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其独特的结构和款式不仅反映了古代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
了解汉服的基本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这种服饰的美学特点,并在穿着或设计时做到心中有数。
上衣下裳分裁制
上衣下裳制即把上衣和下裳分开来裁,上身穿衣,下体穿裳,下裳中的“裳” 也即裙子,上衣下裳制是汉服体系中最古老的形制。汉语所谓 “衣裳”就是来源于此。说汉服有四千年历史,那么上衣下裳制就有这么长的历史。“上衣下裳〞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服饰形制,也是历代男子礼服的最高形制,一直到明朝都是如此。比如冕服、玄端。
上衣下裳的演变
襦即短上衣。襦裙不是指一种裙子,而是上襦加下裙,是一套服饰的统称。襦裙的本质还是上衣下裳制,古老的上衣下裳发展到春秋战国之后往往称为襦裙,汉朝以后又被特指为女子襦裙:短衣长裙,腰间以绳带系扎,衣在内,裙在外。各朝各代在襦裙的基本形制下衍生出高腰襦裙、半臂襦裙、对襟襦裙、齐胸檽裙等款式,这些款式没有很多的礼仪规定,一般是用于常服的,所以普及面很广。
上下连缝制
深衣制形成于周朝,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当时的社会正发生着深刻转变,深衣制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诞生的。深衣制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也即上下连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样式。深衣有两大类:直裾和曲裾。主要作为正规场合礼服,男女皆穿,它大气儒雅、中正平和、风韵满满。
上下通裁制(袍服)
一块布裁出整件衣裳,中间无接缝,即为“袍服”。明显区别于衣裳制和深衣制,这一形制始创于隋唐,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创举,因为自古汉服都是分上下两截的。
其种类很多,圆领袍、襴衫、直裰、直身、道袍、褙子、长衫、僧衣等。这些最流行的时期在宋代和明代,皇帝贵族平时也喜欢这么穿,更是文人强客们的休闲装。
结语
衣裳上的交融、共生与互补,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中华民族深厚的多元一体"和合文化"底蕴,形成了古代中国"家天下'的国家治理观念。时代在进步,汉服在发展,审美在变化,形制款式也在变,但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汉服文化必将追本溯源,薪火相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