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统治时期,被认为是欧洲艺术和建筑创新的黄金时代。1799年拿破仑作为第一执政搬进了历史悠久的杜乐丽宫,随后选择圣克卢宫作为第二住所,后又将默东宫赠与儿子罗马王。在翻修和重新装饰宫殿的过程中,他开启了不同于之前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艺术形式,形成了极具奢华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帝政风格”。
这一风格是如何形成的?拿破仑传奇一生中有哪些高光时刻?今起,“遇见拿破仑:消失的宫殿”展览在遇见博物馆·上海馆拉开帷幕,展出81件(套)来自拿破仑帝国时期三座主要宫殿——杜乐丽宫、圣克卢宫和默东宫的珍贵文物,包括家具、挂毯、地毯、装饰品和绘画,借助3D手段复原当时场景,带领观众重返200多年前风云激荡时代,沉浸式走近拿破仑人生,将展至10月7日。
▲“遇见拿破仑:消失的宫殿”展览在遇见博物馆·上海馆拉开帷幕。(主办方供文汇网)
杜乐丽宫、圣克卢宫和默东宫不仅代表了拿破仑“帝政风格”,还见证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兴起衰落,承载一个时代的荣耀和梦想。然而,这三座宫殿均毁于1870-1871年一系列火灾。一批重要家具和装饰品在灾难发生前被转移出来,保存在帝国家具管理局,即如今法国国家家具管理馆的前身,使观众有机会探寻那灿烂时代一角。
展品中最具历史厚重感的是身带裂痕的拿破仑胸像,它源自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按古罗马皇帝的样式头戴象征军事胜利的桂冠,配饰是其帝国象征——蜜蜂。碎裂的雕像和烈火烧灼的印迹,在漫长岁月中诉说着拿破仑帝国虽已衰亡却仍像拿破仑本人一样辉煌不朽的传奇。
拿破仑基金会特别出借的展品——布面油画“身着加冕冠服的拿破仑”,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拿破仑当时身着加冕礼服,头戴金色桂冠,手持雕鹰权杖的威严形象。穿梭“时空隧道”,跟随展览动线引导可在现场见证不同时期,文化、艺术在拿破仑的生命轨迹中交织碰撞的瞬间。
▲“遇见拿破仑:消失的宫殿”展览。(主办方供文汇网)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由于其政治和军事领域的才能深入人心,人们往往忽视他也是艺术和科学的爱好者。事实上,拿破仑学识渊博,精通数学和天文学,对建筑、音乐、绘画、文学也充满热爱,同时持续保持着旺盛求知欲和探索欲。
拿破仑时代见证了文化艺术的繁荣与革新。他本人支持了大量艺术创作,促进了帝政风格装饰艺术的形成。那一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和文学,无不映照着拿破仑的影响和时代的印记。他鼓励所有艺术家开办展览并免除费用,在他的引领下,装饰艺术掀起了复兴浪潮,而拿破仑时代也被誉为“法国工艺艺术的黄金时代”。
拿破仑对古代文明极为热爱。登上权力巅峰后,他把喜欢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埃及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帝政风格”。在拿破仑留下的家具中,不少都是18、19世纪意大利、希腊和埃及等地考古成果直接用作装饰艺术的模型。
当年远征埃及时,拿破仑对埃及文物很感兴趣。他甚至在部队里成立了一个“百人学者司令部”,一面打仗,一面研究埃及。在他的大量家居用品里,古埃及文明的元素多处可见。
▲“遇见拿破仑:消失的宫殿”展览。(主办方供文汇网)
拿破仑展举办恰逢中法文化之春,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和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法国国家家具管理馆馆长埃尔韦·勒穆瓦纳曾在今年3月“遇见拿破仑:消失的宫殿”北京首展开幕仪式暨中法文博研讨沙龙上表示,中法双方认为挖掘我们共同的文化底蕴能让60年友谊常青,继续焕发出新的生机。“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同时他也是法国装饰艺术主要赞助者之一”。
勒穆瓦纳表示,当我们去翻阅拿破仑时代的历史卷宗时,会发现拿破仑是兴趣广泛的人,对一切都敞开怀抱,也支持有益的事业。他除了和将军们讨论战略计划之外,小到宫殿家具使用什么样的织物、包装设计等细节都很关注。(完)
作者/许旸
来源:文汇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