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这片曾经出过老庄、华佗、曹操、张良等精英的文化沃土,沦为苦力的来源地?
是什么让这片曾经慷慨悲歌、奋发有为、一诺千金的民众,被苟且偷生、坑蒙拐骗之辈所取代?
是什么让这片曾经是鱼米之乡的膏腴之地,演变为灾荒频发、百姓穷困、盗匪丛生的穷山恶水?
这里曾是一片沃土,诞生过无数历史精英,是养活天下人的鱼米之乡,后来却被贫困、饥饿笼罩。
这片地区,就是淮北。
历史大家许倬云说:“三百年来,淮北百姓生活艰难,一字一句,令人悲恻。”
在中国,若论一个地区及群体之衰退,恐怕没有谁比“1680至1949的淮北人”更典型。
原因为何?不知历史的人,乃至数百年来的当地人,一直以为是“水患天灾”所致;知晓部分历史的人,更进一步地知道,这是明清几百年把黃河之水逼入淮河河道的“大局政策”导致的“局部牺牲”。
然而,实际上,它并非“天灾”所致,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局部牺牲”。毕竟隋唐以前,淮北曾经“祖上富裕过”,而民谚“苏湖熟、天下足”前身,实为“江淮熟,天下足”。
淮北“局部牺牲”的历史表象下,隐藏着更为深刻的历史与政治逻辑。
在回答这一系列问题上,恐怕没有哪一部作品,能比马俊亚老师的代表作《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研究变迁(1680—1949)》更给力,也更力透纸背了。
马俊亚老师,本身就是淮北人,童年绝大部分是劳累和饥饿。他是村中第一位大学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大学教授,也在台湾、美国、澳洲做访问学者与合作研究。
很少有人会去思考习以为常的故土,而马老师怀着故土深情,为了探索故土衰落根源,“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搜集文献,勒紧腰带实地调研,甚至还遭受过挨打,十六年磨一剑,方成这部力作。
这本书有两个可贵之处:
1.尽管聚焦时段为明、清至1949年,但考察却追溯到隋唐以前,不仅仅是在描述“黄河夺淮”的历史;
2.写淮北,却不仅限于淮北,而是直指封建王朝社会。正如书中所表露的,导致淮北衰败的,不是天灾,而是权力的运作。
正如书中所说,在权力的异化下,“他们(淮北百姓)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不受限制的权力。”
如书中提到的一代治水贤臣潘季驯,是历史上有名的治水功臣,但其“善政”,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以至于历史学家许倬云读过本书后感慨道:“说苛政猛于虎,善政也会引来洪灾!”
书中很多内容表面平铺直叙,实则露骨,让人脊背发凉。在书中,我们可以从权力所塑造的人祸中,看到政府行为和官僚意志对底层社会的影响;从“局部”中看见以往看不见的真实中国社会,为理解中国历史增添一个强有力的注脚。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区域社会史佳作,透过它,绝对可以以小见大,看穿中国社会的肌理,以一个区域的小视角,理解整个大历史的运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