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成都市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地区达到大雨。成都市气象台预计,到18日以前,成都市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其中的特点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量大。
对于新一轮降雨,成都的河道防汛有哪些准备?14日,成都市河道监管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介绍道,12日晚至14日中午12时,市河道监管中心共计已出动40余车次,200余人次,巡查重点点位152处,排查发现问题9处,及时处置9处,清运垃圾50.58吨。
100多公里河道 专人来回巡查
14日上午,记者在成都锦江合江亭段走访时,发现四名身着黄色警示马甲的巡河人员正在步道边仔细查看护栏、步道路面,检查四周设施是否完好等。
“快,拉两条警戒线,这里有一根护栏铁条松动了。”一名巡河人员高声通知另三名同行人员。
即刻,另一名巡河人员拨打电话通知维修人员前来现场;同时,几名巡河人员在松动护栏处贴上两条明黄色的警示条。
“我们辖区内的河段长度有100多公里,又分为6段不同的区域,每段每天都会安排巡河人员来回巡查。”成都市河道监管事务中心县域河道监管和水资源调度科科长陈建国告诉记者,巡河人员的巡查范围包括从河面到河道两岸的步道、设施及绿化带。
防汛监控系统 24小时实时监控
据介绍,防汛期间所需的众多物资,被存储在中心防汛库房等7个中心城区的不同位置。“目前成都的防汛物资是充足的,以这个库房为例,目前有防汛沙袋5000余支,每支约16斤重。此外还有2万余个编织袋及700余条吨袋。”成都市河道监管事务中心库房管理员袁正旭向记者介绍,库房里同时存储着10多个应急灯、数台发电机,“在防汛作业现场,如果出现断电的情况,这里的应急灯、发电机可供应电力长达8-9小时。”在库房内,整齐码放着三排防水挡板。袁正旭介绍,“这些防水挡板轻便且易组装,可快速组装成挡水墙,保护地铁、地下室等区域的设施。”
除了充足的防汛物资外,智能化的防汛监控系统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成都市河道监管事务中心的指挥中心内,记者看到一名工作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两块电脑屏幕。
陈建国介绍,“指挥中心每天都是24小时安排专人值守,实时监控。”他指着左边的电脑屏幕说,“这个电脑屏幕循环显示成都100多个河道监控点位的水闸、河面实时变化情况。而在右侧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防汛指挥系统各项数据,其中包括成都全域的雨量分布情况、隧道水位情况及河道水情等。”
陈建国表示,该系统实时监控河道数量280余条,实时数据显示相关区域的水位均为正常。此外,在雨情分布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降水量,如浅绿区域的降水量为0-9毫米、深绿区域的降水量为10-24毫米等。
加强巡查频率 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接近中午,记者途经沙河锦江区段时,发现人行步道上,有多根行道树的枝干因降雨天气折断斜倒在正中间。“我们在道路两旁拉起了警戒线,前后均有20米左右。”河道绿地管理站副站长苗清松表示,由于枝干较为高大,管理站调配了一台电锯,将枝干锯为6段,并将四周散落的稍小的枝干一起锯断,彻底消除隐患。
在现场的前后警戒线处,管理者各安排了两名工作人员,防止行人误入警戒区。“我们从了解情况到全部处理完毕,用了30分钟。”苗清松向记者表示,“在本轮强降雨开始后,我们在相关区域加强了巡查沙河绿地的频率。就在上午,巡查人员发现枝干斜倒在人行步道上,造成了安全隐患。随后我们迅速行动,在两侧拉起警戒线,并清除枝干。”
苗清松介绍,这是他们的日常巡查工作,“巡查人员在巡查过程中会注意路边是否出现断枝、倒树以及路面沉降的情况。如果发现,我们会即刻处理。”
文/胡谦
摄影/王勤
(成都商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