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日本在全球旅游市场的热度直线上升,收获了众多旅者青睐的目光。与此同时,夏季富士山开放登山的消息,将赴日旅游的热情推向了又一个高潮,机票、酒店乃至各类旅游景点的预订量激增,价格也水涨船高。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富士山,无疑是众多旅行者的必访之地,也吸引着上海市民的目光与脚步。不同于以往轻松打卡合照,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攀登富士山。
但,今年的登山季却不同寻常,富士山事故不断,包括一名中国游客在内的多名登山者,在追寻壮美景致的路途中不幸遇难。一时间“富士山中国游客遇难”等相关话题登顶网络热搜,引发无数热议。
富士山不是有腿就能上?看似触手可及的山顶,为何成了“生命的试炼场”?多名游客遇难的原因是什么?《新闻晨报》深入探访,对话多位亲历富士山攀登的登山者及资深向导,挖掘他们的故事,揭开事故频发背后的真相。
富士山登顶之旅变成“囧途”
“我觉得富士山有腿就能上啊!”面对着耸入云间,看不见山顶的富士山,Elsa的男朋友自信爆棚。
由于两天的持续降雨,富士山上此刻雾气笼罩,四处都是灰濛濛的,细密的雨丝滴落在Elsa的雨衣上。她前额的几缕头发已被雨水浸湿,粘连在脸上,用来保暖的羽绒服已经湿透,湿气逐渐侵入身体,她开始感觉自己的手脚冰凉,体温下降。
往前看,是望不到头的小路和能见度很低的视野,往后看,是她气喘吁吁的男朋友。此时此刻,密密麻麻的雨丝像是“水巴掌”一样狠狠地拍打在他脸上,仿佛在嘲笑他之前的轻率之语。
海拔3776米的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也是世界活火山之一。每年7月1日至9月10日开放登山,众多登山爱好者会在这时蜂拥而至。富士山的攀登路线主要有4条,但每条都隐藏着不可预知的挑战。其中,山梨县辖区内的吉田路线坡度较缓,是经典登山路线。
此外,富士山登山线路从登山口到山顶划分为十合目,常规登山者乘车可以到达五合目(不同线路的五合目海拔并不一样,最低御殿场线路1450米,最高富士宫线路2400米),游客一般会选择从五合目开始攀爬,直至最后登顶。
初次登山的Elsa在详细做完攻略之后,选择了富士宫路线登山。狂风暴雨肆虐,没有植被掩盖,冰凉的雨水狠狠地拍打在他们脸上,模糊了视线,风力越来越大,刮得脸生疼,Elsa只能用力握紧登山杖,防止自己被狂风吹走。在攀爬过程中,她几次提起放弃,联想到相关危险纪录片,她甚至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也会体温失衡,成为意外的主角。
图片说明:Elsa与男友最终成功登顶富士山
乘兴而来的李凌昊为此行做足了准备,预定了山顶小屋,也成功登上了山顶,甚至开始畅想自己在山顶休息之后,第二天如何看日出的场景。但,故事总要有点曲折。突如其来的大风,阻止他抵达小屋的步伐,连近在咫尺的神社也没能去欣赏,更别提期待已久的日出,只能带着满心失落匆匆下山。“该看的都没看,你说这算是爬了还是没爬!”李凌昊感慨。
图片说明:李凌昊在登山途中
在距离山顶不远的八合目,Elsa秉持着“来都来了”的经典原则,选择继续登顶。但在到达九合目之后,天气依旧恶劣,他们耗费了全身的力气,最终选择了休息,准备在凌晨3:30开始夜爬,以期能看到传说中的御来光,那是太阳破云而出的第一缕光。
图片说明:西村祥和拍摄到的御来光为何会密集地发生多起悲剧?
日本富士山登山季陆续开始后,许多对富士山感兴趣的人注意到,朋友圈里最先传出来的,或许不是一张又一张登顶成功的证书,而是一起又一起登山者不幸遇难的消息。
日本静冈县当地警方表示,7月14日,有登山者发现一名男子昏倒在地,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确认男子死亡。至此,富士山静冈县一侧登山路线从7月10日开放至今,已有4名游客死亡。警方透露,过去5年来,静冈县每个登山季平均死亡人数不到两人。
在最经典的吉田路线八合目附近,也有一位中国登山者不幸遇难。7月8日下午1时,这名中国登山者同妻子从五合目出发,在八合目感到身体不适,在山中小屋休息了1个半小时后再次启程,在晚间8时半的时候再次感到不适,失去意识后被确认死亡。
更早些时候,在富士山登山季还未正式开放时,日本富士山救援小组在富士山的山顶还发现了3名死者,包括此前失踪的登山者。
这些接连不断遇难的新闻,不仅登顶微博热搜,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疑惑,富士山不是号称“有腿就能上”,为何短短几天时间就出现了这么多起悲剧?还有不少资深的登山爱好者,也开始思考起来这些悲剧发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在富士山工作多年的日本向导西村祥和告诉《新闻晨报》,富士山上的很多死亡事故都是因为循环系统的疾病,特别多发于中老年人。
登山疲劳、睡眠不足、大量出汗等都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负担。此外,富士山的救护所里,很多登山者会出现低温症和高山病,“幸运的是,富士山的救援体系比较完善,所以在病情危重之前基本都能被救助,但万一是无人发现且无法行动的情况,也有可能导致死亡。”
来自富士漫遊社株式会社的登山向导孙博威,从10年前就开始做富士山的登山向导。他认为,回顾今年开山以来发生的这些悲剧,有两个共同之处:首先登山者多为高龄老年登山者,其次事故日当天多为大风、大雨等恶劣的气象条件,“所以我认为遇险原因包括自身准备不足,主要是体力和装备两个方面,其次就是事先对富士山的天气调查不足,冒险登山。”
“很多人爬山不去看天气预报,其实有雨的话是非常危险的,有风或者雨的话是直接打到你皮肤表面上的。富士山上有大量火山岩,周围没有什么植被,一旦遇到刮风或者降雨穿多少都是没有用的。富士山的风和雨会迅速带走你的体温,也就是失温。”吴浩(化名)对记者表示。
“日本有句俗话说‘一次不登是傻子,登两次的也是傻子’。”富士山100运营总监谢威赴日工作十余年,笑称富士山就像是他的后花园,也曾有过多次攀登经验。他在今年2月份就曾接到过一起登山季之外的中国登山者求救事件,“看到中国同胞不幸遇难的新闻,我觉得很痛心,这几起遇难事故都有登山者对富士山的认识不足、准备不够充分的原因。”
谢威向记者科普道,海拔每上升一百米,温度就会下降约0.6度,加上风速每提高1米/秒,体感温度就会下降1度。所以即使东京感到酷暑难耐,富士山的山顶依然凉风习习。“富士山更是一个锥形火山,在有风的日子里,登山条件会变得更为严峻。在夏季富士山登山季,高原反应,低体温症,体力消耗,落石是相对大的几种风险。”
“我觉得‘有腿就能上富士山’这种认知是绝对危险和错误的,首先富士山只对外开放夏季两个多月的非积雪期,这时候救援人员会常驻八合目,但是攀登富士山是一个对个人自身条件、体力经验和装备的综合考验。”谢威对记者表示。
孙博威则认为,一座山的登山难度不完全取决于高度,“富士山虽然高度只有3776米,但是由于其独立山峰的地形,周围完全没有任何遮挡物,经常性大风天气会给登山者带来更多风险和难度。”
“许多人都说有腿就能上,但我想说的是因人而异,一些网友的评论可能会给别人带来错误的判断。”最近刚刚成功登顶富士山的小金子对记者表示,他提醒道,攀登富士山一定要结伴而行。
图片说明:小金子登山过程也要做好放弃登顶的心理准备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更多悲剧在富士山上再次发生?几名受访者也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我最想说的就是登山是运动,不是旅游打卡,千万不要以为去登山就是为了征服,人类即使登顶无数次,对于山来说也只是匆匆过客。通过登山认识大山、认识自然、认识自己是更有意义的经验。”谢威说道。
孙博威向记者罗列起来,他认为攀登富士山的一些必需品:防风保暖的冲锋衣、防雨效果好的雨衣、一双安全可靠的登山靴、以及上山6小时、下山4小时以上的体力。
图片说明:孙博威带领登山途中
“很多国内登山者会问我怎么查看富士山的天气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在手机上都可以详细看到,条件允许的话尽量选择登山指数A、或者B的天气,登山指数如果是C建议延期或者放弃。此外除非有特别好的体力,否则强烈建议选择在山间小屋里住一晚。”
在西村祥和看来,登山准备永远是一件不能回避所有风险的不完美准备,他只能尽可能地介绍一些有效的、不太花费很多费用和功夫的技巧。“也要做好放弃登顶的心理准备,天气不好或者受伤的时候,还能保持下次再来挑战的悠闲心态,为了保护生命安全,带着这样的心态去攀登是很重要的。”
已形成一条相对成熟的产业链
虽然富士山遇险的新闻不断地传出,但想要登顶富士山的游客却越来越多,在国内早已形成一条相对成熟的产业链。
记者随机点开某OTA平台上一份正在出售的富士山登顶2日游的行程,这样的行程基本都会配备专业的登山向导,全程都会提供中文的专业指导服务,广告语里清晰地写着“来东京90%游客都会去看富士山”、“只需要你有常锻炼的身体和敢于冒险的决心”、“初学者也可以轻松挑战”等诱人的话语,两日的售价大约在3000元左右,相较于往年,价格基本上涨了一倍。
然而,在价格上涨的同时,登山者还需要时间不等的预约期。市民吴小姐这个暑期的头等大事,就是去日本攀登富士山,最近几天,她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咨询携程、马蜂窝等多个OTA平台上的旅行社。一位工作人员回复她,现在富士山的登山名额最早也要排到5天后,而她点击购买链接发现,7月多个时段均已显示售罄。
很多中国游客都在富士山五合目打卡时,发现不少地方贴着“禁止弹丸登山”的标志,提醒登山者做好充分准备。此外,当地政府也不断试水新的规定。此前,日本山梨县在吉田路线半山腰设置了限制进山的大门。加装大门后,每天16时至次日凌晨3时期间,山间小屋预订住宿者以外的游客将被限制通行,登山者数量超过每天4000人上限后大门将关闭。
为了缓解富士山的登山拥挤状况,日本山梨县还启动了预约登山系统,每名登山者需交2000日元(约合92元人民币)通行费。民众需通过电脑或是手机进入富士山登山官方网站登记预约攀爬富士山,外国游客不必担心语言不通的问题,预约系统采用日文、英文、中文版本对应,方便登记操作。
为了避免黄牛抢票后再大量退订取消,预约系统特别设置防范功能,一旦登记成功并付费完成,除非是遇到恶劣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其它个人因素取消登山的话,概不退款。
有生之年,攀登一次富士山,在每个人心中留下的记忆都不尽相同。西村祥和至今记得,有一次,他看到一名正在上小学的男孩,为了膝盖受伤的妈妈,把路上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挪开。“我把肩膀借给男孩妈妈,她已经精疲力尽无法言语了,但我却能感觉我们三个人此刻有了一种不可思议的连带感。这虽然不是所有登富士山的人都能得到的感受,但我认为比起独自登顶富士山,珍惜一起攀登的伙伴,大家一起攀登,大家一起下山,这更重要。”
“世界上有好几千座火山,我才爬了第四个,爬完这座还有下一座,不着急,慢慢爬。”刚刚登顶富士山的一苇,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她的下一次登山之旅。
图片说明:一苇在富士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