质提升、产业集群壮大、人气集聚策略、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应当着眼战略全局和未来发展,统筹优化苏州高铁新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着力构建分工合理、协作紧密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体系,成为苏州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与动力源。
推动“产站城人”融合发展,站台是导流功能,城区是承载平台,产业是发展动能,人是关键要素,产业兴盛才能带来宜业宜居,促进城市繁荣发展,“高铁流量”就会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留量”。有鉴于此,综合评估分析,产业发展能级和集聚人气人才,是苏州高铁新城高质量建设发展的两大核心课题,成为相城精心谋划推动的发力点。
在产业体系打造中,结合相城“双中心”建设实际,明确将数字金融、先进材料、智能车联网三大产业创新集群,作为优化产业能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建设端口与重要抓手,聚焦项目、招商引资,激活存量、做出增量,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扎实推进、起势渐成,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顺应趋势。加快高铁新城建设,打造长三角区域枢纽中心;把相城区建设成为继苏州工业园区之后又一个现代化高科技中心城区。“双中心”的建设推进,必将使相城成为苏州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类资源的新空间新平台,未来发展的使命决定了相城必须构建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支撑。以数字金融产业为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数字金融在建设金融强国中肯定会大有可为。相城围绕建设“数字化发展第一区”“现代化高科技中心城区”等一系列重大使命,以数字金融为切入点集中发力,使数字金融培育成为相城区重点布局的产业之一,也成为首批纳入市级支持创建的产业创新集群之一。这一产业布局符合“双中心”建设需求,也顺应未来发展趋势。
二是推进扎实。产业创新发展,关键在于久久为功落地落实。作为工业明星城市的苏州,创新集群建设是锻造制造业长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现路径,这就要扎实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打造产业创新集群。在“双中心”产业布局中,相城区将提升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能级作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一步步助推加快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高质量发展。在工作实践探索中,围绕怎样加快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形成了夯实成果、催动研发机构策源,因地制宜、激活产业发展本底,市场导向、集聚产业发展要素,市区联动、构建产业交流平台等“十个一”工作机制,推动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从研发、到中试、到成果转化,全链条初步在相城形成集聚的态势。
三是成效明显。正因为产业体系布局定位准确、顺应趋势,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扎实、落地落实,相城在产业支撑“双中心”建设方面起势渐成、成效明显。以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为例,作为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发展核心区、省首批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相城区启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起涵盖领导小组、发展规划、扶持政策、运营公司、研究机构、发展基金、服务平台(产业园)、联合会、品牌活动、龙头企业的“十个一”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核心算法-增量零部件-车联网通信-出行应用”的产业链生态结构。良好的产业生态为相城智能车联网产业发展带来了澎湃活力,已集聚智能车联网相关企业超230家,其中独角兽企业就有13家,未来前景巨大。
产业体系培育面临考验与挑战
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工业化的推进,现在我国进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也就是必须突破传统工业化路径依赖,实现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在科技创新、产业布局、集群化发展等方面形成了新一轮转型升级的竞合、重塑、上台阶的态势正在形成,对一座城市、一个区域创业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构成新的考验与挑战。
依据学界研究,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跨越式模式,就是通过自主创新直接把握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价值链高端,发展附加价值高收益大的环节,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成为该产业价值链的控制者,同时能够引领其他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模式,这个模式被称之为“三高”模式,其内涵是产业高新、产业高端和产业高效。
以上海为观照维度,上海市政府于去年6月15日发布《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上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了任务书,描绘了路线图。根据《行动计划》明确的目标,到2025年,上海“(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2”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低碳两大转型;“3+6”是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4+5”是抢先布局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和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方向。
相邻城市无锡坚定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快推进无锡重点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以四个地标产业集群、六个优势产业集群和五个未来产业为支撑的“465”现代产业体系,具体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等4个地标产业集群;高端装备、高端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特色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等6个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和元宇宙、量子科技、第三代半导体、氢能和储能、深海装备等5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增长后劲足、资源集聚度高的未来产业,将进行前瞻布局,抢占未来赛道。
隔江相望的南通坚持产业立市、制造强市,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培育,重点打造船舶海工、高端纺织、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六大千亿级重点产业集群。
综合观察评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布局与产业创新集群化发展态势,事实上面临着优质资源稀缺、同质化竞争激烈、产业生态环境好则吸附力强等明显特征。对苏州高铁新城产业布局与创新集群发展来说,是前有标杆、后有追兵,面临的考验与挑战不言而喻。综合调研中了解的情况,以相城提升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能级为案例分析,遇到的困难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相城区先进材料企业中,创新型企业少,多为加工制造企业,能耗大,企业利润薄,需进一步引导企业由加工制造走向高端装备制造,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是产业链上下断层。存在有产业但无链的情况,比如电子信息材料领域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元器件或某一组件的材料生产制造上,区内企业主要依附于外地电子信息行业龙头企业(苹果、华为、小米等)生存,处于“有业无链”的困境,延链补链势在必行。
三是集群效应不明显。龙头企业引领性不强,缺乏整合产业与创新资源的大型龙头企业,上下游产业整合度不高,产业整体较为分散,制约了产业整体水平和发展能力。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增强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经济继续处于稳定恢复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经历着经济结构与运行模式根本性转变的蝶变过程。以往在整体经济处于上升区间的顺周期表现良好的行业产业,也许面临着来自市场竞争的考验,亟待突破经验路径依赖,从以往高速发展累积的风险与矛盾境地中突围而出,进入新动能取代旧动能、新科技催生新产业、新赛道孵化新模式的发展新周期,大踏步迈上发展新周期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必由之路。
在推进相城高质量发展以及高铁新城建设中,应当特别注重以新质生产力构筑产业载体。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载体是产业,目标是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推动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就要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产业载体,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性布局并积极培育未来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调研分析显示,苏州高铁新城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体系建设生态环境,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化发展,有关实现路径与对策建议的观察与思考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注重产业布局与集群化延链补链强链
在产业布局与产业创新集群化发展上,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占有一个什么样的位势,是值得注重的难题。相城在产业布局方面思路清晰、定位准确,但面对周边竞争态势,“链”上选择,要么能异军突起打造“链主”龙头企业,要么就要深度锲入产业链做好配套服务,这方面应当精细分析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精准确定自我发展策略,引导企业明确经营发展方向。
比如在数字金融发展方面,应当学习深圳的成功经验,注重扶持与鼓励“种子基金”,有效提升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实际支持力度。深圳的做法是,按照“政府引导、市区联动、更早更小、风险容忍”的原则,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设立子基金,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种子期科技项目。种子基金在投资方向上,主要投资深圳市扶持和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相关领域;投资标的上,该基金参股的子基金须投向极早期初创企业或符合条件尚未实体运作的项目。种子基金打破此前政府引导基金5年到10年的管理,存续期延长为15年。这更加符合极早期创新企业的发展周期和规律,体现了深圳培育早期创新企业的决心。
其次,注重培育具有充分竞争力的主导产业
政府在推动产业发展与结构转型升级时要注意选择经济不同阶段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希望集中资源推动此产业发展,然后由它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最终使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按照经济学研究,主导产业选择具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标准,还有一个是需求弹性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产业的技术进步比较快,生产率上升比较快,或者这个产业需求收入弹性比较高的话,那么该产业会有很大的发展速度,未来的市场前景就会很好,所以应该把它作为一个主导性的产业来加以扶持和推动。
相城明确将数字金融、先进材料、智能车联网三大产业创新集群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就要认准方向,围绕并利用三大产业的关联性,通过产业政策设计与实施,来推动产业发展。在这方面,相城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各乡镇也出台了不少事关财政支持、税收扶持等政策,但总体上还应当加强产业政策的整合力度,并加大对外传播力度,使产业政策形成竞争力优势。
再则,注重营造健康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产业布局与创新集群发展,需要营造健康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产业生态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的自然生态系统,如水、空气、土地、港口、森林等与产业发展相关的自然环境;一是产业的组织生态系统,如政府、市场、竞争对手、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制度环境等。产业专家认为,产业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产业创新生态,本质上是企业家们发现创新有红利,且这个红利可以经过努力合作获得,这样他们愿意抱成团去创新,不同企业家就有动力通过各种专业能力共同合作去追求这个收益,这样就形成了多样性的产业生态系统。这其中,产业创新主体以最大化利益为导向,政府则开放所有产业的进入,良好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就发展起来了,新兴产业伴随着新兴大科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了。
产业与人才融合打造“智造之城”
拥抱脱胎换骨、转型升级、可持续增长的新周期,关键的着力点就是要切实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毫无疑问是知识脑力与创新创业者群体,具有技能与知识的“人在哪里”?
按照城市发展动力理论的解析,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依靠传统要素数量增加很难取得诸如初期阶段成就,甚至可能出现城市投入的边际效应递减现象。促进城市迅速扩张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技能与知识的提高。在这一时期,城市政府通过教育、培训和保健等方式来获取人力资本积累,并把其作为一种新要素,去推动经济增长和人口流动。大城市的竞争优势将体现在吸引高级人力资本的能力上,其中创意阶层是这种人力资本的重要代表,而吸引与聚集这些人才不仅靠经济性因素,而且还应该包括城市所能提供的便利设施、文化艺术实践、自我表达氛围以及受该群体欢迎的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集合所形成的场景将是推动城市发展与转型的新动力。
当前,苏州正着力建设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奋力打造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企业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根基,人才是企业的竞争资源。苏州高铁新城从“外引+内培”双向发力,悉心培育科创企业,打造更高质量的企业梯队,提升高铁新城在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助力苏州打造“智造之城”。在招才引智方面,苏州高铁新城持续聚焦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狠抓就业创业政策,落实优化人才服务供给,汇集辖区重点企业及科研院所,面向大学毕业生释放需求岗位,主要集中在感知算法工程师、视觉算法工程师、残余应力工程师等,通过强化招聘引才、细化政策宣讲、深化校企合作,全力建设“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的活力新城。
苏州高铁新城领导意识到,在产业与人才融合发展路径上,作为第一资源、优质资本、核心推动力的人才,应当也必然会像生产要素一样重组人才链、创新链、成果转化链。有鉴于此,高铁新城以开放的胸襟,与上海、长三角乃至于海内外实现全方位联通,以同城化、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追求,探索培育、吸引、集聚互联互通融合型人才新路径。
一是人才观念上的“破”与“立”,即在培育、吸引、集聚创新创业人才方面破除传统观念,一厢情愿的“抢人”是抢不来的,对所需人才应当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像当年“星期六工程师”那样,采取灵活政策吸引人才,在招人引智同时,倡导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发掘培养人才。
二是要素配置上的“联”与“融”,即按照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规律整合人才链、创新链、成果转化链,推动企业之间在人才资源上联通、联手、联合,比如项目制股权合作、共建企业技术研究机构等,在“联”的过程中实现人才与创新资源融合,让市场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实现人才要素自由流动。
三是成果转化上的“创”与“享”,即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重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上探索一种市场化的分享模式,使创新成果效益最大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何建华,现为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原副院长,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此文系由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组织的智库专家专题调研而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