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们胜利了,我们把日本人都赶出去了,如果你也能看到就好了......”
1945年,亚洲战场上的日本宣布投降,并于同年9月2日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划上句点。
在抗日战争中出生入死的一名共产党员余光文,在战争胜利后没有马上回到家乡。
余光文
而是来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坟包前。
几年过去了,余光文妻子张立的坟墓在战火中无人清理无人祭拜,现在坟头长满了杂草。
柏崖惨案给当年的人民留下了深深的恐惧和无尽的伤痛。
余光文的妻儿,就是在这次惨案中被残忍杀害。
这仇恨让余光文彻夜难眠,辗转反侧,深深地刺痛着他的灵魂。
妻子张立牺牲之后,余光文好像只剩下仇恨。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投入杀敌队伍,把痛苦化作力量,参加了无数次战斗,向敌人倾泻自己心中的怒火。
尽管余光文在战斗中消灭了不少敌人,但这并不能弥补他心中那个无法愈合的伤口。
张立和其他烈士的“英魂墓”
当真正取得胜利之后,余光文终于得以回到这片土地。
这是他为妻子筑起的最后归宿,无论他去到多远的地方,这里始终牵动着他的心。
余光文望着坟墓深深扎根于寂静的土地之中,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
随后他动手清理起妻子张立坟包周围的杂草,在这个过程中他忍不住回忆起往事。
那段惨烈的往事,就算余光文在后来成为了开国少将后,也不曾忘记。
放牛娃的抱负
1902年普通的一天,湖南省平江县一个穷苦的农民家中,有一名农妇感到肚子一阵一阵地痛。
原来她身怀六甲临盆在即,好在不久后她便顺利生下了一个男婴,取名为余光文。
此时的两人还不知道,他们的儿子余光文,一生注定是不平凡的。
因为家里并不富裕,为了养活家人余光文的父母成日里辛苦劳作。
而余光文则需要分担农活和家务,更是从很小就开始给地主放牛。
图源网络
余光文的童年没有精美的玩具,也做不到衣食无忧。
在这种情况下他更别说进入学堂学习知识,毕竟他连书都摸不着。
他和父母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家境贫寒导致他没心思去想自己的喜好,而是需要先解决温饱。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余光文大概一辈子就是一个为了生计劳作的淳朴农民。
正好余光文生得高大,十几岁时就已经长得像个成年的大小伙子了。
这就意味着他需要承担起更多家庭的责任,也就在这一年,他到别人家当了长工,赚取一些钱补贴家用。
后来余光文在当地认识了小有名气的拳师,拳师看他体质不错,余光文自己也有这个意愿,于是跟着拳师开始学习拳术。
在机缘巧合之下,余光文在1925年加入了当地的农民协会。
余光文
大概正是因为身强力壮又有武艺傍身,他被归入农民自卫军,参加农民运动,保护老弱妇孺。
第二年,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此时的余光文突然找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那就是要跟随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人民尽一份力。
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只为温饱的放牛娃。
他也有了自己的追求。
革命之路
1925年,革命浪潮席卷了余光文的家乡湖南平江县。
余光文凭借着一身健硕身躯和精湛的武艺,参加了平江游击队。
他还在之后后参与了湘赣边界地区领导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和革命士兵举行的武装起义;
史称秋收起义。
同年,余光文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
余光文
余光文的贫苦出身,让他不怕吃苦受累。
碰见战斗他都是冲在前面,毫不退缩,而他也因此多次在战斗中负伤。
1937年的抗日战争时期,余光文接到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在晋北开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
随后余光文被委派为晋察冀军区锄奸部部长一职,这一担任就担任了七年。
彼时锄奸部部长主要负责处理和解决党内外的奸细,以及危害抗日活动的分子。
以此确保抗日根据地的安全和稳定,实在是个不容易的职位。
担任锄奸部部长的那些年里,余光文秉持着“铲除奸细、保护好人”的理念。
虽然他没读过很多书,但他并不是个大老粗。
余光文
锄奸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而他也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每次遇到可疑的情况,他都会一一排查。
他认为不能放过一个坏人,但也不能冤枉好人。
任锄奸部部长一职,他就要狠狠抓住混在群众和战友们之间的汉奸,可也不能抓错人让战友心寒。
所以他每次工作时都是谨慎再谨慎。
柏崖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