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事大操大办的少了,参加集体婚礼的多了;丧事吹吹打打的少了,节俭简办的多了……淳朴清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激荡在雉水大地,攀比风、讲排场、比阔气的习气渐渐散去,获得感、满足感洋溢在群众的笑脸上。
近年来,我市把践行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革除陋习、倡树新风方面深耕厚植,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因地制宜 移除旧时习
红白事宴席、宝宝宴、升学宴……近几年,石庄镇邹蔡村的易俗堂承接了各种各样的宴会。这些宴会的主题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办得很简洁。
“过去谁家有喜事全村忙活,表面风光内心叫苦,乡亲们吃流水席至少要10桌,浪费严重,还欠下一大笔人情债。”村民张德全感慨道,“村里提倡婚事新办后,再也不用撑面子大摆酒席了,在易俗堂里办,既省心又省钱。”
据了解,邹蔡村筹资40万元建设易俗堂,配备厨具、餐桌椅、空调等配套设施,免费向有需求的村民开放。近5年来,易俗堂已承办酒席200多场,其中婚宴100多场、丧宴50多场、其他宴席50多场,红白事办理更加简约文明,一桩事只办一次、只请一顿,丧事3天办结,办事规模从20桌缩减至10桌以内,每桌标准从1000元左右下降至500元以内,乡邻之间基本不随礼,节省搭棚摆台、宴席等费用100多万元。
“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小事不办”是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市制定发布《村(社区)红白事操办标准参考》《红白事操办建议流程》,全市348个村(社区)组建起由村干部、党员、“五老”人员等构成的红白理事会,推行红白事办理申报、理事包干制度。此外,鼓励各村(社区)立足实际,打造经济实用的红白事办理场所291处,通过免费提供场所、精心设计文化活动、礼仪全程帮办协办等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逐渐转变群众观念。
村规民约 约出新风气
“娶儿媳,嫁女儿,破旧俗,立新意”“丧事简,不挑剔,既庄重,又省钱”……在城南街道桃北村,一段段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道出了村规民约的精髓,也把文明乡风吹进了村民的心坎里。
“我先带领全村27个村民小组的组长一起学习村规民约,大家集思广益,将村规民约转变成百姓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到各小组进行宣传。”桃北村村委会副主任沈世亚说。
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重在建章立制,让文明常态畅行。为此,市四套班子成员赴挂钩联系的13个镇(区、街道)、157个村(社区)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召开“农村人情减负”座谈会,征集意见建议1100余条。在此基础上,制定《人情减负“如新风”文明公约》,明确升学、满月、祝寿和乔迁倡导不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内容,提出场地布置、家风传承等20项办理建议标准。全市348个村(社区)集中开展“乡风文明深1度”行动,依托主题党日、村民议事会等载体,引导村民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南通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如皋市民文明公约》,修订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群众参与、监督移风易俗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规”出了好风景、“约”出了新风尚。
宣传引领 浇灌文明花
“新事新办新风尚,幸福生活万年长。简爱清单好姻缘,白头偕老也很甜……”近日,在丁堰镇皋南社区“港港经”百姓茶馆内,一场以婚礼新风为主题的沙龙活动正在举行,志愿者们通过说唱、竞答、快板、相声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唱响婚事简办新风尚。
在皋南社区干群眼中,“港港经”百姓茶馆是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接力场”。在茶馆里,村干部、红白理事会成员通过与群众谈话聊天,积极宣传红白事简办的相关政策,倡导群众自觉简办红白事。
宣传移风易俗是常态,践行移风易俗成风尚。我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网络“大V”、草根名嘴力量,用百姓能听懂的方言俚语进行宣传,广泛引发群众共鸣。此外,依托农民丰收节、道德讲堂等活动载体,组织道德评议、宣传教育等各类移风易俗活动2500余场,创排移风易俗原创节目30多个,婚丧礼俗新风、优良家风、优秀传统美德等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持续弘扬。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通过各项移风易俗的文明实践活动,如今的雉水大地,涌现出许多请客不收礼、节俭办宴席,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生动故事,一阵阵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装点着巷陌街头,浸润着群众心田。
(来源:如皋市人民政府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