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7月1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荣获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奖 (Marcel Grossmann Award)个人奖项,以表彰其带领团队利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探索动态宇宙所取得的多项创造性成果,包括对星际磁场的精确测量,并推动快速射电暴研究领域进入大样本统计研究时代。
李菂是首位凭借在中国国内取得的学术成果摘得马塞尔·格罗斯曼奖的科学家。该奖被视为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将在马塞尔·格罗斯曼会议期间、意大利当地时间2024年7月9日进行颁奖。
每位获奖者都将获赠由艺术家 A. Pierelli 制作的 TEST (Traction of Events in Space-Time,时空中的牵引事件)雕塑银铸件。
马塞尔·格罗斯曼奖由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 (ICRA) 设立,每3年颁发一次,以嘉奖在相对论理论及实验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的杰出学者。
此前荣获这一殊荣的华人科学家包括杨振宁(2015年)、李政道(2015年)、丘成桐(2018年)等人。霍金、钱德拉塞卡(Chandrasekhar)等诺贝尔奖得主也曾获得这一奖项。
荣获第十七届马塞尔·格罗斯曼奖个人奖项的还有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克里斯托弗·弗赖尔 (Christopher Fryer),以表彰他在推进了我们对超新星对超新星、伽马射线暴以及连接它们的双星演化的理解方面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荣获该奖项机构奖(Institutional Award)的是CHIME/FRB团队,被授予加拿大天体物理学家、维多利亚·卡斯皮 (Victoria Kaspi) 教授,以表彰该团队对大量快速射电暴进行的创新性探测和综合分析,从而大大增加了包括重复源在内的快速射电暴的统计数字,增进了我们对其起源的了解,并将其应用于绘制宇宙结构和组成图。
李菂
李菂(dì),1972年5月出生于重庆市,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星际介质演化及恒星形成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FAST首席科学家。
李菂于1995年获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系博士学位; 随后分别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做天文学者、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加州理工学院做研究员。
期间,曾 向南仁东自荐 想要加入中国天眼FAST项目的李 菂 ,于2007年 开始参与FAST立项任务书的编撰 。
2008年8月26日,李菂被中国科学院聘为FAST项目科学家 。随着与中国国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FAST工程开工在即,他回国的心愿越来越迫切。
2012年,李菂放弃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工作,全职回到中国,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恒星形成及星际介质演化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随后分别于2025、2018年出任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 FAST首席科学家;
李菂 主要从事天体物理及空间科学方面的研究。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包括《Nature》、《Science》等,总计330余篇,申请专利授权4项。 先后承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曾在201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23年8月31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他曾 领导发现FAST第一颗新脉冲星、第一例新快速射电暴、主导发表FAST第一篇谱线探测论文、第一篇FAST新发现脉冲星系统计时论文等。 利用FAST获取世界最大的快速射电暴脉冲样本,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来源:澎湃新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