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先点一下关注,方便查找更多内容。
近日,有网友曝出一个大瓜,高铁乘务员被乘客骂哭,处理结果更让人意外。
据视频透露,在G1920次列车上,一位女乘客拒绝配合乘务员查票,嘴里不停飙着英文,把乘务员给骂哭了。
列车长表明身份后,该女子起初也是不配合,不停用英语让列车长走来、闭嘴。
面对列车长要其向乘务员道歉的要求,该女子直接无视,哪怕是乘警赶到,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想必大家看到这个新闻,都会有一个疑问:
涉事女子是否为外籍乘客,而高铁方面在处理这类突发事件时,方式是不是欠妥?
这几年,铁路方面因为类似占座、查票、孩子吵闹、椅背放倒等问题所引发的纠纷不断。
这其中,有当事人自身的问题。
比如说个人素质的欠缺,性格冲动易怒,或者说心情不好的偶然发作等。
其实更大的问题,还在于铁路方面应对此类事件的方式不当,从而对公众造成了误导。
或许是国人的内敛,也可能考虑到互联网时代舆论的快速传播,铁路方面在处置这类事件时,更多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
简单说,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其实我们也能理解,作为服务方来说,他们生怕处置不当被网络“上纲上线”。
毕竟以前的铁老大,也是经常被吐槽的对象之一。
可是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两个极端:有人权益被侵害还要受委屈,有人做了错事反而洋洋得意。
就像那些霸座的乘客,最坏的结果也不过就是从座位上离开,有什么损失呢?
而那些被霸座的乘客,自己买了有座票却坐不上,生一肚子气,最后还要看着霸座者全身而退,自己只能忍气吞声。
说多了可能还有人要义正言辞的告诫你,多大点事,心胸放开阔一些。
所以大家看到了,放纵一些人的前提,一定是牺牲了另一些人的合法权益。
这部分“倒霉蛋”,可能是那些被霸座的、被吵到的乘客,可能是被骂哭的乘务员。
这种现状合理吗?
乘客购买了车票,踏上火车的那一刻,与铁路方面就形成了一种合同关系。
铁路有义务保证乘客的路途安全,维护好车厢内正常的秩序,这是铁路方强制性的义务。
而之所以在火车上安排乘警,之所以有铁路公安的存在,不就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吗。
非法霸座、不配合检查、言语恶劣等等此类的行为,就是乘警应该打击的对象。
这种事情真的很难管理吗?
要知道,在江西欠手机费超过3个月都给你写入征信黑名单,难道霸座此类的恶行,反而成了小事?
古人都说,“勿以恶小而为之”。
我们在面对此类行为时,更不能以“恶小”作为放纵的根据,反而要加倍重视才对。
有网友提出建议,对霸座这类的乘客交公安机关处理,其行为写入档案,影响到其本人及子女入党、考公等。
有人说,应该通报其单位,让他的领导和同事们都看看。
尽管网友们提出的建议,会有一些理想的成分,可也有值得参考的地方。
就像这一次高铁乘务员被骂哭的事件,一个“不了了之”,不仅会让受委屈的乘务员寒心,更让那些守法、守规则的老百姓寒心。
会说英语未必就素质高,外籍也不比国人更高贵。
错了就是错了,总是应该付出犯错的代价,才能起到震慑的作用。
否则,只会引来更多人的效仿。
既然能无代价的占到便宜,为什么我们还要做那个“老实人”呢?
或许是如今人们出行方式多了,为了留住乘客,总感觉铁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以前的铁老大是骄傲的,不屑于搭理寻常人。
如今好像正相反,就是太把乘客当“上帝”了,以至于连好坏都顾不上去分辨了。
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无底线的包容,只会让更多的人对其失去信心,最终会吃到苦果。
就好像如今的外卖、网约车等平台一样,只要顾客投诉,不管是不是员工的错,先处罚再说。
实际上,越是这样,人们越是会觉得这种平台不靠谱。
铁路一样如此,乘务员、列车长加上乘警,竟然都对一个不遵守秩序的乘客束手无策,这说明了什么?
又让其他守规矩的乘客怎么想,难道铁路部门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还是说,留住一个人与失去一些人之间,他们都没有做过权衡,这都搞不清楚怎样才是对的?
对于高铁女乘客飙英文骂哭乘务员,最终不了了之这件事,大家有什么看法。
请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与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