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天下大乱,地方割据势力崛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汉天子的名义派兵征战四方。
对内,曹操消了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地方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安定百姓生活,曹操采取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等一系列措施,从而使中原社会逐渐稳定、经济出现转机,一改东汉末年社会的颓丧局面。
曹操此人非常有才华,他不仅是个卓越军事家、政治家,领导了官渡之战、匡亭之战等许多战役并取得了胜利。除此之外,曹操还是个文学家,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等许多名句传世。曹操的形象随着朝代更迭一直可以说是变化多端,被不同朝代的人们描述成不同的形象。
与"仁义"的刘备不同.他的性格阴险.奸诈.暴虐.多疑,一旦大权在握,则就会为所欲为,与诸葛等人的忠军爱国形象对比,曹操的形象很鲜明也反叛,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汗献帝成了他的傀儡,因此被他的政治对手骂为"名为汗将,实为汗贼"。
曹操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但是,他也是一个自私的人,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就可看出曹操的性格,其形象虽不为人喜爱,但也深刻地体现出当时动荡不安的历史环境!
隋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地方割据势力崛起,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英雄层出不穷,曹操被描述为“超世之雄”,他拥有雄才大略,广纳贤才,为曹魏政权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在隋唐时期深受人们欢迎。
而在宋代,曹操则变成了“名为汉将,实为汉贼”等被批判的形象,原因就是经过长期的战乱,到宋代时儒家一直提倡的三纲五常、君臣伦理已经衰弱,加之三教并行,佛教与道教的兴起,儒学家为了维护儒家的正统地位,重新对儒家经典进行解读注释。
同时,朱熹、二程等人发展理学,十分提倡纲常伦理。同时又兴起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陆王心学,儒学走向复兴。在南宋时,程朱理学被列为官方思想,确定其正统地位,影响逐渐增大。儒家不喜欢甚至是批判僭越君王的曹操,大肆批判曹操,加上宋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肯定不希望有曹操这样的人出现,威胁皇权,因此就利用儒家加强对曹操的批判,所以,曹操的形象到了宋代会大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