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卖出了2张票,却不允许我单张购买核心观影区的中间位置。”近日,有消费者投诉在上海某影城购买单张电影票时,无法选择核心观影区域。影院工作人员回应,座位安排旨在优化座位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观众可到场后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座位。该工作人员同时提醒,现场购票无选座限制,但票价相对较高。
这件事之所以迅速引发关注,是网友心头至少冒出三个疑问:
一、“优化座位利用率”优化了什么?
据消费者投诉所称,其购买的电影场次只卖出了2张票,可见选择核心观影区不是什么“强人所难”的非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优化座位利用率”是真“优化”了吗?
二、“观众可到场后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座位”可行吗?
影院回应称“观众可到场后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座位”,这一说法似乎有悖常理。如果消费者都按照这一说法来做,会不会让有序变得无序,谁来得早谁占座?那印在电影票上的座位号有何意义?
三、为什么“现场购票无选座限制但票价相对较高”?
同一个影院、同一个场次、同一部电影,服务是同样的,但是“现场购票无选座限制票价相对较高”。这一点点区别,显得如此冰冷,让人不适。
更让人意外的是,上述情况并非个例,影院相关人士竟称,这是行业的“通用规则”。实测发现,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的多个品牌影城,购票过程中对单人观众的座位选择均有限制。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遭遇过“单人购票选座受限制”。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平台、影院“隔双不隔单”,或不可购买中心位置座位等规定,无疑剥夺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难怪有网友评价“这就是典型的‘歧视’”。嘴上天天喊着服务消费者,内心却只顾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这种“行规”不能惯着。
数据显示,在中国,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的单身群体已超过5000万。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年底,我国单身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2.4亿,占总人口的17.14%。《2021年三季度企业发展数据报告》显示,单身经济与懒人经济、颜值经济、健康经济并列,成为四大潮流经济之一,万亿市场大势初显。
100克装大米、50毫升威士忌、一人小火锅、小型公寓、一人KTV……在别的行业拥抱“单身经济”新需求的时候,购票平台、影院却在“赶走”消费者,实在称不上“优化之道”。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覃甚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