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七月立秋,早晚都收”,8月7日农历在7月立秋,会是丰收年吗?

0
分享至

今年是8月7日立秋,立秋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自古以来,立秋之际便承载着丰富的农事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民间有句谚语“七月立秋,早晚都收”,这不仅是农人对丰收年景的美好期盼,也蕴含了丰富的农业智慧和观察经验,有道理吗?

立秋,作为中国传统节气24体系中的第十三个节气,太阳黄经达到135度,每年立秋的时间公历一般在8月7日至8月9日之间,但是农历来说,立秋就会受闰年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时候早一些,在农历的6朋立秋,有些时候在农历的七月立秋,按照农村的说法“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我们来看一看这两句俗语怎么理解?

一、“六月立秋,两头不收”

六月立秋,仿佛是大自然在诉说着一句古老的谚语,“两头不收”。这简短的话语,却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智慧与自然哲理。

当夏日的阳光还未完全褪去它的炽热,立秋的脚步已悄然到来,宣告着季节的轮转。然而,这立秋若在六月,便似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打破了农人们心中的期望。因为“两头不收”的预言,如同悬在心头的一把利剑,让农人们忧心忡忡。

“两头不收”,意指在立秋之际,前季的作物尚未成熟,而后季的播种又因气候的不稳定而难以进行。这不仅是农作物的困境,更是农人们辛勤劳作的无奈。想象一下,那金黄的麦田在微风中摇曳,但尚显青涩的麦穗,却难以承受农人们沉甸甸的期待。而那刚刚翻过的土地,又因立秋的不期而至,无法及时播种下一季的希望。

这“两头不收”的困境,如同大自然的玩笑,让农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常与艰辛。然而,正是这种无常,让农人们更加珍惜每一个丰收的季节,更加珍视每一份辛勤的付出。在这六月立秋的时节,让我们为那些默默耕耘的农人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愿他们的付出终有回报,愿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与希望。

二、“七月立秋,早晚都收”

七月立秋,这是一个充满智慧与希望的时节。正如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言:“七月立秋,早晚都收。”它宛如一位深思熟虑的智者,悄然提醒着我们:时令已至,收获的季节即将来临。

立秋之际,夏日的炎热逐渐消退,微风中开始夹杂着丝丝凉意。此时的田野,金黄的稻谷摇曳生姿,仿佛是大地的裙摆,随风轻舞。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们,望着这片硕果累累的土地,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的笑容。

“早晚都收”,这不仅仅是对农作物成熟的一种描述,更是对人们辛勤付出的肯定与赞美。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农民们便开始了忙碌的收割工作。他们手握镰刀,在稻田中穿梭,每一刀下去,都是对这片土地深情的回馈。而到了傍晚,当夕阳的余晖洒满田野,他们依旧不知疲倦地劳作着,只为了让更多的粮食颗粒归仓。

“七月立秋,早晚都收”,这句话饱含着人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它告诉我们:只要付出辛勤的汗水,就一定能够收获满满的果实。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迎接那美好的收获时刻。

三、今年会是丰收年吗?

当我们在8月7日这一天迎来农历七月的立秋时,不禁会思考,这一年的农作物是否会如谚语所言,迎来一个丰收的年景呢?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立秋节气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立秋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开始增大。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适宜的温差有利于作物积累养分,提高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逐渐凉爽的气候也有利于减轻病虫害的威胁,降低作物损失。

然而,要判断一个年份是否为丰收年,仅凭立秋节气的气候特点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多重因素,如降雨量、光照、土壤条件、作物品种、农事管理等。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状况和最终产量。

以降雨量为例,适量的降雨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在立秋之后,如果降雨量适中且分布均匀,将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成熟。反之,如果降雨过少或过多,都会对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干旱会导致作物缺水、叶片枯萎、产量下降;而洪涝则会造成作物倒伏、根系受损、病害滋生等问题。

除了气候和自然条件外,农事管理也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的种植技术、合理的施肥方案、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等都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在现代农业中,科技的力量更是不可忽视。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手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作物生长的规律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趋势,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事管理方案。

那么,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上来——8月7日农历在七月立秋,会是丰收年吗?从气候和自然条件的角度来看,立秋时节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但是,要判断一个年份是否为丰收年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多重因素。如果其他条件也都适宜的话那么今年有望迎来一个丰收的年景。

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即使气候和自然条件都适宜也可能因为其他因素如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导致产量下降。因此作为农人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和谨慎做好各项农事管理工作以确保作物能够顺利生长和成熟。

最后我想说的是“七月立秋早晚都收”这句谚语虽然表达了农人对丰收年景的美好期盼但也提醒我们要认识到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科学管理我们才能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你认为我分析得有道理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赫内斯:凯恩已成为真正的拜仁球员,他绝对配得上赢得德甲冠军

赫内斯:凯恩已成为真正的拜仁球员,他绝对配得上赢得德甲冠军

直播吧
2025-04-23 23:53:03
被特朗普坑惨了?马斯克决定回归商人身份,并向中国提出一个请求

被特朗普坑惨了?马斯克决定回归商人身份,并向中国提出一个请求

近史博览
2025-04-23 21:27:12
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后,为何集体下跪?手套上的痕迹给出了答案

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后,为何集体下跪?手套上的痕迹给出了答案

大千世界观
2025-04-23 15:55:20
向佐似乎整容失败,根本没眼看,郭碧婷血亏,这根本不是钱的事!

向佐似乎整容失败,根本没眼看,郭碧婷血亏,这根本不是钱的事!

南南说娱
2025-04-19 10:04:50
随意缩减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薪资应对财政压力增大?这权力有点任性

随意缩减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薪资应对财政压力增大?这权力有点任性

郭爱华追问教育
2025-04-23 06:17:21
改写人类史!沙漠惊现7000年“绝缘”人种,拒绝与全世界通婚?

改写人类史!沙漠惊现7000年“绝缘”人种,拒绝与全世界通婚?

Science科学
2025-04-14 09:15:03
炸锅!中国官宣留学生新政引爆!QS前200可直接选拔军官,澳洲15所高校上榜

炸锅!中国官宣留学生新政引爆!QS前200可直接选拔军官,澳洲15所高校上榜

澳洲红领巾
2025-04-22 12:28:38
80死160伤!美军双航母参战,法国军舰开火,核大国加入

80死160伤!美军双航母参战,法国军舰开火,核大国加入

文雅笔墨
2025-04-23 13:19:41
人到六十岁,转眼就走到尽头了:其实活下去,就只有这 3 个真相

人到六十岁,转眼就走到尽头了:其实活下去,就只有这 3 个真相

非凡星星
2025-04-22 18:40:49
为何以前五一放7天,现在却改成五天还得调休,原来都是他的建议

为何以前五一放7天,现在却改成五天还得调休,原来都是他的建议

轩逸阿II
2025-04-23 16:05:38
欢迎回归!你好,杜兰特!

欢迎回归!你好,杜兰特!

漫川舟船
2025-04-24 05:14:24
如今的乡镇卫生院,纯粹是四不像!

如今的乡镇卫生院,纯粹是四不像!

童童聊娱乐啊
2025-04-18 10:25:58
岛内疯传陈菊走了?真相更狠

岛内疯传陈菊走了?真相更狠

陈景圣
2025-04-23 15:35:40
刚刚,国务院点名三大运营商!

刚刚,国务院点名三大运营商!

新浪财经
2025-04-23 15:13:05
71岁成龙四川买房,穿着朴素脖子上挂老花镜,亲自到楼盘盯装修

71岁成龙四川买房,穿着朴素脖子上挂老花镜,亲自到楼盘盯装修

白面书誏
2025-04-24 02:30:03
一场整容梦魇:赵本山女徒弟"香秀"的容颜困境与维权之路

一场整容梦魇:赵本山女徒弟"香秀"的容颜困境与维权之路

红香娱
2025-04-23 11:08:26
055现身阿拉斯加,自由航行,美国急眼了!

055现身阿拉斯加,自由航行,美国急眼了!

看看说说
2025-04-24 06:01:18
还没接到北京的电话,特朗普意识到后果严重,想好了最坏的打算

还没接到北京的电话,特朗普意识到后果严重,想好了最坏的打算

博览历史
2025-04-23 08:20:09
邓超家族基因杀疯了!11岁女儿小麦肤色+牙齿凸,神复制奶奶长相

邓超家族基因杀疯了!11岁女儿小麦肤色+牙齿凸,神复制奶奶长相

开心熬夜观影
2025-04-22 21:03:48
运-20大酒桶首见空中开舱门

运-20大酒桶首见空中开舱门

三叔的装备空间
2025-04-20 20:51:43
2025-04-24 10:59:01
以文温暖三农
以文温暖三农
以文会友,以文温暖三农
1821文章数 4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美方代表无理指责中国 中国代表:奉劝美方"不要玩火"

体育要闻

金牌和金子,刘国梁改变国乒的这些年

娱乐要闻

71岁大S妈凌晨向网友求助,大S亲笔信被扒

财经要闻

上财两万字报告深度解读中美贸易

科技要闻

上海车展首日:雷军没来小米展台仍爆满

汽车要闻

魔毯悬架+激光雷达 新款岚图FREE上海车展首发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数码
时尚
艺术

房产要闻

疯狂兑现!这个项目,正在革新老黄埔居住天花板!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数码要闻

佳明 Forerunner 970 智能手表现踪迹,最快有望 5 月发布

读书节特别福利 | 800本《爱美也是生产力》送给你们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