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文化用品店里,孩子们在挑选盲盒产品。□记者 葛芝 摄
□苏报公益守护记者 葛芝 苏报实习生 马儒昱 董玲慧
直到打开盒子的那一刻,消费者才能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正是这种惊喜感和刺激感使盲盒这种新兴的消费业态广受年轻人甚至青少年的欢迎。近年来,在玩偶、卡牌、文具等品类中纷纷兴起了盲盒消费的风潮,然而由此引发的消费纠纷时有发生。
去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进一步规范盲盒消费市场。《指引》施行一年多,盲盒经营、消费是否“盲而有度”、规范有序?本期,“96466公益守护联盟”栏目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未成年人自行购买盲盒
这种消费究竟是否有效?
近日,市民汪女士因为一套价值不菲的盲盒而糟心,并找到了苏州工业园区消保委求助。原来,她的孩子在学校周边的文具店里陆陆续续购买了超过3000元的卡牌盲盒,她发现后要求文具店退货,却遭到了店家的拒绝。
“在这个案件中,孩子10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孩子购买盲盒行为是否有效是消费争议发生的关键。汪女士的孩子购买盲盒的花费明显超出了相应年龄段通常情况下的‘零花钱’范围,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况不相适应,消费行为效力待定,需要得到监护人的追认。”园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解释道。
今年以来,园区市场监管部门已收到3例因未成年人自行购买盲盒引发的投诉。
在日常工作中,园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也注意到,有的未成年人在购买盲盒后,打开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款式或感兴趣的商品,就会直接送人或者想要调换,甚至表示要扔掉。这对于正处于建立价值观的未成年人来说,极易养成不好的消费习惯。
苏州天力咨询有限公司心理咨询师、苏州大学兼职心理咨询师李蕊表示,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和存在从众心理是盲目购买盲盒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来说,8岁以下的儿童处在‘他律道德阶段’,未向‘自律’道德转化,需要他人和社会的监管,行为难以自控。从儿童的同伴关系来说,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同伴交往的需要增强,但早期友谊一般脆弱、易变,友谊多建立在有共同兴趣和喜好的活动基础上。孩子往往通过分享玩具,如盲盒等来获得认同、保证自己在群体中的一席之地。”
事实上,盲盒商品并非孩子想买就能买,在《指引》中就有相应的规定。其中要求:盲盒经营者不得向未满8周岁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向8周岁及以上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商品,应当依法确认已取得相关监护人的同意。制定这一规定的目的,正是在于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
向未成年人销售盲盒
更多细节需商家规范
这几天,记者走访了中心城区及园区多家盲盒专卖店、礼品店和学校周边的文化用品店。
在干将路、蠡塘路附近的文具礼品店内,都有文具、套卡、积木、摆件等各种盲盒销售,每件价格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店内大多没有对于学生消费者购买规范的提示标语,也没看到有导购人员主动向顾客告知此类信息。在观前商圈的部分文创礼品店内,虽有相应的提示内容,却存在标识小不醒目、被遮挡看不清等状况,未能达到提醒的效果。而经营者在向未成年人销售盲盒时,主动询问、确认家长是否知情,也是商家避免纠纷、自我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有些店铺工作人员和家长并不知道有这样的规定,有孩子单独到店购买盲盒,店家便直接出售了盲盒产品,家长也不在意,这无疑增加了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商品等风险。
相比之下,“泡泡玛特”等一些品牌专卖店在盲盒产品的销售过程中规范性较高,店内随处可见清晰的提示标语,不仅强化了销售的合规性,也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不仅如此,记者还注意到,不同店铺销售的盲盒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一些学校周边文具店内的文具和玩偶盲盒做工粗糙,部分产品带有容易脱落的小零件,且没有相应的安全提醒,孩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被误吞、划伤等安全隐患。
在市场监管部门受理的手办类盲盒消费投诉举报中,涉及了广告宣传、盲盒抽取率、价格、质量不满意等多方面。
多方面完善保护机制
共筑安全健康消费环境
“去年《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的发布,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盲盒市场。《指引》执行一年多来,中心城区受理的有关儿童购买盲盒消费纠纷大幅下降。而要让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一方面要督促盲盒经营者不断加强对盲盒经营的合规管理,提高行业自觉性和警惕性;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提升广大消费者科学消费的意识,减少甚至避免在实际买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姑苏区消保委秘书长王锋表示,除了在上述方面完善保护机制,还需要在规范盲盒价格体系、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鼓励设定保底机制、提供完备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好保障和推动。
比如在价格方面,盲盒内商品的实际价值应与其售卖价格基本相当,盲盒商品价格不应与相同非盲盒销售商品价格差距过大。《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提出,单个盲盒售价一般不超过200元。
为了让消费者买得明白,盲盒经营者应当将商品名称、商品种类、商品样式、抽取规则、商品分布、限量商品投放数量、抽取概率等关键信息,以显著方式对外公示,保证消费者在购买前知晓。对于盲盒商品的名称、产地、生产者、执行标准、性能、规格、成分、安全警示、“三包”条款等基本必要信息,盲盒经营者也应通过产品标签、消费提示等方式,充分、真实告知消费者。
不仅如此,盲盒经营者不能通过后台操纵改变抽取结果、随意调整抽取概率等方式变相诱导消费,以及以折现、回购、换购等方式拒绝或故意拖延发放盲盒;不能设置空盒;要保留完整的概率设定、抽取结果、发放情况记录不少于3年,以备核查。
王锋建议盲盒经营者建立保底机制,通过设定抽取时间、抽取金额上限和次数上限等方式,引导理性消费。不得以盲盒名义从事或者变相从事赌博活动。
市场监管部门也要求盲盒经营者提供完备售后服务,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公开投诉方式、处理流程、退换货标准等信息,及时有效地处理消费者投诉。王锋提醒:“买卖双方都要了解的是,盲盒经营者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通过互联网形式销售的已拆封盲盒商品在满足相应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不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尚未拆封的盲盒商品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规定执行7天无理由退货。”如遇未成年人消费纠纷,家长应当留存好购物发票、收据等证据材料,通过合法途径理性维权,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投诉举报,如涉嫌诈骗及时报警。
市场监管部门与心理咨询师提醒,家长、学校都应做好对孩子的保护和教育,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消费观,不要盲目跟风攀比,同时妥善看管好孩子的金钱,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李蕊说:“从社会层面管控盲盒销售行为是合理行为,还要关注孩子的习惯形成和能力发展,增加自控方面的保护与引导,才能共同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