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介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是新传考研人永远关注、永远擅长、永远提笔就来的舒适领地。上能高谈阔论写论述,从彭兰教授与喻国明教授那里引经据典谈数字交往与人类的未来,下能对着AI面试、AI汽车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管理规定》写评论,从人工智能的风险谈到社会层面的建设性。没有人比新传人更会背诵人工智能的优势与困境,也没有人比新传考研人更知道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与治理措施——老师,如果你考人工智能,那你算是考到我的舒适去了。
✧ 连日来,无人驾驶车“萝卜快跑”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从网友们分享的视频来看,用户只要下载萝卜快跑APP或者在微信打开萝卜快跑小程序就可以打车,等车到达之后,可以看到车后窗上有一块小触屏,输入手机后四位可以解锁车门。乘客只能坐在后排,不能坐在副驾驶,车上有一块透明隔板把前排和后排隔开,以防有人好奇去转方向盘、按触控板。据悉,“萝卜快跑”已经于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并且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开展了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测试。截至2024年5月,萝卜快跑在开放道路提供的累计单量超过600万,稳居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
✧ 7月7日,“萝卜快跑”在武汉街头与行人相撞的事故再一次将无人驾驶汽车推向了风口浪尖,在一贯强调“安全、谨慎”的人工智能驾驶中“安全”无法被保障,事故的责任也难以认定,一系列的问题让关于「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的讨论占据热搜。
✧ 与此同时,萝卜快跑引发了不少人对无人车替代网约车司机群体的焦虑。一位杭州的司机就义愤填膺地抱怨,一定要限制它的运营范围,不然会让许多司机没饭吃。也有司机认为,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成熟还需时间,两年内不构成致命影响,且作为人工智能驾驶汽车,萝卜快跑需要乘客需走到固定的停车点上下车,必须是“人就车”,而不是“车就人”。
✧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你觉得“萝卜快跑”这类人工智能汽车是未来的新风口,还是说仅仅是行业的一次技术尝试?就此撰写一篇800-10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
º♡º♡♡
News Commentary
秃头研究所新闻实务班(手把手速成特约评论员与特派记者)
感谢各位老师☆
我真的很会写这种评论☆
@TuTouSuo ™️
【技术类新闻评论定性】技术类新闻评论一般指的是对如人工智能、算法、元宇宙、NFT、区块链等新媒介技术催生出的产品、行业、社会问题或者相关法律政策的分析与评论。诸如对前几年爆火的数字藏品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对AI假新闻、AI谣言、AI换脸、AI面试的分析,对算法技术与个人隐私的分析,以及对一系列服务管理规定的评价等。人近些年,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相关行业的水涨船高,但相应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而技术类新闻评论则是以专业媒体的建设性价值为依靠,对行业与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技术类新闻评论的写作思路】一般来说,社会对于技术都是持双面态度的,一部分肯定技术并盛赞技术的价值,一部分人怀疑或者全然否定技术,认为技术会带来无数不确定的风险。而在新闻评论中,我们需要比所有的社会观点多走一步,我们要看到所有的「赞誉」背后,到底在称赞什么(对无人驾驶网约车赞誉,是对低价和秩序的赞誉),我们也要看到所有的怀疑和谩骂背后,到底在担忧什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怀疑,是怀疑机器的死板,也是对机器取代于人的担忧)。基于赞誉和担忧,进一步分析如何延续优点,如何优化不足。于是一篇技术类新闻评论的结构便清晰的呈现了出来——
【技术类新闻评论模版结构】
开篇:描述行业现状,从现状引申;
分论点一:强调技术的价值与优势;
分论点二:看到技术的不足与根本原因;
分论点三:谈未来的优化对策;
结尾:肯定技术的趋势,明确技术与人的未来,应当是协同而不是取代。
沿此基本逻辑,本次的新闻评论也就应运而生:
☆“萝卜快跑”惹争议:无人驾驶网约车需得“跑慢点”
近日,百度旗下无人驾驶网约车“萝卜快跑”在行驶中与行人相撞的新闻引发热议【基本事件描述】。其实“萝卜快跑”已经在11个城市开放运营,累计接单600万次,一提起“无人驾驶网约车”,“安全”和“低价”是最常被提到的关键词。但武汉这起事故让“无人驾驶网约车”的优势与风险重新摆在了大众的视野中。【事件分析】一面是“无人驾驶网约车”节约下的“人力成本”而带来的“低价”和“高效”,一面是机器缺失的应变能力而导致的“机械”和“意外”——在高效与机械、低价与意外的矛盾尚未调和的当下,投资和普及无人驾驶网约车还是往事尚早,只有慢下步子,厘清责任,完善技术,才能保障行业行稳致远。【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必须承认,诸如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是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现代化社会本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效率”和“速度”时代,人工智能的效率不仅体现在其计算机运作的精准操作中,还体现其集约化和一体化的管理之中。【论点分析】就以网约车行业来说,大量网约车司机的管理和调度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据极高的比重,滴滴等网约车公司也不断完善系统以实现更便捷和高效的调度,如若网约车司机变成了“人工智能”,于管理者无异于减负增效。而在社会层面上,人工智能网约车只能在系统规范下运行,交通规则中那些人类司机“习以为常”的灰色地带在人工智能那里变成了不可逾越的红色, 某种意义上也有益于城市的道路管理。【举例论证】这也是为什么热搜上常有人调笑,说“萝卜快跑”加入武汉,给所有“疯狂的武汉司机”上了一课。【举例论证】
【分论点二】看到趋势,但也明确所有的技术都需要在实际应用中检验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心急也不可一味求速度抢发展。当前针对无人驾驶网约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则是由武汉撞人事故所引发的安全担忧,一则是网约车司机对人工智能会取而代之的担忧,还有则是关于人工智能缺失应变能力,需要乘客主动“找车”而不是“车找人”。【举例论证】这三重担忧聚焦于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与机器化思维的困境,这不仅是网约车行业问题,也是人工智能在所有行业的普遍问题。【道理论证】这些隐忧意味着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尚未成熟,与之相匹配的法律与规则也尚未完善,纵使今天无数的资本涌入谓之“风口”的无人驾驶与人工智能行业,但被资本可以“催熟”行业,却不能优化“技术”,问题的全面暴露,也只是时间问题。
【分论点三】不可因现存的问题而因噎废食,但也不能对问题置之不理,人工智能技术及其相关行业的问题,还需被逐一规范。从技术入手完善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的大语言模型或无人驾驶技术固然重要,但从不同的行业入手予以更系统的引导和规范也是关键。【论点说明】一如近日上海发布了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北京市经信局也就《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举例论证】。正是因为人工智能的风险是未知的,因此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由表及里,构建治理体系。
【结尾,适当升华】纵观人类科技史,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会伴随着担忧和抵触。蒸汽机取代人力畜力、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这一次的无人驾驶技术所遇的问题是行业变革的“阵痛期”,但人与机器共存已成定局,也只有在“阵痛”之中寻找缓和矛盾,优化技术的策略,找到人与技术的平衡点,智能化的新未来才值得所有人期待。
*写在最后:在撰写本篇评论时,我的论证中心是「人工智能」,而「无人驾驶网约车」是我分析人工智能的切入点和案例。也就是说,所有关于人工智能分析的新闻评论都可以按照我这篇评论的结构和论证思路来展开,而「无人驾驶网约车」,便是论证的案例。(人话:这是一个技术类评论的万能模版)
✦ ✧✦
There is the Comment.
☆ 上周优秀评论
☆ 值得参考的文章
️ / TuTouSuo Monsters /
评论批改学长:上海大学|小小
深化数字金融发展乃强国建设的重要一环
【标题中没有涉及新闻事实哈!这会导致读者看不出你围绕的具体事件,进而丧失阅读兴趣】【论点是强调数字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ok】
近日,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以"数实融合,共促发展"为主题,探讨当前的数字金融现状与发展问题。 【开头简述新闻事实是ok的哈】 数字金融是以数据、技术为驱动,创新重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并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金融形态。数字金融的深化发展是我国适应数字技术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动力。 【提出中心论点:认为数字金融的发展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动力,ok】
深化数字金融发展是我国对数字化社会发展变革的积极回应。【分论点1,表明数字金融发展的意义之一】 乌镇互联网大会提出要"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当前,无论是算法、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还是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技术,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到社会日常生活中。 【例子列举不错】 金融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顺应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抓住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而数字金融的发展正是我国应对数据、技术带来的社会发展变革的策略与态度。 【本段论述还是不错的,既有案例,最后一句话也是对开头的回扣点题,ok】
深化数字金融发展是提升我国金融实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分论点2,阐述数字金融发展的意义之二】 从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数字金融",到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我国愈发重视深化金融数字化转型。无论是成都农商银行基于数字化实践推出的"优业贷”普惠金融服务,亦或是泸州银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推出的小微风险决策应用以提升数字风控水平 【例子很ok,夸夸同学平常的积累性哈】 ,都体现出以数据和技术双重驱动要素为核心的数字金融正不断创新和重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让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加高效、智能、人性化,从而打造富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本段叙述ok,有结尾进行回扣点题的意识很不错】
深化数字金融发展需要多方合力、稳步推进。【分论点3,阐述发展数字金融的措施】 由于数字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其发展方向与后果难以精准预测,因此国家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和专家学者需要共同努力,让数字金融发展真正服务于民、服务于社会。政府相关部门应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解决金融诈骗的数字金融发展风险,维护数字金融健康发展。此外,金融机构应坚持行业原则和人本主义,加强数学技术与金融经济的融合发展,承担社会公共责任。同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从专业性、学理性的角度为数字金融深化发展建言献策,展现更加宏观、科学的发展视野。以多方合力应对技术带来的风险挑战,促进数字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本段从不同角度出发阐述要如何为发展数字金融蓄力,ok】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革之际,我国加快数字金融转型和提升既是应对国际金融风险,解决技术发展矛盾的重要举措,又是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数字化发展提升人民幸福感的创新策略,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放包容、不断创新的姿态。 【最后一段进行全文的总结,肯定了发展数字金融技术的意义所在,同时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主题升华。Ok】
【标题论点拟定】( 10 /20分)
1.文章标题是否与新闻事实紧密相关:否【扣分点:标题中没有直接表明新闻事实哈,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一下:评论的标题构成应该是:基本新闻事实+作者基于事实的观点、态度】
2.文章标题是否清晰反映论点:论点还是清晰的【扣分点:无】
3.论点是否与新闻事实紧密相关:相关【扣分点:但还是建议在标题中谈到新闻事实哦】
4.主论点是否契合媒体对事件的立意:契合【扣分点:无】
【文章结构框架】(12/ 15分)
1.文章结构是否层次清晰:清晰,开头结尾和三个分论点都具备,ok【扣分点:无】
2.各段分论点是否立意明确:立意明确【扣分点:分论点1和2都在阐述发展数字金融的意义,属于并列关系。这么做ok,但是还是建议进行区分的哈,比如意义分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如果两个论点的立场角度都一样的话,会被认为是一个论点不不同描述,最后可能会丢掉一个论点的分数。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注意一下】
3.各段论证是否紧扣分论点:紧扣的,开头、案例、结尾都具备,非常ok【扣分点:无】
4.分论点是否紧密围绕主论点:紧密围绕的【扣分点:无】
5.各分论点是否紧扣事件主题:紧扣【扣分点:无】
【语言表达效果】(13 / 15分)
1.是否存在明显语病:否,不存在明显的语病问题【扣分点:但是文中的长句子比较多,评论还是倡导浅显易懂的哈】
2.论证是否清晰有力:清晰,案例列举也恰到好处【扣分点:无】
3.语言表达是否流畅:流畅【扣分点:无】
【总分】35分 / 50分
【本次练习中最大问题】标题中没有谈及新闻事实,会容易导致读者无法立马get你的评论立足点,进而丧失掉对评论的阅读兴趣。此外各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也需要注意其内在的逻辑性哈,例如各分论点之间应当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对比关系还是微中宏的框架~分论点的关系以及角度建议同学在下笔之前就列好框架哈~
【针对问题的改进方法】同学的案例积累和评论写作基本知识掌握还是不错滴~需要注意的就是标题的拟定,因此会建议同学课下再阅读其他评论作品,学习其标题拟定方式。(但是不建议学习标题党哈)。继续加油!
☆ 每周一次,笔给你!!
️ / TuTouSuo Monsters /
✧7月16日评论练习:请就「人工智能网约车“萝卜快跑”争议」,任选角度,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何参与秃头所新闻评论公益批改:请于7月17日晚8点前将写成的评论文章以「附件(不接受邮件正文形式嗷)」形式提交至「monster_studio11@163.com」(秃头研究所的官方邮箱),负责批改的学长学姐将于本周日之前通过邮箱批改反馈1、3、6、9、12、15、18、21号投稿者的作业(共8名)。
✧下图为上周公益评论批改反馈:秃头所会对抽中的新闻评论进行非常细致的批改,手把手告诉大家「哪里出现了问题」「应该怎么修改」,并「示范正确表达」,期待大家来稿(请各位姐妹知悉:提交即意味着你同意你的新闻评论可能会被在后续推文中或者直播中,以【匿名】的方式作为范文,包括优秀范例或者问题范例来进行批改与讲解,期待你们的评论!
We k ill the utopia
´͈ ᵕ `͈
Stay in the Bubble
「一起去夏日游乐园鸭」
夏日25万字专题笔记
60个专题/40次点评/学科模考
º♡º♡♡
News &Comment
「6月至11月超长待机」
每周1次练习|轻量学习
院校服务|1v1针对批改
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
「去更大的世界 做更有趣的人 」
打工人酒醒时间:9:00-21:0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