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民日报重磅文章做好二十届三中全会预热宣传

0
分享至

6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压底推出任仲平文章、在理论版头条刊发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的署名文章,两篇文章共同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主题,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配合得当,为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积极营造有利氛围。

任仲平:发挥大型政论品牌优势,凝聚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共识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以宏大的历史视野为经纬,以深刻的理论阐释为框架,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多角度阐释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动力作用,质量高,分量重,不仅彰显了高度的政治站位和深厚的理论素养,更是对当前形势的深刻洞察、对未来前景充满信心的生动体现,进一步凝聚广大干部群众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汇聚磅礴力量。


高端站位与问题意识相结合,强化说服力。这篇任仲平文章从“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改革的主题重点”“改革的价值取向”“改革的方式方法”“开放的重大意义和影响”五个维度,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全景展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廓清思想迷雾,坚定改革信心,体现了政治站位高度和问题意识深度。文章精心引用习近平总书记“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一定可以成功”等重要讲话,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又蕴含着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发展的高瞻远瞩,极大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性、针对性和说服力。

事实论证与辩证分析相结合,增强感染力。文章在评论语态和话语表达上锐意创新,立足新时代,阐释新思想,展现新作为,特别是结合大量接地气、有温度的故事和辩证分析,通过润物无声的情感化表达,让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话题变得可感可知,有效增强感染力。在论证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时,文章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70多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深改委会议”到“各方面共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从“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达到9万列”到“一粒药,见证改革初心”“一间房,彰显改革温度”“一条河,擦亮改革底色”,这些具体数据的使用和生动语言的表达,将改革成果具体化,形象感强,感染力足,充分体现了为了人民而改革、依靠人民而改革的价值取向。同时,文章通过矛盾与统一、发展与稳定、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手段与目的等多方面的辩证思考,不仅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和实践指导。

严谨逻辑与情理交融相结合,放大穿透力。文章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开篇即点明主题,通过历史回顾、现实剖析与未来展望,在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结合中,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论述体系。同时,文章巧妙融入情理交融的元素,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将复杂的理论话题变得鲜活可读,努力在“上连党心,下接民心”中寻找共鸣点。在论述“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一深刻道理时,用两个段落的篇幅,描写四川成都低空空域系统管理改革前后的对比,不仅让读者看到了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成效,还通过生动的情景描绘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亲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便捷和高效。这种情理交融的写法,有效放大了观点的穿透力,使核心观点更加深入人心,易于接受和理解。

理论版头条:在历史逻辑中讲透思想逻辑

人民日报理论版头条文章《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以深刻主题、深邃思想和严密逻辑,深入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激发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这一重大理论命题,充分彰显了人民日报在重大问题理论宣传阐释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结构视角新。文章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为切入点,深入论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激发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这一重大理论命题,角度新颖,引人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调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是因为“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2月7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指出:“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文章从党通过召开重要会议郑重确立党的领袖的核心地位、确立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地位等一系列政治安排和战略部署等展开论述,指出党的不少重要会议因具有重大建树而在党的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继而通过论述两次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落脚到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问题的重要意义,构思巧妙,充分体现了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和历史厚度。

逻辑力量强。在具体论述中,文章逻辑严密、层层推进,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引导力。文章以党的百年历史开篇,从历史逻辑入手深入分析两次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深刻阐释两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为下一步提出论点做好准备。与此同时,文章在展开历史逻辑论述的基础上开展理论论证,从两次会议主题的“划时代”意义入手,指出两次会议主题从“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到“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具有与时俱进的逻辑关系,同时更有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同底色,凸显党的领导在推动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在此基础上,作者融通历史和现实,提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和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中得出的重要结论,即在当前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样层层推进、红线串珠的论述,真切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

语言风格活。文章在体现理论表达的权威性和严谨性的同时,更有宏大气势和不落窠臼、清新朴实的文风。如开头第一句“历史行进到了2012年11月,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清新简洁、明白晓畅,又在历史长河中锚定了文章的叙事起笔和历史方位。在论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划时代”性时,一连用了六个“是因为”的排比句式,从全会对改革开放的意义、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对新思想创立和发展的重大贡献等六个角度层层推进,给人一种气势非凡的论证力量。文中“铁一般的事实”“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等表述,简洁的概括中蕴含着坚定的信念,蕴含着打动人心的力量。

更多内容 点击阅读:

作 者:王向令 路 畅

编 辑:路 畅

核 校:杨 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研究事儿
研究事儿
观澜传媒业 探究舆论场
309文章数 15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