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云南持续降雨,在素有“中国紫皮石斛之乡”美誉的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不便外出务工的村民们纷纷在家加工枫斗,实现了“坐地生钱”。
今年52岁的龙陵县龙山镇赧场社区居民段有果平时主要在家周边打零工,持续降雨导致无法务工,她便在家帮斛商们扭起了石斛枫斗。只见一根石斛条在她的手中快速扭几下,一颗外形美观、肉质紧实的枫斗就成形了。
枫斗是将石斛鲜条进行烘烤、绕条、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后炮制出来的,不仅能充分发挥石斛的药食作用,还能极大延长储存时间,方便运输至全国各地销售。5公斤左右的石斛鲜条能扭出0.5公斤的枫斗,枫斗市价主要由外形、紧实度和饱满度来决定,平均每公斤在240元至360元不等。
段有果每天能扭出1公斤左右的枫斗,获取加工费120元左右。她对此非常满意:“因为我们家既不种田也不种地,雨水天就在家带带孙子,扭扭枫斗赚点钱,孙子的零花钱和日常的开销还是能保证的。等天晴的时候我们又出去打工,只要人不闲着,收入就会源源不断。”
龙陵县是全国石斛枫斗第一县,共有4.5万人从事石斛枫斗加工,每年6月至10月的雨季在家扭枫斗的人数都会大幅增加。
“你烘烤半小时左右,烘干一部分,在还没有完全干的情况下,继续反复定形,做出来的枫斗就比较紧实、比较好看了……”为保证扭出来的枫斗质量达标,自雨季以来,龙陵县石斛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沈定才和同事进行入户技术指导,引导斛农全面落实枫斗加工要求,确保提质增收。沈定才介绍:“我们主要是紧紧结合市场对石斛枫斗的需求,对石斛枫斗加工的环境、火候、紧实程度、外形等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提高斛农的技术水平和枫斗的质量,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目前,龙陵县的石斛枫斗可实现年均初加工产品2500多吨,人均年收入6000多元。
开屏新闻记者 崔敏 通讯员 储永娟 尹纯助 赵菊润 摄影报道
一审 孙琴霞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