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1次,1次近120分钟,在徐汇区湖南街道,片区例会制度已经成为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靶向发力”的新范式,“关口前移”“及时吹哨”不仅突出了源头治理,更可以第一时间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武康路280弄属市政小马路,弄内道边树木生长茂盛,多年未修剪,影响居民生活,如何解决?武康路106弄居民想将小区后门改造,通过门禁方便居民进出,是否可行?武康片区沿街商户将电动自行车停在门口并充电,这是否违规,如何引导?夏季高温,如何守护好特殊人群,尤其是那些独居老人?
随着各个居民区代表抛出一个个问题,湖南街道武康片区今年第24次每周例会也正式开始。区委组织部、区卫健委、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乌南幼儿园等区级机关和区域单位,以及社区管理办、平安办、党群中心、城建中心、城运中心、市场监管所、综合行政执法队、衡复物业……各方力量汇聚在高邮路7号,与片区党委书记、片区长,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共同寻求解决之道。
整个会议议程主要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由各个居民区提出问题,再由片区长与街道负责人沟通处置。片区“问题清单”不仅自下而上向居民区收集“关键小事”需求,也把12345热线工单、信访投诉等7大来源汇总形成清单内容,每周提交片区治理协商会分析研判、回应解决。
在整场片区例会中,“把活儿领回去”是出现频次最高的一句话。虽然有些问题不能即刻给出解决办法,或需进一步调查研究,又或需联动上级部门,但不难发现,片区例会始终坚持着“居村吹哨、部门报到”的理念。
作为此次片区例会的特邀嘉宾,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纪莺莺对这场会议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既接地气又有效率,既标准化又专业化,各个部门对政策的定义非常细致,提出的解决方案非常直接,这样的模式既能调动和提高基层治理效率,又能实实在在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据记者了解,自湖南街道将辖区划分为武康片区、淮中片区、东湖片区、汾阳片区四个片区,启动深耕“街区治理力工程”后,就一直在探索片区赋能街区治理的工作路径,片区例会也由原来的半个月一次增加到每周一次。
“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我们正在推行一体化管理,目的是有效解决同类矛盾。”湖南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些问题为何会成为“老大难”,主要还是因为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尤其是那些职责边界不明确的,每一次例会都是一场头脑风暴,也是一次磨合,始终考验着大家的处置能力。
据悉,6月末,徐汇区下发了《徐汇区深化党建引领片区治理解难题试点方案》,该方案明确指出,要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方面渠道,把解决当前问题和实现长效治理真正融合;要围绕片区见人、见事、见效,选好育好用好治理骨干,加大疑难问题的解决力度,持续推动矛盾降量、基层减负,提升群众满意度。
120分钟可以看一场电影,也可以打一场篮球,更可以阅读几个章节的书籍……但在高邮路7号,每周的这120分钟却实实在在成为辖区居民的“解忧杂货铺”时间,也充分体现了“未诉先办”“接诉即办”的治理方式,“条块协同”的模式更提升了“联治联管”的力度。
举报/反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