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毛主席要求张治中前往西北做彭总助手,张治中:我荣幸之至

分享至

毛主席晚年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有几个右派的朋友。”毛主席所言的右派指的是从国民党过来的一些知名民主人士,而张治中将军就是其中的一位。



三到延安的好朋友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能够获得充足的时间窃取抗战胜利的果实,消灭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以及根据地,于是向延安接连发出三封电报,邀请毛主席来到国民党的大本营——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毛主席大无畏的应邀前往,直接打乱了蒋介石的一切构想,只能将这一出“假戏”硬着头皮唱下去,派出张治中与赫尔利到延安接毛主席等中共代表团来到重庆进行谈判,这是张治中第一次到延安,同样也是毛主席与张治中将军的第一次见面。

第二天上午十一时,毛主席登机前往重庆,整个延安城中万人空巷,人们全都自发地来到了机场,为毛主席送行,有的高级将领在与毛主席握手挥别的时候甚至还流下了热泪。



一旁的张治中看着这激动人心的场面,心灵同样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从来没有见过国民党中有哪一位领导人与群众的关系是这样的融洽,从人们的表情中,他看出了大家对毛主席真诚的拥护与爱戴,他的心中隐隐感到:这样的领袖与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而张治中在整个国共谈判中的热情与积极,也给毛主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为了保护毛主席的安全,张治中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官邸给毛主席居住、办公使用,整个张家的服务与警卫工作全部由张治中亲自进行安排,不给外人一点点机会,为毛主席的安全,张治中煞费苦心。

尽管这一场“和平谈判”是蒋介石提出的,但是国民党内部对于这场“和谈”却是几乎没有任何的准备,直到毛主席同意前往重庆进行和谈,蒋介石才开始紧急作出安排,假模假样的开始了“和谈”工作,和谈过程中,曲折的过程与紧张的气氛可想而知。



而和谈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人非张治中将军莫属,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中间,张治中不断地奔走斡旋,对和平表现出极大的诚意,他的这种真诚谋国、公而忘身的精神更是得到了毛主席极大的赞赏。

1945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正式签订《双十协定》,签署协定仪式的地点正是张治中将军府邸的客厅之中。

第二天,张治中更是亲自送毛主席返回延安,这一次是张治中将军第二次到访延安。

当飞机飞过重重山峦即将在延安机场降落的时候,张治中再一次惊讶地看到延安机场上黑压压的人群。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干部、群众、男女老少,在他们的表情中流露出对领袖最大的关切与欢悦,这种场景,真叫人感动!



转念一想,张治中又开始长吁短叹了起来,他不禁想到,当下的国民党之中还有不少人心存着反共的念头,当真是愚不可及也。

当天晚上,毛主席为了感谢张治中在重庆的照顾,举行了盛大的晚会来欢迎张治中,毛主席爽朗的笑道:“重庆谈判,承蒙你的热情款待,感激不尽啊,在重庆你用上好的酒席招待我,可是你到了延安,我只能用小米招待你,实在抱歉啊!”

第二天张治中离开延安的时候,毛主席亲自送他前往机场,在路上,毛主席对张治中说道:“我知道你是真正希望和平的人。”

张治中笑着反问道:“何以见得啊?”

毛主席如数家珍地说道:“有事实为证,第一,你将《扫荡报》改名为《和平日报》,《扫荡报》是国民党在江西围攻我们的时候办的,你现在改名字,一定有很多人不赞成,第二,你把康泽办的一个集中营撤销了,这是一件大好事!”



听着毛主席的话,张治中的心中对毛主席的崇敬更加了一份。后来,在张治中的回忆录中,他这样写道:“从第一次延安会面之后,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每一次接触,印象都加深一分,他的细心与诚挚,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为了实现国内的和平,整军成为了第一首要问题,美军上将马歇尔、张治中、周恩来三人组成了最高军事三人小菊,开始了军队整编和统编的工作。

为了防止冲突的发生,三人乘坐专机,历时整整七天,在全国各地开始了检查,此行的最后目的地正是延安,而这也是张治中第三次来到延安,张治中此次来到延安与离开延安,毛主席都亲自接送。

在中共中央为他们举行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趁着酒兴对毛主席说道:“将来你们写历史的时候,可别忘了写“张治中三到延安”这一笔。”



毛主席听完后哈哈大笑道:“张将军将来也许还要四到延安,怎么能说是三到呢?”

张治中答道:“和平实现了,政府改组了,中共中央就应该搬到南京去了,您去了南京,延安也不再有第四次来的机会了。”

毛主席微笑着说道:“是啊,我们将来当然要到南京去,不过听说南京很热,我怕热,希望能够常住在淮安,那里离南京不远,开会就到南京去。”

虽然只是笑言,但是毛主席说到张治中四到延安的可能,却是在后来真真切切的发生了,只不过没有能够实现,被中共中央给拒绝了。

1947年,国民党在国内战场上节节失利,蒋介石又想到了和谈这一招,他就将张治中叫了过来,要他再一次前往延安进行谈判,并且向中共中央发出了消息,但是这一次却是被中共中央给拒绝了,张治中这才没有能够“四到延安”。



为什么国民党不能新生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受此鼓舞,国内和谈的氛围日益高涨,毛主席进入北平后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北平和谈的问题,国民党这一次谈判的首席代表仍然是和平将军——张治中。

然而,就在谈判的一切事宜已经告一段落,就等着国民党代表签字的时候,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却是出尔反尔,拒绝签字,北平和谈也就此破裂,在毛主席的命令之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直取蒋介石的总统府所在地南京。

在周恩来总理和毛主席的多次劝说之下,张治中最终选择留在了北平,成为了国内外纷纷关注的重大新闻,国民党对此大做文章,先是说张治中被北平扣留了下来,之后又连续发出了两封电讯,说张治中被中共“唆使”,在北平策动和平,现已离开了北京,行踪不明。



国民党的攻击让张治中十分的愤怒,他在报纸上发表声明,驳斥国民党的胡言乱语,张治中写道:

“我在北京居留已经80多天,以我的所见所闻,觉得处处都展露出新希望,我多年来内心积累的苦闷一扫而空,精神上真正获得了解放,怎能不令人欣慰不已呢!
国家要求新生,也正在新生;人民要求新生,也正在新生,为什么我们国民党和个人要独甘落后,不能新生呢?”

在此期间,新中国的政协会议正在紧急筹备中,中央人民政府即将成立,毛主席多次邀请张治中前来参会,并在新政府中担任职务,张治中推辞道:“过去的政权是由我们负责的,现已失败,成为了过去,我个人更是如此,今后的责任由你们负,我希望你们能够成功,拥护你们成功。”

毛主席摆了摆手之后,恳切地说道:“过去的阶段在你发表声明之后,就已经过去了,等于已经过了年三十,今后还应该从大年初一做起!”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