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树(二):第二次被红军俘虏,晚年回忆当时曾受优待

分享至

宜将剩勇追穷寇

1931年6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发动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

前两次围剿,蒋介石都是采取步步为营的姿态,此次围剿,蒋介石一改往日的风格,而是采取长驱直入的办法,直捣根据地腹地,意图直接寻找红一方面军主力决战。

1942年冬,参加长城抗战的黄杰、徐庭瑶、杜聿明:、刘嘉树,郑洞国,邱清泉六人在重庆合影



除了驻扎各地担任清剿和控制后方的部队外,蒋介石将主力分为左右两翼大军。

何应钦任左翼集团军总司令(同时兼前线总指挥),指挥第1路进击军(第6师)、第2路进击军(第18军军部及其第11、第14师)、第3军团(第6路军指挥部及其第5、第8、第24师)、第4军团(第9师),从南城地区向中央苏区实施进攻,寻求红军主力决战。
陈铭枢任右翼集团军总司令,指挥第1军团(第19路军指挥部及其第60、第61师和第52师)、第2军团(第26路军指挥部及其第25、第27师)、第3路进击军(第5路军指挥部及其第47、第54师),从吉安、永丰、乐安方向深入苏区,实行“进剿”。

从整体布置上来看,刘嘉树所在的52师,其实就连配角的配角也算不上,进攻中央苏区并担负与我军主力决战的,是蒋介石的嫡系,蒋介石大概也清楚,只有嫡系他指挥才能得心应手,其他杂牌不添乱就很不错了。

52师是划归第19路军指挥了,第19路军我们并不陌生,这支部队粤军部队,下辖的60师、61师就是他们原来的部队,后来九一八事变以后就被调到上海了,打了淞沪抗战。

也因为52师不是唱主角,所以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这支部队其实都没有露太多脸。

当时蒋介石布置大军进攻中央苏区,一个多月劳师无功,反而被红一方面军牵着鼻子走,更麻烦的是,蒋介石的后院开始起火,导致他不得不安排仓促结束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

1931年9月,两广军阀趁蒋介石主力被牵制在江西时,大举向湖南衡阳进军,蒋介石只能电令各部撤出。

蒋介石急于撤军的消息传到红一方面军总部,毛主席、朱老总立即果断布置截击。

图|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作战



1931年9月6日,国民党军一部主力从兴国地区沿高兴圩大道向北撤退,决心抓住这股撤退的敌人歼敌一部,并视情况扩大战果。

撤退的国民党军第四军团猝不及防之下,其先头旅还来不及反应,就被我军全歼,第四军团遭到攻击,仓皇后撤,计划同在高兴圩地区的第一军团汇合后徐徐撤退。

国民党军第一军团派出了52师到兴国地区接应第四军团后撤,结果该部在兴国被红七军牵制住,红一方面军集中主力红3军团、红4军(并指挥第35师)、红35军向高兴圩地区的第一军团(十九路军的两个师)进攻。

不过,此战红军陷入胶着状态,特别是粤军十九路军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思来想去,红军主动撤围。

当然,红军主动撤围,本身是为了寻找新的战机,敌人不动,我军很难啃得下硬骨头,只要一动,就有战机,果不其然,这个战机很快就等来了。

1931年7月13日,52师在兴国地区与国民党第四军团一部分在兴国汇合后,准备向吉安撤退,红一方面军通过侦察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派出主力追击。

当时,敌我双方都急于抢占通向吉安的必经之路——方石岭隘口。

红一方面军紧赶慢赶,但最终还是落后于敌一步,国民党军第四军团一部已经当先一步通过了方石岭隘口,只剩下了52师以及第4军团的1个炮兵团和1个步兵营,被我军截在了方石岭以南地区。

经过一天激战,52师以及被围的第4军团的1个炮兵团和1个步兵营被我军全歼。

图|韩德勤



应该指出的是,方石岭战斗本身是一次敌人撤退中途的追击战,在敌人惊慌失措之下,仗打的不算很困难,此战我军全歼了国民党军52师以及第九师残部(其实就是第四军团,该部只有一个师,属于蒋鼎文部)。

师长韩德勤被我军俘虏,但此人后来化妆成伙夫逃走,蒋介石震怒之下,将他降为第二师副师长。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