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百年管风琴弹给你听
(福建日报记者 邓婕)百年管风琴“卡萨翁”,静静地“站”在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内。夕阳西下,几名年轻人步出琴房,一边摘下白手套一边走回西南侧的八卦楼。
八卦楼和管风琴艺术中心是鼓浪屿上展示建筑、历史、音乐的综合性景点,鼓浪屿文化旅游发展中心承担着该区域保护、研究、展示的职责。这里活跃着一群年轻人,他们耐得住性子,在毫厘之间修复百年文物;他们创新改编演奏曲目,让古董管风琴焕发新活力;他们在书籍与琴键之间,解锁一个个音乐文化传播的新形式……
打破曲高和寡的局面
打开小红书平台,关于“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演奏”的笔记有1800余篇,全国各地的人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或以文字记录,或拍摄视频,极力展现“卡萨翁”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看到这么多人喜欢管风琴,我觉得我们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八卦楼片区负责人魏琬苧说。
管风琴在欧洲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起步较晚。2007年,在爱国华侨、著名钢琴收藏家胡友义先生的帮助下,北美四大名琴之一的“卡萨翁”被装进5个集装箱,耗时3个星期,漂洋过海来到厦门。
传承是另一种形式的保护。为了更好地推广管风琴,魏琬苧制定培训计划表,手把手教授团队管风琴的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让非科班出身的团队快速成长起来。
然而,魏琬苧他们用心演奏,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一次我弹完上半场,回过头看观众席只剩下两个人,我们六目相对,我知道,他们也想走了。”魏琬苧说,“除了尴尬、沮丧,更感觉对不起捐赠管风琴的胡友义先生。”
这迫使魏琬苧和团队成员作出改变:乐曲太过古典就曲高和寡,不如尝试改编不同风格的世界名曲、红歌民歌、电影配乐。
然而,用管风琴改编并非易事,要看总谱分谱,还要听不同版本的乐曲,选择最适合管风琴弹奏的版本。魏琬苧说,改编曲目最波折的当数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我希望能模仿出铃铛的清脆,还有金属的辉煌感觉”。为此,魏琬苧将管风琴的132个音栓一个个拔出来听,与四层手键盘和一层脚键盘一一对应,花费三周时间,终于找到最契合鼓浪屿气质的编曲方式。
《第二圆舞曲》的首演获得了巨大成功,这让魏琬苧意识到改编要基于中心管风琴的实际情况,不能一味迎合大众,要保留鼓浪屿的特色和品位。自此,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创造性地改编了近40首管风琴独奏乐曲以及合奏乐曲,其中管风琴与钢琴合奏曲《第五号匈牙利舞曲》《拉德斯基进行曲》《第二圆舞曲》为国内首创;管风琴独奏《星际穿越》《加勒比海盗》《爱乐之城》《人生的旋转木马》《超级玛丽》等深受游客喜爱。
“当然,流行乐都只能作为演奏的片段,是一种拉近观众距离的方式,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把管风琴的宏伟和辉煌告诉更多人,这是不变的使命。”魏琬苧说。
精进讲解水平
采访中,魏琬苧告诉记者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团队为了让听众从心理上更贴近管风琴,会在接待前了解他们来自哪里,海南人来就弹《万泉河水清又清》,湖南人来就弹《凤阳花鼓》,江苏人来就弹《无锡景》。
正如选曲的用心,讲解工作上,文旅中心的17名讲解员也不断通过学习,精进讲解水平。
“我们称《管风琴大字典》是管风琴里的《辞海》,有疑问我们就翻开查阅,很好用。”魏琬苧说,整个讲解团队都非常好学,早在10年前,有一本《风琴师手册》在台湾出版,因为购买渠道不畅,他们就拿仅有的一本书复印了十几本,大家人手一本看起来。
文旅中心也不断强化讲解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并且搜集与馆内管风琴有关的材料,建立完备的信息档案系统,整合一份接受游客咨询的常见问题和应答要点。
八卦楼和管风琴艺术中心每天至少要讲解演奏6场次,每周举办“鼓浪琴韵 百年奏响”周周演音乐会,因此,文旅中心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吕梦凡既是讲解员也是演奏员,在6月的年中考核中,她讲解和演奏的成绩不错,但魏琬苧对她有更严格的要求,“她的眼神还要加强,学习怎么照顾到每一位游客,并且不断丰富自己的曲目库,从巴洛克、古典、浪漫到近现代,多维度、多角度让游客领略到管风琴的独特魅力”。
有时候游客也会反向推动讲解员提升水平。曾经有一名女教师,建议将管风琴的历史发展、演奏技巧以及与鼓浪屿的渊源等知识,以穿插讲解的方式,融入演奏表演,既展现管风琴独特韵味,也传播其深厚文化底蕴。一名来自大连的理工科教授,则提议讲解范围扩大至管风琴内部结构。“没想到机械层面的内容也颇受欢迎。”魏琬苧说,侧面证明,管风琴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
国内唯一一支管风琴维修专业团队
管风琴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除了讲演出精出彩,不可缺少的是维修团队的力量。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全国唯一一支管风琴维修专业团队就在鼓浪屿。
刘嘉杰是团队里面的“元老”,采访中他不断提及胡友义先生对自己的影响。“我2001年到鼓浪屿的钢琴博物馆当讲解员,胡先生对我说,‘小刘,这个博物馆不可能一直没有自己的维修力量,你有没有兴趣学习维修?这和你有没有学过乐器关系不大,最主要是你想学’。”
刘嘉杰肯定地点点头,随后,在胡友义先生的帮助下,他拜师学艺,逐渐掌握了维修钢琴和管风琴的本领。
2017年,“卡萨翁”出现了“水土不服”症状。“厦门的空气、温度和英国都不一样,机械部件开始膨胀、收缩,导致管风琴卡键,气阀门也收不干净,弹起来尾音拖得很长。”刘嘉杰说,他只能通过有限的知识储备一步步推理哪里出现了问题,尝试着维修。
彼时,文旅中心也把建立自己的管风琴维修团队提上日程,把刘嘉杰他们送往澳大利亚和奥地利去学习管风琴,全程参与管风琴的修复。“国外诞生了很多管风琴乐器的不同流派,我们到了当地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就是希望在维修上不受限于人,不辜负胡先生所托。”刘嘉杰说。
学成归来后,这个三人的维修团队也确实做到了技术上的精进。
管风琴的阀门弹簧看起来是一个不起眼的零件,但在更换上却是一门大学问——弹簧圈数加多了,琴不响,圈数加少了,弹簧不起作用。以前为了换弹簧,刘嘉杰他们往往要盲拆几十个螺丝,花上两天试错,现在最快一遍就能换好。
值得一提的是,管风琴维修也逐渐引入科技手段,在遵循“非必要不更换”大原则前提下,刘嘉杰尝试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个别非标准件,结果契合度高,使用效果很好,节约了很多人工、时间成本。
刘嘉杰说:“维修是一件枯燥的工作,但能静下心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这就是匠人精神。我们希望能保护、传承好这百年管风琴,让更多人来到鼓浪屿,听到这一百多年前的声音。”
(邓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