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陕西西安第四批乡村振兴案例来了!

0
分享至


火红七月,党旗飞扬。在庆祝建党103周年之际,西安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认真盘点全市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的创新做法和典型经验,推出“西安市第四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持续为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刻重塑,都市现代农业的系统谋划,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一体推进,及全纬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书写西安全面推进更高水平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新篇章。

此次发布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聚焦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有鄠邑区创新“党委政府+艺术院校+国企民企”模式、探索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之路的成功实践,打造“1+3+6+N”农机装备协同创新平台、推进农机全程机械化的有益探索,强党建创品牌引人才、持续打造乡村振兴“强引擎”的典型示范;

有临潼区交口街道以村集体托管“粮田”变“良田”、打造全省产量大镇的创新实践,山任村以重塑农村人居环境切入,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共同富裕的成功典范;

有高陵区钓北村统筹“三块地”改革、推动产村融合发展的基层实践,庙西村健全“一约四会”焕发乡村劲文明新风的有益探索;

有高新区整域谋划+点线并进+综合运维、打造幸福农村“清”和“绿”的成功实践;

有蓝田县三里镇乔村以“枫桥+乡约”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的创新典型,安村镇郭村坚持强规划优环境兴产业、绘就乡村幸福“底色”的积极探索。

这些典型案例,是西安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及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为全市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具有西安特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出了示范、趟出了新路。

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我们将对标农业强国建设,一以贯之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全市“八个新突破”重点工作为引领,锚定全省示范、业内领先目标,深入实施“千村示范、全域提升”工程,全面推广“千万工程”重点村建设“七步和美”工作法,充分用好农村“三资”专项治理成果及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联动打造西安农业景区、西安乡村空间站,大力引入城市资本业态、市场主体,将村庄作为产业配套功能区打造,实施整村项目包装、一体推动,力促有条件的乡村分解城市功能、分流城区业态、吸纳工商资本,同步构建“平时农旅、急时安置”的特大城市平急转换城乡体系。

高新区系统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的实践探索

构建“整域推动+点线并进+多维运管”模式

为破解乡村污水治理难题,西安高新区采取纳管建站结合、重力泵站互补等个性化方案,通过“一点一策”清除黑臭水体,建立智慧运维平台,严格监管污水排放,奖惩并举等举措,实现生态敏感区污水治理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区域水环境,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一、主要做法

(一)运用体系思维抓整体推动,解决谁来干的问题。高新区成立了农村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建立了委领导包抓片区,分管负责,部门包抓点位的具体推进机制。各街办建立了工作专班,村干部分片负责,引导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进污水治理。重大问题党政主要领导现场调研,党工委会议决议部署,督办跟踪,形成区、街办、村组三级推进机制,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管共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

(二)植入科学方法抓规划建设,破解怎么干的难题。一村一策,精准规划,因地制宜梯次推进。高新区坚持“资源利用、接管优先、集散结合、因地制宜”的生活污水治理原则。聘请专业团队10余人驻村规划,充分尊重村民意愿,深入村组开展调研走访、研判论证,分析污染源头、查勘排水现状、计算污水排放量、合理布局选址,最终设计三种模式,按优先次序选择。根据村庄类型、地形地貌、所处位置等因素,结合污水排放对生态环境影响状况,参考规划,科学制定“一村一策”治理方案,让规划落地实施,因地制宜采取纳管治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就地资源化利用等措施,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突出重点,深耕细作,优先治理生态敏感区。高新区将秦岭生态保护区村庄优先纳入治理计划,克服秦岭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农户居住分散等不利条件,采取纳管和建站互相结合、重力自流和泵站提升互相补充、集中处理和就地利用协同处理的方式,按照应接尽接、能纳则纳的原则,除收集农户外排污水外,对农家乐、农村公厕、宗教场所等具备纳管和接户条件的排水户,全部接入污水收集管网,统一处理,高新区秦岭生态保护区接户率达到96%以上,实现秦岭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秦岭生态保护区草堂营村生活污水处理站

一点一策,追本溯源,突出源头治理保护。高新区制定了《农村黑臭水体“一点一策”整治方案》,以“因地制宜、标本兼治、改善生态、长效保持”为原则,针对黑臭水体成因,逐一分析,对点施策,规范施工,先后消除农村黑臭水体67处,做到从源头真正消除农村黑臭水体。聚焦水源地保护,5处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均已完成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并制定了突发环境应急预案,建立了“一源一案”档案,设置了保护区标志牌和界标,为每个水源地发放了一张专属“身份证”,确保水源地档案完整,管理规范,为保护水源地水质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三)集成制度机制抓运维管理,化解管不好的矛盾。建立长效机制,采用专业团队运维。高新区严格落实“三分建、七分管”理念,印发了《高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工程验收办法》、《高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高新区黑臭水体整治长效管理办法》等文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落实管护经费,解决“谁来管”问题,全方位、多角度巩固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成效。20座已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站全部采用社会专业机构运维,正常运行率100%,确保了农村污水治理成效持续性、稳定性、长期性,不断提升污水处理专业化、规范化管护水平。技防加人防,采取无人机成像扫描结合人工核实的方式,在全区范围内全面排查是否新增黑臭水体,并对已完成治理的黑臭水体点位实施长效管理。

搭建管理平台,提高“智慧治污”水平。高新区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信息化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运用物联网+云平台,主要数据覆盖17座污水处理站和19套污水提升泵站,新装17套超声波液位计、36套视频监控,并接入设备原有的各项电气、机械、动力传输数据,管理平台包含排水系统一张图、调度管控、报表统计、巡检管理、故障管理、智能手机客户端等模块,解决“怎么管”问题。充分借助高新区物联网、传感网及信息通信产业优势,提高污水治理和巡检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降低设备故障风险,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运维人员工作强度,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污水设备管护效率。


高新区农村生活污水管理平台

加大监督力度,严防污水超标排放。高新区每月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执法抽查,查看污水处理站各项制度执行和建立情况、运行维护记录、现场设备运行状况、药品投放记录、药品存放现场管理情况、污泥处置台账、出水感观等方面,运维方定期开展污水处理站出水监测,生态环境部门随机抽检污水站出水水质,严防污水超标排放。严格执行《陕西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61/1227-2018),处理后的尾水优先回收利用,用于道路抑尘洒水、景观花木浇灌。

深化奖惩并进,开展环境整治督查。高新区印发了《西安高新区环境和黑臭水体整治问责办法》,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对各街办和相关部门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先后表彰治水先进个人108人次,鼓舞了各街办和部门干部的工作干劲,保证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二、取得成效

(一)2019年以来,高新区累计铺设污水管网462公里,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站20座,设计日处理污水规模达1.3万立方米;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53个,治理农村黑臭水体67处,完成5处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比例达69%,秦岭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现全覆盖,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100%,受益人口13万人。高新区主要河流沣河、潏河、皂河、太平河水质明显改善,其中沣河、潏河水质从Ⅳ类上升至Ⅲ类,皂河、太平河水质从Ⅴ类上升至Ⅳ类。

(二)运用物联网+云平台,搭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信息化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远程监控污水站运行和安全状况,提高农村污水站运维人员工作效率,提醒误入人员及时离开,防止危险事故发生。技防结合人防,无人机成像扫描加人工确认,未发现新增农村黑臭水体,已治理完的农村黑臭水体无返黑返臭现象。


胡家寨湖塘黑臭水体治理前实景图


胡家寨湖塘黑臭水体治理后实景图

(三)优化机制运行,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巩固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有效解决了农村污水治理规划和建设不同步、重建设轻监管等问题,实现了“规划一个,建好一个、投运一个,管好一个”。

(四)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力促进了村内经济发展,在秦岭保护区内带动发展农家乐53户、民宿19家,实现年经营性收入1375万元,有力助推了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三、经验总结

西安高新区充分发挥城市、资本、产业、科技、人才等优势,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快服务农家乐、民宿等农村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和谐共振,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陵区

一约四会 乡村劲吹文明风

为破解乡村长期存在的陈规陋习,庙西村利用“一约四会”制度,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减少村民负担,成立红白理事会简化婚丧习俗,开展道德评议树立正面典型,建立村民议事会实现自主监督,汇聚乡贤力量共谋发展,有效转变了村民观念,减轻了人情负担,增强了自治能力,张卜街道庙西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乡贤理事会”的“一约四会”村民自治制度,引领村民转观念、破陈规、立新风,踊跃参与乡风文明建设,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约”出新气象,“会”就新文明,为乡村振兴“铸魂”。通过建强“一约四会”基石,庙西村实现了美丽蝶变,跑出了乡风文明建设的“加速度”。

一、主要做法

(一)定规矩减负担,“村规民约”约出好村风。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庙西村选派有威望、公道正派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等作为“一约四会”的成员,通过党员大会、板凳会等载体畅通群众议事渠道,向村民广泛征集“金点子”,再多方审核、把关,确保村规民约合法、合情、合理,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庙西村“村规民约”》。让移风易俗、尊礼守法成为村民行为准则,逐渐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庙西村村规民约

“庙西村,来宣传,家家户户村规谈;长有慈,少有孝,优秀村风代代传……”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就像一把尺子,成为村民群众衡量自己的行为准则。村规民约内容分为齐家道、老人道、父母道、夫妻道、婆媳道、儿女道等部分,涉及遵纪守法、弘扬孝道、邻里团结等多个方面,鼓励群众讲卫生、树新风、除陋习,摒弃不文明行为,良好的乡风文明带来了庙西村一系列可喜的变化。村民气顺了,心朝着一处想了,劲儿朝着一处使了,充分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自觉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将拆后空地建成花园、果园、菜园等“小三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庙西村一约四会

(二)搭平台建阵地,“红白理事”理出好社风。为整治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互相攀比、奢侈浪费等不良风气,成立以党员牵头的红白理事会,推选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群众认可的老党员、老教师、新乡贤为骨干成员,制定了红白事办理的具体标准,规范红白事操办行为,全程协调红白事办理流程,确保严格按照村定标准执行,对违反村内规定、超标准操办红白事的,及时进行劝阻、制止,引导全村转观念、除陋习、树新风。

与过去相比,村里办红事从“比彩礼”逐渐向“比品德”转变,“以前村里办红白事比阔气、比排场。自从推行红白理事会后,大家集体约定酒席不超过10桌,礼金不超过200元。这思想观念一转变,攀比浪费现象也不见了,人情负担都减轻了不少。”庙西村充分利用宣传栏、微信群等载体,引导村民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今年,通过入户走访引导村民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000余份,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等宣传材料3000余份,召开红白理事会10余次,以文明、节俭、积极、健康的理念,帮助村民操办红白事,倡导文明新风,传递社会正能量。

(三)评正面找反面,“道德评议”评出好民风。庙西村在定期评选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清洁卫生之家等典型人物、事迹的基础上,召开“道德评议会”,按照“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威信较高、说理能力强”的要求,由群众推荐、村委会审查确定评议会成员。全村涌现出王景林、屈菊侠等多名道德典型和一批“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优秀人物。庙西村还组建了6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全村50余名志愿者定期为村民们带去卫生清洁、爱心义剪、心理咨询、科普宣传、健康义诊、文化艺术等志愿服务,让村民享受到家门口的服务,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3年9月,庙西村组织道德评议会对“文明家庭”、“最美庭院”进行评选。“在会上我们说起了一个村民孝老爱亲的模范事迹,主要想通过这样的途径增加村民对子女、老人的关心关爱,形成好的村风民气。”庙西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康介绍。

(四)自主善监督,“村民议事”议出好乡风。一张桌子、一壶茶水,“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凡涉及群众的大事小情,都由村民议事会商议决定,群众放心,村干部也受到村民信赖。”庙西村通过村民议事会形成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乡村自治的新模式。村民议事会制度实施以来,把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重点,“与群众坐在一起、聊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全面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有效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确保人到位、心到位、情到位、事到位。

“自从有了这个村民议事会,大家有了商讨事情的地方,经过认真的讨论分析,咱们庙西村的红色驿站项目总算能落地实施了。”2022年4月,庙西村在全区创新实施了红色驿站便民服务首家“垃圾兑换超市”,提高了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并且制定了“垃圾兑换积分,积分换取商品”实施细则,村民们将废弃的生活农业生产垃圾带到超市,工作人员进行分类,可回收垃圾采用称重或计量的方式,按照相应的标准折换积分,累积到一定积分的村民可在“垃圾兑换超市”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截至目前,红色驿站便民服务超市累计完成11000积分兑换,兑换生活用品600余件,价值5000余元。

(五)聚乡贤谋乡事,“乡贤理事”理出好新风。庙西村通过“找、聚、用”三字工作法组建了乡贤理事会。健全乡贤理事制度体系,让乡贤议事有队伍、有阵地、有体系。同时出台了四个措施进一步发挥乡贤作用,每位乡贤必须提出一条合理可实施的发展建议,每年必须要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每人要联系一个普通农户,帮助农户发展,还要共同兴办一批实事好事。

2022年7月,庙西村史馆、农耕文化馆开启筹建工作,村内乡贤能人白志民、吴建瑞、白金刚、闫国新、张新龙、张继光、王春雷、渭华等乡贤理事会成员积极响应,反复斟酌,以历史沿革、乡贤能人、文明家风、村史民约、强村之路、奋斗成果等为重点,以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努力还原村庄历史,建成的乡村记忆博物馆成为位列全省第一的社区博物馆。


志愿服务活动

2020年,乡贤理事会成员叶景孝被村民一致推选为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队长,他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百姓语言将庙西村美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创作成快板,生动地向百姓宣传文明新风,唱响移风易俗新风尚。另一名老乡贤王景林,被村民亲切的称呼为“喇叭爷”,常开一辆迷你观光电动车,穿梭于在村中巷道,通过小喇叭用接地气的语言,向村民宣讲垃圾分类、文明行为、惠民政策等,村民们耳濡目染,移风易俗在这里得到肥沃的生长土壤。在庙西村,乡贤的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浓了乡情,淳了乡风,兴了乡村。

二、成效启示

(一)用好“一约四会”推动乡风文明,必须坚持建章立制、强保障。推动乡风文明,村民自治是基础,制度规矩是保障。一是要科学制订村规民约。要以法律规定、道德俗成为依据,在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订涵盖基层治理各个方面的《村规民约》。二是要建立健全“四会”规章制度。要合理设定“四会”工作制度,明确“四会”工作职责,确保真正让群众成为新风尚的制定者、执行者、评议者、受益者和传播者。三是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要广泛吸纳选聘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担任村务监督员,确保“一约四会”落到实处。

(二)用好“一约四会”推动乡风文明,必须坚持宣传引导,转观念。推动乡风文明,思想观念转变是关键。一是要以美育人。要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将“一约四会”核心思想融入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让文明思想深入人心。二是要以文化人。要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定时播放展现中国传统美德故事,潜移默化培育村民价值观念。组织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以“身边人话身边事”的鲜活形式,大力弘扬“一约四会”核心思想。三是要以情动人。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组建“五老”志愿者队伍、文明实践志愿队伍等宣传文明理念。大力劝导不按“一约四会”规定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转变思想观念。

(三)用好“一约四会”推动乡风文明,必须坚持示范引领,树导向。推动乡风文明,示范引领要贯穿始终。一是要强化党建引领。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党员签订遵守村规民约承诺书,发动党员冲在前面、干在前列。推动形成党员带头、上行下效的良好局面。二是要广泛开展模范评选活动。要定期组织“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庭院”以及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创建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用群众身边生动事例教育群众。三是要充分挖掘道德模范事迹。要发现并挖掘一批典型道德模范,广泛宣传典型事迹,帮助村民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高陵区钓北村统筹“三块地”改革

推动产村融合发展

为破解乡村发展“地从哪来、钱从哪来”等瓶颈问题,近年来,耿镇街道钓北村依托泾渭分明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改革试点为契机,主动而为、勇于探索,积极发展果蔬种植、休闲体验、酒店餐饮等产业,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式,积极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基地,实现企业、集体、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一、基本情况

钓北村位于高陵区西南约5公里处,南临渭河北堤。泾渭分明自然景观从辖区穿过,全村共1320户5424人,党员数为172人,辖区总面积7800亩。在党支部引领下,全村紧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依托辖区得天独厚区位和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泾渭分明”文化内涵,以“三变改革”为契机,盘活农村闲余资源,以大棚种植、酒店餐饮等服务业为主导,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产业促发展,实现党组织引领致富奔小康。

二、主要做法

一是党建引领,夯实基础。将党建贯穿乡村振兴工作的全过程,紧抓2018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契机,将发展有思路、群众威望好的张锋选为村“带头人”,改变以往班子不健全,平均年龄偏大等问题。目前,钓北村“两委”成员共12人,平均年龄41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90%以上,最高为硕士研究生。班子搭建后,多次外出参观学习,明确发展思路,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作为重要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着力将组织优势化转化为发展优势,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持续提升。

二是创新机制,统筹规划。探索“政府搭台、文创撬动、公益助推、旅游合作社联动”的发展机制,争取2.5亩国有建设用地指标,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和闲置宅基地,为钓北村“引凤入巢”提供“启动器”。成立农旅融合项目工作推进组,采用招才引智政策,吸引非遗传承人入驻,引进规划、策划、运营等经营人才,为钓北村发展提供“孵化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整合项目资金,完善乡村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助推器”。


果蔬花卉种植大棚

三是多元推进,产业强村。突出规划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统筹考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聘请专家团队,通过实地踏勘、座谈调研等方式,全面熟悉和掌握发展基础、地理区位、人文风俗等,完成村庄布局和规划。按照“规划先行、产业做实、连农带农、企业引领、社会参与”的发展思路,盘活资源、用活政策,整体布局、多点发力,打造休闲游玩新亮点、农业特色品牌、拾光小镇等,逐步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基地。注重多元化发展,通过“借船出海”破解资源紧缺困境,按照“产权清晰、收益归村”的原则,探索出走飞地发展思路,购置170平方米沿街商铺,年租金收益达9万余元;加盟青岛尚美生活集团旗下品牌尚客优品酒店,实现年收入100余万元;通过“造船出海”盘活闲置资源,探索由村党支部牵头,社会资本参与,整合村集体资产、闲置土地、建设用地、群众耕地、闲置宅基地,打造雅风钓北花卉种植销售基地,建成火龙果、草莓温室大棚15栋;同时,与陕西秦乡集体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集南瓜种植采摘、南瓜彩绘、亲子研学、餐饮娱乐等于一体的南瓜乐园,做活农文旅融合“文章”。


飞地经济酒店外景

四是生态先行,和美宜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学习借鉴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从农村人居环境入手,先“美颜”再“绿净”,持续开展全域化、精准化、常态化环境整治、生态增绿等工作,做到环境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平常、管在日常、贵在坚持,建设永远在路上。大力实施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实现从“一处美”到“一片美”。按照“户分类、村收集、街办转运,区处理”的闭环处理运行机制,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围绕人居环境、路域环境、坟茔墓地、农田环境等重点,明确整治要求及提升标准,抓重点、抠细节、提质量,由村内清洁向村外路、田、坟等拓展,在干净整洁的基础上,见缝插绿,提升美化绿化水平。建立健全保洁员管理、长效化管护、考核奖惩机制,常态化环境大整治、大提升活动,以家庭“小美”聚乡村“大美”。

五是文化赋能,提升内涵。美丽乡村美在颜值,美在气质,更要美在老百姓心里。创建钓北村乡村振兴艺术团,常态化举办文艺汇演活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盛宴”,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先后组织开展庆“八一”建军节暨慰问高龄退伍军人活动、“人才振兴 助梦起航”奖学助学和“情暖中秋 爱在钓北”庆双节等活动,慰问高龄退役军人30余人次,奖励资助新入学大学生10余人,发放助学金2万余元。评选表彰“文明家庭”“道德模范”“五美庭院”,培树身边典型榜样,弘扬传统美德,传承家风家训,让文明新风为乡村振兴建设立心铸魂、笃志润德。


高·幸食堂

五是民生暖心,和美共享。不断提升“高·幸食堂”服务品质,充分考虑老年人饮食特点,对60周岁以上老人给予老年餐优惠价格,每天两餐一共15元,其中七类人群(本市户籍的散居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优待服务保障对象、重残、空巢独居的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在享受优惠价格的基础上,每人每天再补贴2元;9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就餐;对不方便来食堂吃饭的老人开展配送服务。同时,“高·幸食堂”在依托农村幸福院的基础上为老人提供免费的日间照料,可以在包间休息,唱唱戏打打牌。食堂定期开展健康义诊、免费理发等公益活动,还经常邀请一些文化团体和民间艺人,组织老年人共同参与文化活动等,丰富老年人闲暇生活,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守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世界。

三、经验成效

结合宅基地有偿自愿退出的政策,积极盘活利用村内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对本村退出的闲置宅基地进行提升改造,按照“村集体+社会资本+农户”模式,引进渭阳鱻鱼码头等餐饮企业,打造特色餐饮美食街。同时,依托产业聚集人气,吸引社会资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民宿,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同时,坚持“党建引领、村级主导、示范带动、市场为主、产业联动”的原则,通过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培育商业服务、设施农业、康养服务等新业态,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已征地、工业用地约40余亩,在九境城购买商铺约170平对外进行出租;加盟尚客优品酒店(面积约3000平方米),于2021年10月开始营业,目前运营稳定;发展设施农业,打造集种植采摘、观赏体验为一体的观光示范园。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252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与社会资本共建共享共赢。

四、启示建议

(一)党建引领是核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根本。钓北村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始终把建好阵地、带好班子、抓好队伍作为前提和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干在先、走在前,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

(二)产业发展是保障。乡村振兴,产业支撑是关键。必须把推动产业业态多样化作为重要途径,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使美丽乡村成为了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源泉。钓北村立足资源条件,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通过发展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南瓜小镇”“家庭农场”等特色品牌,推进集体经济发展。

(三)规划先行是前提。钓北村把规划放在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发挥资源、区位等优势,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等思路,做到按图索骥,一张蓝图绘到底,杜绝无序建设、盲目建设等短期行为。

(四)用好人才是关键。人才兴则乡村兴。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钓北村用好本土人才、青年人才等,搭建平台载体,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将村里的文化建设,交由擅长文艺的书记助理负责;让懂经营的管理人才负责酒店运营,聘请有经验、头脑活的青年人才负责产业规划,形成各尽其才、各尽齐用的良好局面。

鄠邑区打造“1+3+6+N”

农机装备协同创新平台

探索农机全程机械化新路径

为破解农业机械化推广中的机制不顺、平台不强、政策缺失等问题,鄠邑区通过“1311”策略,即创建农机合作社联盟、打造培训实操平台、形成机具搭配模式、建立应急保障体系,推动农业全程机械化,实现了农机服务品牌化、技术现代化、生产集约化,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力与粮食安全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近年来,鄠邑区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现代化号召,全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政策扶持推动全程机械化发展、通过专业培育搭建农机人才成长平台、通过以赛促训激发农机人员争先向上活力、通过抢抓机遇,推动农机科技成果转化。率先在全省建立“1+3+6+N”秦创原智慧农机装备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探索示范县创建“1311”鄠邑新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鄠邑样板。

一、基本情况

鄠邑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是农业生产的理想之地。全区粮食播种面积47.05万亩,总产达16.86万吨。近年来,鄠邑区积极响应国家农业现代化号召,全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鄠邑区整合全域农机化产业优势,率先在全省建立“1+3+6+N”秦创原智慧农机装备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探索示范县创建“1311”鄠邑新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机械化鄠邑样板。近三年,先后投资约2500余万元,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尤其是2023年共购置约100台小麦宽幅沟播机具,投入到全区秋播工作,全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夯实粮食持续稳定丰收的根基,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2023年底,鄠邑区农业机械总动力53.45万千瓦,大中型农业机械装备拥有量6632台(套),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099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51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942台。


农业机械作业

二、主要做法

(一)政策扶持,推动全程机械化发展。鄠邑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创新能力、经营能力。不断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体系,指导规范土地流转,通过入股、转包和托管、半托管等经营管理方式,以及“种粮大户+农户、农机专业户+农户、农村作业组织+农户”等形式,大力发展耕地连片机械化耕种,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造就一批有技术、懂市场、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带动村集体与农民增收致富。组织农机管理干部远赴江苏、宁波、海南等地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促进农机化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组织农机骨干人员赴南京开展“西安市鄠邑区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培训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提升实践能力。


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二)专业培育,搭建农机人才成长平台。鄠邑区通过建立区级农业培训中心,配套完善投影仪、电子显示屏、多媒体会议室等基础设施,聘请专家教授进行授课,成立“农机手培训基地”,并开设“农机云课堂”“田间课堂”,提供“点单式”教学,精准对接农户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让农户真正学有所获。为农机手配套“实操平台”,建立农机驾驶员无纸化电教室、标准化配套农机手培训场所,邀请专家教授和资深农业媒体人、相关农机企业及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采取线上直播+线下实训,理论与实操培训相结合,根据气候、墒情、作物、机械化主推技术等不同要求,适时开展实操训练,强化机手作业规范化水平。

(三)以赛促训,激发农机人员争先向上活力。抢抓“三夏”、秋收秋种等时机,广泛开展新技术、新机具现场演示会、高效植保技术现场演示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演示会、小麦宽幅沟播及高效植保现场演示会以及机收减损大比武、农机驾驶员驾驶水平大练兵、无人机飞防技能大赛等活动,特别是2023年,大规模组织开展全市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格芙杯”植保无人机春季飞防技能大赛、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等活动,以赛促训、以赛提技,以竞技交流的方式全面提升农机手技能操作水平。


小麦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四)抢抓机遇,推动农机科技成果转化。鄠邑区现有亚澳、双永、新舟等农机科研、生产企业单位6家,年生产农机具1.2万余台,利用生产优势,率先在全省建立“1+3+6+N”秦创原智慧农机装备协同创新平台,“1”是在工业园建立秦创原智能农机装备协同创新基地;“3”是引入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三家智能农机研发团队;“6”是依托鄠邑区本土6家农机生产企业承接智能农机研发产品的加工生产;“N”是鄠邑区拥有20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也可承接生产加工,同时依托全区2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对研发产品进行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全区农机研发,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主体和人才积极性,趁势推动“一带一路”和“双创中心”建设,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立足农业生产发展需求,突出栽植、中耕、植保、施肥、除草、灌溉等环节,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加快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融合发展,推动科技成果实践转化。

三、创新亮点和成效

鄠邑区在推进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过程中,总结提炼出了示范县创建“1311”鄠邑新模式。提升了农机化水平,增强了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创建1个农机合作社联盟,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鄠邑农机”品牌。以创建示范县为契机,探索社企联合、社社联合、社农联合的联盟融合、资源共享模式,形成了以农业公司、泽润渼陂、腾盛、庆叙等经营主体为主的具有鄠邑特色的农机合作联盟组织,下设农机服务组织25个,覆盖农机户近1000户,拥有农业机械3000余台(套),年累计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30万余亩。

二是打造农机手培训、实操、规范作业示范3个平台,推动全程机械化技术提升。一是依托鄠邑区农业培训中心,建立农机手培训基地,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土专家等师资力量,创新总结“六大”培训模式。二是配套农机手实操平台,依托鄠邑区泽润渼陂农机专业合作社(玉蝉街道联东南村)建设20 余亩农机手实操作业区,适时适情开展实操训练。三是在渭丰街道真南村流转土地200 余亩,打造规范作业示范区,开展小麦宽幅沟播、玉米“5335”播种技术示范推广。

三是形成1套全程机械化机具搭配组合模式,助力粮食稳产增收。以推进小麦宽幅沟播、玉米增密播种等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优化机具配套组合,制定印发技术方案,形成了小麦、玉米生产清晰可行的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及各生产环节机具组合模式,建立五竹、渭丰、涝店、甘河等千亩以上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5个。

四是组建应急队伍,建立1套农机应急保障体系。按照“建在平时、用在战时”“平战结合”要求,整合农机生产企业、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街道村组党员干部等力量,组建农机应急作业、农机应急保障、农机志愿者应急服务“三支队伍”,全面提升农机化防灾减灾能力。

四、启示建议

(一)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全程机械化的实现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应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和技术。

(二)加强政策扶持和金融服务。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和优惠政策,为农民购置农机具提供补贴和贷款支持,降低农民的经济压力。同时,金融机构也应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

(三)注重农机农艺融合。在推进全程机械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农机与农艺的紧密结合。根据当地农作物特点和种植习惯,选择适宜的农机具和技术,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

(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民成立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他们在推进全程机械化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实现农机具的共享和有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五)加强培训与推广。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农机操作和维护技能。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等形式,积极推广先进的农机具和技术,提高农民对全程机械化的认识和接受度。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推进全程机械化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通过采用环保技术和措施,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蓝田县安村镇郭村坚持强规划优环境兴产业

绘就乡村幸福“底色”

为破解乡村建设中村庄规划不足、环境脏乱等问题,蓝田县安村镇郭村积极借鉴“千万工程”经验,聚焦环境优化、产业升级、新风培育,打造和美乡村,通过专业规划,改造基础设施,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综合养老等多元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同时注重乡风文明建设,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蓝田县安村镇郭村充分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塑形铸魂、兴业惠民”的创建原则,以“优环境、兴产业、育新风”为抓手,统筹整合各类资源,提升乡村品质内涵,绘就和美乡村新风貌。

一、 基本情况

安村镇郭村位于白鹿原上,是安村镇的桥头堡,全村5个村民小组,441户 1524人。村党支部紧扣环境、产业、民生三大板块,建成鹿苑广场休闲餐饮、星空露营基地、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让村集体经济遍地开花,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郭村是蓝田县第三批和美乡村示范村、蓝田县民主法治示范村、蓝田县文明村。

二、 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重规划,绘和美乡村之景


郭村始终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积极引进西安交通大学专家团队,对村庄定位、功能、资源、特色等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确定了“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塑形铸魂,内外兼修;强筋壮骨,兴业惠民”的发展思路,将郭村打造成白鹿原上乡风文明的风向标、宜居宜业的新样板、产业引领的桥头堡。一是规划先行,让“思路”变“出路”。村党支部紧扣和美乡村建设标准,结合村庄实际,立足“房屋前后有宅院,院墙内外有花草,荻篱深处有炊烟,朝生暮落有鸡鸣”的和美乡村愿景,构建了“一环、两心、三片区”的空间格局,即打造田园风光体验环线,完善公共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布局,建设果蔬采摘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鹿苑广场休闲区。围绕这一空间布局,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乡村建设,高标准提升村庄“颜值”。二是盘活闲置,让“老树”发“新芽”。以村内幸福院为切入点,盘活闲置办公用房,引进社会公益服务机构,建成全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设置七大功能区,大力发展老年助餐点,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提升全镇养老服务水平,为“银发经济”插上翅膀。三是因地制宜,让“旧貌”焕“新颜”。村庄建设始终坚持以旧村改造为主,杜绝大拆大建,以提升群众居住“舒适感、安全感、幸福感”为目标,着力提升村巷小道、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通过拆危房、清沟渠、除垃圾、改旱厕,保护村庄自然肌理,传承鹿原三秦风韵,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

(二)优环境,塑和美乡村之形


和美之形,重在环境。为实现人居环境从“一处美”到“处处美”,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扫干净、摆整齐、清垃圾、改旱厕”专项行动,着力打造村庄美、庭院美、田园美的宜居新乡村。一是打造村庄美。全面完成鹿苑广场、停车场改造提升工程,为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村内改造公共卫生间1座,新增儿童游乐设施3处,清理修缮排水渠5条,拆除乱搭乱建10余处,清理墙面2000平,修建护坡55立方米,翻新村级活动广场1000平,配备公共停车位60余个。二是打造庭院美。发动群众自觉整理房前屋后,平整菜地花园累计500余平米,修建花园围栏500米,每家每户门前都有菜可摘、有花可闻、有景可赏。动员群众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把废弃红砖、青瓦等闲置物品巧妙设计,打造为别样的盆景、精致的院墙,塑造实用美观的庭院风貌。三是打造田园美。依托旅游路沿线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建队伍、建机制进一步加强林地管护和环境治理,让远眺秦岭、俯瞰县城的旅游路风景线更加秀美。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土地,集中连片发展粮食种植,塑造了麦浪滚滚、田野铺金的田园风光。


(三)兴产业,筑和美乡村之基

和美乡村建设当以产业为基,才能走得长远、走得稳妥。郭村紧扣发展农业产业的基本定位,对村内资源深入挖掘,积极对接社会资本,坚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探索形成“传统农业+设施农业+餐旅融合+银发经济”的产业布局,实现村集体经济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一是粮食种植扩规模。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流转土地280亩,吸纳30多户群众,集中连片种植粮食作物,年增收13万元。今年以来,围绕旅游路沿线地块,持续推进白皮松退出,整合土地资源,预计扩大200亩,嵌入研学、观光、休闲等元素,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二是设施农业提质效。村内10座温室大棚以种植草莓、食用菌为主,在致富带头人、农业专家等指导下,不断优化品种,形成特色果蔬品牌,每年增收23万元,带动10余名劳动力,计划进一步提升园区形象,建成白鹿原果蔬采摘示范区。三是餐旅融合促共赢。村党支部与企业共建联营,引进投资100万元,对鹿苑广场、旅游路沿线进行全面提升,打造特色餐饮、露营基地,发展“围炉夜话”“半日小憩”等休闲产业,曾经的荒野草地摇身一变成为白鹿原上的“慢生活打卡地”。四是银发经济添活力。盘活郭村幸福院,打造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心理辅导等于一体的安村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满足“银发人群”多元化需求,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品质提升,以此为原点,以辖区内幸福院、老年助餐点为半径,立足原点、不断延伸,将晚景如春、齐享天年的“同心圆”越画越大。通过村企联营、资源整合,随着社会资本的不断注入,产业项目遍地开花,集体经济如火如荼,联农带农日益完善,郭村正向着50万元的发展目标奋力前行。

(四)育新风,润和美乡村之魂


乡村之美,美在“内外兼修”。郭村始终将乡风文明建设贯穿创建工作始终,以良好乡风浸润人心、引领向善、凝聚力量。一是党建引领,注入“源头活水”。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功能,整合“土专家”“田秀才”等乡贤能人力量,定期召开乡贤议事会,有效整合发展资源,为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二是乡村善治,树立“主人意识”。将“村里事就是自家事”写入村规民约,让村民从“看客”变“主人”,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村庄建设、矛盾调处、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以乡约讲堂、道德评议等为抓手,推进移风易俗,培育形成“遵纪守法、讲信修睦、守望相助”的郭村新乡风。三是文明实践,厚植“文明沃土”。郭村依托安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综合养老服务相结合,与镇中心幼儿园串联,打造零距离文明实践服务圈。聚焦“一老一小”,通过“讲、评、帮、庆、乐”五类实践活动,“圈”出老小新生活。

三、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重面子和重里子相结合。和美乡村美在“表里如一”,既要综合考虑村庄资源特色,改善人居环境,充分展现和美之形;更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内在品质,充分塑造和美之魂。要坚持“扮靓面子”与“提升内里”相结合,由内而外、由表及里,以美好人居环境浸润文明乡风,再以文明乡风反哺和美图景,打造“形神”兼备的现代化乡村。

二是坚持搞建设与兴产业相结合。和美乡村不仅要让村庄美起来,更要让村民富起来。搞建设要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舒适感、安全感、幸福感为出发点,从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文化供给等方面着力。建起来是前提,富起来才是目的。只有以产业为基础,才能将建设成果管好用好维护好。要整合资源、项目推进,产业布局既可以“一枝独秀”,也可以“遍地开花”,只要将发展成果切实共享给农民,和美乡村建设才有意义。

三是坚持带着干与自主干相结合。和美乡村是为农民而建,其出发点、立足点都在于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党支部就是定盘星,首要把准和美乡村的目标定位,带领党员率先垂范。要不断完善村民参与机制,尊重村民意愿,引导村民全程参与,不断提升乡村自治、善治水平,以善治推动乡村治理好起来,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

临潼区交口街道以村集体托管

“粮田”变“良田”

打造全省产量大镇

为切实守牢粮食安全的底线,近年来,临潼区交口街道立足农业大办定位,通过压实主责保“良田”,通过农田建设增“良田”,通过规模种植聚“良田”,通过科技赋能丰“良田”,实现了种植面积由“减”到“增”、单位产量从“降”到“升”、种植能力从“会”到“惠”的转变,以实战、实绩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一、基本情况

交口街道地处泾惠灌区,耕地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越,耕地保有量45654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41587亩。虽然粮食种植面积大,但是之前积水地、小菜园、违法用地等不同程度的挤占了基本农田,影响了粮食种植。如何推动土地整合、复耕复种,成为街道班子的一道思考题,也是必答题!近年来,该街道始终把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撂荒地治理、违法图斑整治作为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的关键举措,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有效推进了复耕复种。去年以来,耕地卫片执法图斑数下降了30%,先后整治“撂荒地”42处,复耕复种201亩,增加耕地191.7亩,粮食年产量增加471吨。2023年粮食总产量达46161.57吨,获评西安市产粮大镇。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主责”抓落实,打好耕地保护“组合拳”

通过织密“六张网”,实现耕地保护“一盘棋”。一是织密“责任网”,组建近150人的“街—村—员”三级“田长制”队伍,划分“责任区”、明确“责任田”,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域覆盖的监管体系。以落实田长制为抓手,加强巡田制度,将耕地保护落实到地块、落实到具体人,全面推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真正使“田长制”变成“田长治”。二是织密“防护网”,以“常态巡查+定期排查”为抓手,每周至少全覆盖巡查2次,对耕地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做到有效预防和及时查处各类违法情况,实现对现状耕地的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监管。街村联动“防源头”、常查常改“掐苗头”,将破坏耕地行为消灭在萌芽、遏制在发端。三是织密“监督网”,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广泛组织发动群众,将违法违规举报嵌入全科网格之中,构建了“全民监督、网格受理、政府处置”的线索举报体系。四是织密“管控网”,在加大普法宣传的同时,将耕地保护成效与村组干部津贴待遇挂钩,健全考核机制,活用绩效杠杆,让常态管护成为街村干部的行动自觉。五是织密“托底网”,坚持“一地一策、一户一策”原则,通过代耕代种、股份合作、全程托管、经营权流转等形式,全力削减“冬闲田”“撂荒地”,确保可耕地内应种尽种。六是织密“宣传网”,通过印发耕地保护宣传海报、安装宣传广播46套、租赁宣传车辆9辆、宣传手册、宣传横幅等多种形式开展耕地保护宣传工作,有效提高群众耕地保护意识。2023年10月,交口街道被市政府评为全市耕地保护激励单位。


交口街道粮食生产托管

(二)聚焦“主业”抓落实,筑好粮食安全“压舱石”

临潼区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位列全市第1、全省第4。作为全区产粮重镇,交口街道深感守护好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主要抓了四个方面:一是平整土地夯基础,坚持项目带动,辖区4万余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8600亩农田再次被纳入了新一轮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对地块细小零散、交通不便、立地条件差的抛荒地,通过工程措施改善耕作条件,以小改大、化零为整,提升宜机化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种植。二是排水清淤蓄良田,投入1100余万元,大力实施农田排水工程,通过干沟清积除淤、河渠疏通整修、排水管道铺设等,3200亩“水涝地”变成“高产田”。三是兴修井渠助丰收,充分发挥“8纵5横”水系作用,持续加快农业灌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修复灌溉井42眼,新修、改造提升灌溉渠25公里,农田有效灌溉覆盖率从83%提升至95%,为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受恶劣天气影响,交口街道大面积农田积水严重。街办及时组织人力挖通老柳支沟主沟,并连通主沟与各村分沟,引导积水通过老柳支沟排入渭河及石川河,助力群众颗粒归仓。2023年对7.9千米主沟进行全面清淤,对11千米分沟进行修整,建设老柳支沟末端排水管网,铺设排水管道450米,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四是科技赋能促高产,常态化加强与市、区农技部门的沟通联系,承接新任务、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深化科技投入提单产、扩亩产,辖区玉米平均亩产630公斤以上、小麦平均亩产480公斤以上。


交口街道高标准农田

(三)聚焦“主线”抓落实,绘好乡村振兴“实景图”

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把粮食均衡增产作为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生命线”。一是走规模经营之路。引入中化集团等龙头企业,在辖区高铁村1700余亩耕地先行试点,探索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和大田托管等方式实施规模化经营,预计村集体增收40万元,实现企业、集体、农户“三赢”局面。街办计划在其他村推广“高铁经验”,让更多村集体经济强起来,实现兴业强村富民促振兴。二是探融合创新之道。已与多家专业院校和科研机构达成合作意向,将通过共建试验田、共育新品种等形式,推出以粮食为主的新产品、新消费,用创新创意为农业发展聚势蓄能。三是叩智慧发展之门。持续探索大田环境监测系统在粮食种植中的应用,通过传感器、视频监测和人工采集苗情、病虫情、墒情、灾情信息,实时跟控“耕、种、管、收”环节,用科技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让群众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三、经验启示

(一)体系从“单打独斗”到“党建引领”。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将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列为头等大事来抓,全年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工作专题会议10余次,专题分析当前形势、全面部署安排工作,集中力量抓好粮食生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方案统筹、党委牵头、党员带头、干群联动”方式充分调动街村两级党员干部积极性,加强耕地治理。明确党政班子领导包片、街村党员干部包图斑的模式,对违法占地、非农化非粮化、撂荒地等分区域、分类别进行包保,引导群众自觉配合整改,针对整改难度较大、实施条件较差的图斑,党员干部走在前,加速推进整改,将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成耕地保护攻坚动能,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二)粮食从“个人种植”到“集体托管”。对小地块或无力耕种的农户进行全程“托管”种粮,土地实现集中连片后,机械化作业效率更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主体统一采购种子、化肥,在“耕种防收”等生产环节实行统一管理,利润显著增加,达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集体增益、多方共赢的效果,探索出了粮食社会化服务、村集体增收的新模式。今年,在前期托管流转2000余亩的基础上,加大推广社会化托管服务和全程机械化作业,并逐步增加粮食储藏和销售业务,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争取粮食稳产增产、连年丰收。

(三)耕保从“单一化”到“全方位”。探索建立了多部门协调配合、街村组上下联动的工作模式,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制定完善宅基地管理审批实施细则,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三到场”,国土所、相关科室等多部门相互协调,街村组联合行动,加强政策衔接,促进信息共享,贯通农宅审批、两违巡查、违建拆除;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让产业发展主体清楚知道哪些地可以用,对违反耕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建立预警机制,对卫星扫描图斑、群众提供的线索,逐一核实处置,针对未批先建房屋,新建厨房、厕所占用小面积土地等群众易轻视的问题,加强教育引导;对占用较多土地违法建设养殖场、文化广场等行为,严格查处问责;分类整治撂荒土地,制定“一户一策”“一地一档”复耕复种计划,实行销号管理,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保障。

(四)群众从“不知道”到“共参与”。耕地保护只有让群众参与其中才能起到实效,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宣传,让耕地保护理念深植广大群众内心,并成为保护自觉。充分利用春节、忙罢等节点,借助快板说唱、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将耕地保护宣传与文艺活动相结合,将传统农耕文明和耕地保护政策融入日常生活;日常走村入户中,在各村文化广场、小卖部等群众聚集地开展“板凳会”,广泛宣传禁止占用耕地建房、种植果树等法律法规内容,深入解读耕地保护有关政策,用乡音乡话让老百姓们理解透彻;“线下+线上”双阵地进行宣传,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各村微信群等,把耕地保护的相关内容以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给村民群众,线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墙、电子屏、户外公益广告栏、村口大喇叭等传统媒介形成宣传“实阵地”,有效提高了辖区群众的耕地保护意识。

临潼区山任村“产业+建设+治理”协同共进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为破解乡村建设标准不高、产业单一的问题,积极探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径,临潼区山任村依托独特地理优势与资源,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特色休闲农业与民宿产业,创新集体经济模式,推行网格化管理和街长制,形成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实现了乡村发展、建设和治理的协同共进。

近年来,山任村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为引领,紧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目标,坚持系统观念,借力资源优势,统筹推进乡村建设、乡村产业、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在产业发展阔步向前的同时,文明风尚日渐兴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跑出了乡村振兴山任速度。

一、基本情况

西安市临潼区代王街道山任村坐落于骊山北麓脚下,东邻陕鼓集团,北邻代新工业园,西邻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地理位置优越。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733户2400余人。土地面积5271亩,其中耕地1300余亩,主要以石榴和火晶柿子等杂果种植为主。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陕西省民主法制示范村、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西安市美丽庭院创建示范村、美丽党建示范村、乡风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23年以来,先后接待了南非共产党总书记,蒙古国民主党高级干部考察团,台属侨联代表、印尼学者考察等活动。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紧扣宜居和美,打造“高颜值”美丽乡村。山任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坚持规划先行,注重风貌建设,打造了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便利、人居环境舒适的现代化新农村。


山任村全貌

一是实施惠民工程,实现五个覆盖。完善道路硬化、排水排污、垃圾治理、通讯网络、村庄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硬化村内道路1.5万米,同步设置交通指引标识,实现道路硬化全覆盖;铺设排水暗管5.5公里,完成雨污分流处置,实现污处设施全覆盖;配置垃圾收运转运车2个,垃圾分类箱420个,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率实现全覆盖;实施宽带入户,建设5G数字乡村大数据云平台,实现5G网络全覆盖;安装太阳能路灯180盏,摄像头24个,实现村道巷口、公共场所亮化全覆盖。在实现“五个覆盖”的同时,配套建设了百姓大舞台、村级卫生室、幸福院、健身活动广场、足球场、停车场、公厕等公共基础设施。

二是下足绣花功夫,打造一户一景。开展“扮靓家园美化村庄”行动。种植柿子树、石榴树等绿植800余棵,打造门前屋后精美花坛500余处,铺设绿化带16000平米,安装围栏3600米。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组织全村妇女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以小家美带动大家美,持续进行庭院内外大整治大比拼,创建区级以上美丽庭院130个,打造了“一户一景、一步一景”的村容村貌,以庭院“小环境”提升乡村“大颜值”。


山任村打造“一户一景”

三是擦亮文化底色,延续历史文脉。依托周秦汉唐历史文化,打造秦汉法治文化一条街,设置法治教育景观小品11处,形成了融法于景的法治文化长廊。绘制中华孝德文化墙绘30余幅,设立善行义举榜、文化宣传栏等,处处以高尚情操感召人,正义形象塑造人,先进文化滋润人。

(二)依托资源禀赋,打造“多业态”乡村产业。立足产业、旅游等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挖掘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旅融合乡村新业态。

一是发展休闲农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全村种植石榴1380余亩,火晶柿子270余亩,打造占地50亩的火晶柿子观光园,对具有百年树龄的1000多棵柿子树挂牌保护,并推出了“柿子不摘挂树上,不卖柿子卖风景”的创意理念,从卖产品向卖体验、卖风景拓展,每年吸引约3万名游客观光,近两年推出着汉服游园打卡体验项目,打造了集“采摘观光、拍照打卡、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产业园,成了远近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二是发展民宿产业,做好“庭院经济”文章。充分发挥毗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独特区位优势,通过自建自营、共建共赢、托管出租等方式,大力发展民宿产业。党员干部先行先试,带头趟路子、找机遇,引入“广秀汇”中国醉美乡村民宿的管理模式,建立党员示范户结对帮带“1+N”机制,培育形成以“里想森林”、“一潭酒馐”等为代表的90余家乡村民宿,可提供床位1300余张,全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年营业收入达到1800余万元,年利润达到600万元,村民们实现了不出远门便能致富奔小康的愿景。


特色主题民宿

三是发展集体经济,做好“集体资源”文章。按照“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盘活10亩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建设“无动力乐园”亲子游戏运动项目,村集体每年获得收益17万元。村集体带头成立“柿柿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培育形成“花果山任”品牌,对火晶柿子进行升级包装,开拓直播“带货”新渠道,提升农产品溢价水平。通过“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电商”等多元发展模式,2023年,山任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1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区平均水平。

(三)依靠坚强组织,实现“和谐美”善治乡村。近年来,山任村结合实际,探索制定出一套符合本村的“1433”党建工作法,即通过建强一个堡垒,强化四项制度(加强教育管理、开展承诺践诺、实行双培双带、开展志愿服务)实行三联管理(双组共建—打通神经末梢;村事联议—解决突出问题;活动联办—促进共建共治)发展三项产业(党支部+特色农业、党支部+精品民宿、党支部+休闲旅游)。

一是建强班子队伍,夯实基层组织堡垒。高质量完成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选优配强新一届村级“两委”班子,实施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评选29名党员“产业致富带头人”,不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交流会,分享致富经验。设置村干部“问题墙回音壁”,定期公布群众反映问题和整改解决结果。设立“党员积分榜”,根据党员工作开展情况和群众满意度,每季度公示党员干部积分,将积分与年底民主评议党员结合起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山任村在网格化治理的体系下,创新推行“街长制”。以基层组织和党员为引领,充分发挥乡贤协助治理作用,以村巷为单位,将全村细化为9个区域,从村组干部中择优选配街长9名,每名街长负责2—3条街巷内的人居环境、安全生产、矛盾纠纷等日常工作。将街长信息和职责等进行公示,群众遇到问题时联系街长即时进行处置。

三是培育文明风尚,弘扬新时代价值观。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道德模范进行授牌和表彰,营造崇尚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良好氛围。用好用活乡村文化大舞台,定期举办“戏曲进乡村”“红歌会”等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23年,承办全省反邪教宣传教育、全市“时代新人”宣讲、防网络诈骗宣讲等活动。定期召开召开“板凳会”,召集党员群众代表、乡贤、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探讨村级发展事务,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让群众积极参与到村级治理中来,构建党建引领下的村民自治模式。


山任村乡村文化活动

三、经验启示

一是实施乡村建设要规划先行,统筹谋划。山任村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理念。实施新村规划建设时,统一全村自建房标高、样式等标准,保持村内建筑风貌整体协调。统筹布局公共基础设施和村庄巷道,保持整体布局科学合理布局。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明确作为特色保护类村庄的具体建设要求和控制界限,确保在后续建设中,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是发展乡村产业要因地制宜,善用资源。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动力发展的源泉,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山任村借助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石榴、火晶柿子种植历史,探索了“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趟出了适应不同社会发展阶段,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之路。近几年,村里掀起了一股返乡创业就业新热潮,从以前的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到“家门口务工”“足不出户挣钱”,村民充分享受到村子发展带来的红利。有餐饮从业基础的,在家里开办农家私房菜;有手工基础的,在“无动力乐园”门口支起了摊子,售卖手工艺品;没有技术没有手艺的,村党支部牵头,介绍到村办企业、民宿大户打工……,实现了人人有事干,家家有钱赚。

三是提升乡村治理要依靠组织、发动群众。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与群众利益休戚相关。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内生动力。山任村坚强基层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为抓手,加强村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坚持民主议事制度,实行网格化、积分制等管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建设、乡村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引导和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共同谋划,让群众既有了幸福感,又有了获得感。

蓝田县三里镇乔村以“枫桥+乡约”

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为探索基础治理的有效路径,蓝田县三里镇乔村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吕氏乡约》,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通过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设立乡约研学基地,建立多元化解矛盾机制,弘扬乡贤文化,强化法治教育,完善村规民约,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治理效率,形成和谐文明的乡村新风,有效化解基础矛盾纠纷,促进了乡村和谐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决定。这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蓝田县三里镇将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关学”经典著作《吕氏乡约》相融合,通过搭建平台、延伸阵地、优化路径,探索出“以规促德、以德促法、德法结合、和谐共进”的“枫桥+乡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法,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一、基本情况

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三里镇乔村吕大忠、吕大钧、吕大临、吕大防(即“蓝田四吕”)基于乡村安定、乡事有规、乡邻和睦宗旨,订立了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总纲,共计三千余字的《吕氏乡约》。乡约由村民邻里自愿加入,推举德高望重的乡绅,定期开会议事评断是非,赏罚有则,用以引导和教化民众尊德行善,使邻里乡党和睦相处,形成敦厚民风。《吕氏乡约》是中国最早成文的乡村治理制度,被誉为“开关中风气之先”,为现代乡村自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里镇乔村位于县城以北3.5公里半岭地区,辖10个村民小组,585户2152人,47名党员。近年来,三里镇乔村依托吕氏乡约发源地的文化优势,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乡约在基层治理中的约束、教化、自治作用,将乡约文化融入基层矛盾调处实践之中,探索出了“枫桥+乡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法,不断推动乡村治理工作发展进步。


乔村村委会广场

二、主要做法

一是以自治为基础,做到以文化人。乡约文化植根乡土、发自人心,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乔村深挖《吕氏乡约》核心精义,大力弘扬“崇约守法”风尚,引导矛盾纠纷自我消解,促进乡村和谐。创新乡约文化载体,设立乡约研学基地,建立乡约广场,设置乡约文化长廊,与白鹿原芸阁书院联手举办乡约讲座,组织开展乡约文化培训,吸引镇村干部、村民、中小学生、社会团体参加,让传统的解纷形式焕发新的时代风采。发挥乡约、乡贤诉源治理作用,延续“鸣钟议事”传统方式,定期“读法诵约”,唤起群众对千年乡约的归属感、认同感。坚持突出群众主体地位,选优配强村级班子,规范运用“四议两公开”,让村民参与决策和治理的全过程,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通过立约、传约、行约,促进群众自我管理、教育、监督的能力不断提升,“诚信、德孝、勤俭、和善、感恩”的文明乡风逐渐成为新风尚。


乔村乡约广场

二是以法治为保障,做到以规正身。法治定分止争,是加强基层治理的保障。乔村建立了以“镇村干部+司法干部、辖区民警、网格员、人大代表、乡贤、律师、志愿者等”的“1+N”矛盾联调联处机制,按矛盾成因研判甄别,确定排查化解责任人,邀请行业人士共同参与,说理讲法解纠纷,实现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相互衔接、良性互动。整合综治力量,联合文姬路派出所打造乡村警务会客厅,调委会主任兼任警务调解员,建设融综治平安、信访调解、社区警务、事项代办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治实体,确保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发现处置。充分发挥司法所、派出所、综治办、党群服务中心等单位场所作用,动员村民参加法治教育,组织开展案例重现解读15场、参观警示教育展览4次,大力培养“法律明白人”,引导群众学法、知法、懂法。群众法治、规则意识不断强化,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氛围进一步形成。


乔村文化墙

三是以德治为先导,做到以道润心。德治高台教化,是提升基层善治水平的重要载体。乔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多方力量,引导村民群众在认真领悟和践行传统的《吕氏乡约》的基础上,紧跟形势发展需要,及时把《公民道德规范》具体内容充实完善到新时代的《村规民约》,让村事、民事有规可循,并落实监督,实现德治迭代升级。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带头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带头革除陈规陋习、带头树立文明风尚、带头参加公益劳动。落实“一约四会”,及时表彰推出崇德守约的家庭和个人典型,民主评议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最美家庭”和“美丽庭院”,设立道德建设“红黑榜”,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以规立德、以评树德、以行崇德,形成了睦邻友好、崇德向善的良好道德风尚。

四是以智治为支撑,做到以网赋能。智治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乔村完善“说事评理、定分止争、依法调解、跟进化解”的“四步矛盾纠纷化解法”,形成集苗头发现、处置、化解为一体的解纷闭环,让村民日常生活因小利益、小格局、小事情发生的小问题、小纠纷、小矛盾实现随时出现及时解决。压实网格员责任,坚持“每日一次巡查;一般家庭每年两次走访;突发事件、居民有难、邻里纠纷三必到;困难家庭、流动人员、空巢老人、社区矫正对象每月四必访;不稳定因素、安全隐患、外来人员流入、公共设施损坏、乱搭乱建五必报”的“12345”工作法,实现排查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责任闭环。通过党建扎桩、治理结网,构建了“大数据+大脚板”基层治理新样本,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层层处置,去年以来累计化解矛盾纠纷60余件。


乔村村内一隅

三、创新亮点和成效

一是坚持以文化人。乔村是北宋时期著名人物“四吕兄弟”的故里,也是中国第一部成文乡约《吕氏乡约》的发源地,我们深挖《吕氏乡约》“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的时代内涵,通过乡约的挖掘展示、传承、研学,宣传带动群众思想意识转变和行为举止规范,培育深化“诚信、德孝、勤俭、和善、感恩”的文明乡风,让乡约文化在乔村生根、开花、结果。

二是坚持融合发展。依托良好生态,围绕岭区风貌,通过紧扣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村的目标定位,通过以企促农、村企合作兴农,以文促旅、文旅共建兴产,两个融合的协同发展,持续推动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乡村经济向新业态、新功能体验转型升级。

三是坚持共建共享。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是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应有之义。我们认真践行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理念,注重听取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共同参与,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从“面子”美到了“里子”。

经过不懈努力,这些年村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各种矛盾纠纷明显减少,邻里相处更加和睦;人居环境持续向好,生态环保成为时尚;红白喜事比阔斗富成为昨天,勤劳节俭化风为俗;健康文明深入人心,小康生活越来越美。

鄠邑区创新

“党委政府+艺术院校+国企民企”模式

探索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为进一步激活乡村文化资源,探索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之路鄠邑区创新实施“党委政府+艺术院校+国企民企”合作模式,通过艺术改造乡村,举办品牌文化活动,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推动“民宿+文旅+康养”多业态发展,增强了区域文化软实力,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近年来,鄠邑区紧紧围绕建设“诗画鄠邑、品质新区”总体目标,坚持以丰富的农文旅资源为本底,以文艺赋能为抓手,高标准保护生态、高水平挖掘文化、高品质建设城乡,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融合,闯出了一条独具特色、成效显著的文艺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鄠邑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融合,积极推动秦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出了文艺赋能城乡发展鄠邑模式,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区域发展动能加速释放。全区GDP由2021年的266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06亿元,三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位居全市第一;关中忙罢艺术节获评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关中忙罢艺术节 用艺术唤醒乡愁——西安市鄠邑区拓展城乡文化相互成就新路径》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鄠邑区获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区等9项国家级荣誉,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大讲堂》《乡村行·看振兴》等栏目多次聚焦鄠邑文艺赋能城乡发展工作。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探索发展路径,做好文艺赋能布局谋篇。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构建“党委政府+艺术院校+国企民企”合作新模式,由政府大刀阔斧做减法,由艺术家慎之又慎做加法,全方位做好文艺赋能城乡发展的战略布局、路径选择和规划设计。一是多维度布局,由党委政府把握发展方向。把文艺赋能城乡发展作为建设“诗画鄠邑、品质新区”的重要支撑,按照“产业带动、生态支撑、文化赋能、服务增效”的思路一体部署。区委、区政府对秦岭北麓鄠邑段进行整体调控,开展自然生态保护、村落环境打造、基础设施提升和公共服务导入,推进科技、文化、教育、创意与秦岭生态文化广泛融合,吸引社会资本跟进注入。二是深层次合作,由艺术院校提供智力支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由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省文联、上海市政设计院、西安美院等十几家艺术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用国际视野和艺术思维对蔡家坡村、栗峪口村、8号公路沿线等文艺赋能重要承载区统一规划打造,把乡土变为艺术空间。与易俗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西安易俗社终南分社。三是高标准管理,由国企民企负责项目运营。引入陕旅、西旅等经营管理团队,成立区属文旅康养公司、农业发展集团等国有企业,对拟落地的农文旅项目统一设计、策划,推动整村盘活、整村招商、整村运营,实现民宿、文旅、康养等多业态发展。


土锤咖啡

(二)坚持艺术引领,激发文化产业发展动能。坚持将山水城乡与文化艺术相结合,厚植文化根脉,让艺术沁润山水城乡,打造城市发展“软实力”。一是打造艺术空间,赓续文化基因。200余名艺术家和艺术院校师生长期驻村,对闲置空间进行艺术改造,创作大型壁画132幅,落地艺术作品100余件,打造文旅点位56个,实现艺术与乡村相融共生。完成画展艺术街区改造和农民画博物馆、中楼博物馆、文庙博物馆、公输堂博物馆升级,让城市更具艺术气质。二是举办艺术活动, 擦亮文化标识。打造关中忙罢艺术节、终南艺术季等高端文化品牌,高品质举办“终南诗赋”“秦岭·秦人·秦腔”等文化活动,“艺术+”品牌价值不断塑造,全面展现了秦岭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三是扩大艺术交流,彰显文化魅力。举办2024年驻华外交官鄠邑行主题活动、国际友人“走读西安”主题沙龙、秦岭国际乡村迷你马拉松赛、“终南·山川·乡村志”论坛等活动,承办2023年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启动仪式、“与古为新”全国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陕西巡展开幕式、乡村振兴(西安)高峰论坛等活动,加强地域文化艺术交流,全方位展现鄠邑文化魅力,提升文化辨识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乡村振兴
中国乡村振兴
由《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负责运营
9768文章数 158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