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地区近年来正在遭受越来越多与气候变暖相关的自然灾害。近期,巴西南部发生了罕见的严重暴雨灾害,因海平面上升,巴拿马产生第一批气候难民,委内瑞拉境内最后一块冰川正在加速消融,智利中南部地区的森林火灾发生频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统计显示,拉美地区发生极端气象灾害的频次,已从1980至1999年间的每年28次,上升到过去20多年的每年58次。
多位研究气候变化的专业人士对总台记者表示,气候变化正在拉美地区造成各种形式的自然灾害,有必要采取共同的应对行动。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有必要兑现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国际承诺,加大对拉美地区的支持。
气候变化在巴西造成多类自然灾害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发生严重暴雨洪灾
近年来,受到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巴西北部亚马孙雨林地区出现严重旱情,南部靠近乌拉圭的南里奥格兰德州发生特大暴雨灾害,东南部圣保罗等地冬季气温明显高于以往,西部潘塔纳尔湿地接连发生旱情与火灾,这些均对巴西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中,今年4月底在南里奥格兰德州发生的暴雨灾害,已造成至少182人死亡、超过800人受伤,另有32人失踪,受灾城市超过470个。暴雨不仅损坏了大量的基础设施,还对当地的大豆、水稻种植以及工业生产造成负面影响。当地经济学者预计,暴雨灾害对该州造成1000亿雷亚尔(约合1335.5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此外,自今年5月以来,位于巴西境内的全球最大湿地潘塔纳尔湿地发生严重火灾。截至6月底,火灾烧毁超过29.2万公顷的植被。今年前6个月,潘塔纳尔湿地的火灾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74%,成为过去15年中仅次于2020年的第二高值。
巴西圣保罗大学环境与气象学教授佩德罗·科尔特斯对总台记者表示,气候变化正在巴西不同地区产生不同的自然灾害,比如在南部地区更容易受到强降雨影响,而在中部地区和亚马孙雨林地区部分地带则面临长期干旱。他说:“不幸的是,这些自然灾害在未来几年可能重复出现。”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去年12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气候变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巴西每年经济总量的1.3%。经常发生的旱灾和升高的气温对巴西的能源供应,尤其是水力发电带来负面影响,而出现频率更高的暴雨和洪涝灾害,会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行,且绝大部分与自然灾害相关的人员伤亡与此有关。
委内瑞拉可能成为
首个原有冰川全部消失的国家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由于全球气温逐渐升高,委内瑞拉境内已经有6个冰川消亡。随着委内瑞拉境内唯一仍“幸存”的拉科罗娜冰川正在加速消融,该国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原有冰川全部消失的国家。
拉科罗娜冰川位于委内瑞拉梅里达州境内的安第斯山脉洪保德峰东北侧山顶上,海拔超过4900米。自20世纪初以来,该冰川的覆盖面积已从当时的超过400公顷,减少到如今的不到2公顷。预计这块冰川有可能在5年之内完全消失。今年3月初,梅里达州政府已经开始执行一项拯救冰川的计划。当地政府采购了35块、每块规模为2.75米×80米的隔热毯,并派出两架军用直升机和100多人前往冰川所在地,将这些隔热毯铺在冰川上,以降低冰川的消融速度。
委内瑞拉旅游部长阿里·帕德隆日前对总台记者表示,气候变化对委内瑞拉境内冰川影响很大,他小时候曾经去过拉科罗娜冰川所在的梅里达州,当时气温很低,山上积雪很厚,但近期他去参观时发现当地气温比起以前升高不少,即便当地偶尔会有新增降雪,但时间很短,已不足以弥补冰川消融所造成的损失。
△委内瑞拉境内唯一仍“幸存”的拉科罗娜冰川
国际冰圈气候倡议组织研究气候变化和跟踪全球冰川消融状况的研究员詹姆斯·柯克汉姆对总台记者表示,冰川对于梅里达州当地人而言意义重大,不仅可在旱季时提供水源,也有当地文化的象征意义。但山地冰川消融甚至消亡是一个全球现象,全球每年有3000亿吨冰川消融。在拉美地区,除了委内瑞拉,墨西哥、哥伦比亚以及厄瓜多尔等国境内的山地冰川在未来几年都有消失殆尽的可能。
柯克汉姆还表示,在拉美地区出现的降水模式改变、高温干旱天气频发、极端天气频率增加以及在安第斯山脉沿线的冰川正在加速消融等现状,足以引起国际社会对采取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视。
巴拿马出现第一批气候难民
加勒比地区,作为全球最容易受到气候变暖负面影响的地区之一,首当其冲地受到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种种影响。位于加勒比海域的巴拿马小岛卡蒂·苏格图普正面临着被上升海水淹没的风险,岛上1000多位当地居民因此成为该国首批气候难民。
卡蒂·苏格图普岛是圣布拉斯群岛中40多个有人居住的岛屿之一,距离巴拿马北部沿海地区1.2千米,面积约为5个足球场大小。岛上的居民为库纳人,他们是生活在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等地的土著居民,其经济基础以农业和渔业为主。他们既种植香蕉与椰子,又打鱼和织布。如今,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正在迫使岛上的居民大规模搬离。从今年6月起,岛上居民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使用动力小船将自己的生活用品运往一个由政府修建的、位于加勒比海沿岸地区的生活区域。
△正在被海水淹没的卡蒂·苏格图普岛
事实上,随着海平面逐步上升,卡蒂·苏格图普岛并非圣布拉斯群岛中唯一受影响的岛屿。在这个群岛350个岛屿中,大多海拔介于50至100厘米之间。巴拿马政府预计,在2050年之前,这些岛屿将全部被海水淹没。因此,巴政府正在研究并锁定下一个需要撤离居民的岛屿。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5月发布的《2023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气候状况报告》表示,2023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和的一年。大部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靠近大西洋的沿岸地带,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明显高于全球平均速度,这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尤其对于一些岛国而言。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拉美地区共识
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拉美地区民众的迫切愿望,也是该地区各国政府之间达成的普遍共识。
欧洲投资银行2023年5月在对拉美地区13个国家105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91%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70%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影响他们的收入和生计;54%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他们不得不移居到其他的国家和地区;88%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更为严格的、对环境友好的措施;8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在新能源领域加大投资。
△2023年8月,拉美地区8个国家代表签署“贝伦宣言”
在保护亚马孙雨林问题上,拉美多国也正在形成合力。近年来,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对于亚马孙雨林的保护力度加大,毁林情况明显减少。2023年8月,来自巴西、秘鲁、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圭亚那、苏里南、委内瑞拉等境内拥有亚马孙雨林的8个国家代表共同签署了“贝伦宣言”,就减少亚马孙雨林的砍伐规模、设置金融机制促进雨林地区可持续发展,以及在《亚马孙合作条约》框架下设立多个跨国合作机制等多领域达成共识。该宣言呼吁发达国家兑现其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上作出的每年援助1000亿美元的承诺,并设立新的援助目标。
拉美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具有优势
分析指出,拉美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有两大优势,第一是新能源使用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第二是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尤其是被誉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雨林。大力发展新能源,以及保护好亚马孙雨林,已成为拉美地区的重要共识。
目前,拉美地区的新能源使用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国际能源署2023年12月发布的《拉美地区能源展望》报告指出,目前,拉美地区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约为三分之二,低于全球80%的均值;在发电领域,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该地区总发电量的60%,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尤其是水力发电的使用比例达到45%;而在交通领域,该地区生物燃料所占比例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与此同时,包括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哥斯达黎加等国在内的拉美多国均制定了新能源发展战略。
科尔特斯对总台记者表示,巴西近年来一直在推动能源转型,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本国生物燃料生产与供应体系,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另一方面继续提高水力、风力、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他还表示,巴西将利用2025年在本国城市贝伦举办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的契机,展示在应对气候变化上取得的积极进展。
虽然目前拉美地区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有明显的优势,但柯克汉姆对总台记者表示,这些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在推动能源转型和保护生态多样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发达国家应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对拉美国家进行资金补偿,并与他们分享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先进技术。
柯克汉姆说,拉美地区具备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正面典型的条件,但一个重要问题是在国际气候谈判的博弈中,该地区能否获得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总台记者 雷湘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