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进哥,跟大家一起品读名著、重温经典。今天,我们讲解老子《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
【原文】: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和解读】: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自私自利、急功近利的人,这些人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自己位置和待遇,什么都可以动,但就是不能动自己的奶酪。
他们办任何事、做任何工作,都是奔着名和利去的。
对自己有利的事、能够获利的事、可以为自己博得名声的事,他们总是一马当先、冲在前面。
相反,那些不显山不露水、需要使长劲、慢工出细活的事,他们则毫无兴趣,认为干了也白干,还不如不干。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我们身边也不乏另外一种“老实人”。
他们甘于吃亏、乐于奉献,处处把公共和集体利益放在前面,而把个人利益放在后面。
这样的人,在前一种人眼里,是不被待见、吃亏的老实人,甚至被认为是“傻”。
真的是这样吗?
我看未必,老子也不这样认为。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老子采用了他惯用的手法,先写天地自然,然后引出自己的观点。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意思是,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不为自己的生存而运行,所以能够长久。
接着老子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有道的圣人遇事谦让无争,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在众人之中居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够保全自身。这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吗?正因为他的无私,所以成就了他的理想。
本章,老子借天地运行的规律,来讲述修 身之道,体现了老子“以退为进”的哲学思想。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其“不自生”。圣人之所以能“身先”,是因为“后其身”,之所以能“身存”,是因为“外其身”,之所以能“成其私”,是因为“无私”。
这体现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
天地是客观存在的,由“道”而生,并遵循“道”的规律而运行。在老子看来,圣人,即有道的人,要效法天地的无私,“后其身”“外其身”,如此才能“成其私”。
这一思想,对我们也不无启示,工作生活中、为人处事时我们也应遵循自然之道,甘于吃亏、乐于奉献,在报效国家、奉献社会、服务大众中展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样的人,也许走得会慢一点,成长会久一点,但能行稳致远,成为人生赢家。
演员张颂文说,我不怕走得慢,我只想走得远。是的,走得慢并不一定是坏事,走得远才是赢家。
其实,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个人都不傻,你是什么样的人,日子长了,大家都看得出来。
所以,自私自利、急功近利的人,终究走不远、走不久。
这也许就是吃亏是福的道理吧!
【进哥的话】:
老子的《道德经》被称为“万经之 王”,讲的都是圣人之道、修养之道,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
哲学家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 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董宇辉也多次在直播间推介和解读《道德经》。
《道德经》虽然只有区区五千言,却是一部治国、齐家、修 身、为学的智慧宝典,对我们为人处世、做事做官,保持内心宁静,做到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具有重要作用。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继续按章节给大家解读《道德经》,一起品读名著、重温经典。
欢迎大家点赞和转发,如果您觉得还满意,可以关注我,这里有更多持续更新的免费内容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