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对诈骗犯罪实施零容忍策略,公安部强化缅甸警务合作,捣毁10个诈骗窝点,抓获150名跨境诈骗的中国籍诈骗分子,目前全部嫌疑犯罪者已经移交我国警方。
其实,有关缅北诈骗的话题已经不是第一次登上热搜,关于诈骗的案件也一直是民众最为关心的几个领域之一,其根本缘由在于,诈骗分子的手段层出不穷,具有极高危险和迷惑性。
而且,最让人震惊的是,参与缅北诈骗针对国内民众的,竟然还是自己人,因此,民众对缅北诈骗怀有极大的抵制和不满态度,此次行动也无疑是产生了一定的稳定作用。
根据云南警方公告,这150名犯罪嫌疑人在电诈园区内,采取冒充军人的手段来获取民众信任,然后用“熟人推荐”等话术引导相应目标完成投资理财产品的注册。
不过,这些理财产品并非正常推销,而是用来捞钱跑路的假网站运营,在确认注入资金达到相应规模后,他们就会卷钱跑路,另外,该诈骗园区还涉嫌拐带其他人参与诈骗。
和诈骗话术一样,这些人会利用交朋友的借口,和更多的当地人认识,然后骗取钱财,亦或是打出高薪招聘的广告,引诱对方前来参与诈骗行动,最后瓜分收益。
对此,我方警务高度重视,自上一年就开始和缅甸警方进行合作交流,认为降低诈骗风险是双方共同诉求,因此走向联合追捕缅甸诈骗犯的道路,而目前的成果也非常显著。
公安部和缅甸执法合作后,已经抓捕了4.9万名中国籍的诈骗犯,缅北部分诈骗团伙为了躲避追捕,已经离开当地寻找下一片园区,但在联合追捕下,其实对他们来说的安稳已经很少。
在双方合作之下,打击诈骗犯罪的力度也是不断加大,而这不论是对缅甸当地的诈骗犯,还是国内希望去捞钱的潜在分子,都是一次有力震慑,能够让他们悬崖勒马,及时悔悟。
另外就是诈骗分子使用的手段为冒充军人获取信任后行骗,这种做法不仅在缅甸内部多有出现,就连国内诈骗犯也经常会使用,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对此更加谨慎一些。
骗子常用的沟通流程,基本上就是以军人身份作为话题,装作无意聊起或许要退役转业,亦或是需要执行什么任务需要,先给目标群体一个人设足的印象。
在军人印象加分的基础上,再说自己有内部渠道,又因为身份限制没法自己投资,最后顺理成章的要求目标用户帮忙或是一块入伙,而且还会晒出高额收益加大吸引力。
可实际上,这些网站都是自营,一旦有人上当投入资金,对方就会引导你进一步付费,比如开始投入几万元,等几天直接增长了一倍多,可提出钱款却需要高额手续费。
诈骗流程可谓是环环相扣,部分民众群体很容易就会轻信军人身份又在高额收益表象中沉沦,甚至说第一波投资还没有发现端倪接着进行下一轮投资。
此新闻一传出,有不少网友表示,为了防止被诈骗,以后陌生来电都不接了!
其实遇到这样的情况,最为明智的选择就是查询其身份的正当性,同时也要调查投资网站的真实性,不要盲目因为高收益就踏入陷阱,最终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在警务合作力度逐渐加深的当下,唯有民众同样增加重视程度,才能达成“双向奔赴”解决诈骗危局的积极氛围,达成更大的收益成果,不然就会带来更多的挑战压力。
缅甸诈骗由来已久,立足根基深厚,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经过更加长时间的统筹布置,谨慎的应对诈骗风险,才能打开其中的突破口。
因此,作为一般民众,同时也是诈骗分子的潜在目标,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必须要跟随其反诈脚步,做到合理运用法律武器打击犯罪。
随着时代变化,信息化的影响逐步展开,网络电诈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对各行各业乃至各年龄阶段的民众都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价值导向。
部分群体想着不劳而获从事诈骗行业,因此赶赴缅北,但这次行动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双方警务的决心,势必要将诈骗犯罪分子缉拿归案,这种导向或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此,也希望广大民众擦亮眼睛,谨慎对待网络空间交流,特别是涉及投资行业,更要仔细查证,尽可能避免掉入陷阱的情况,营造让诈骗分子只能做无用功的环境。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