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接盘民企,一般是亏多赚少,但这次国资应该是赚了。
近日,上市公司新湖中宝发布公告,交易手续全部执行完毕,实控人正式由浙江前首富黄伟变更为衢州市国资委。
衢州国资前后两次受让了合计28.68%的股权,共耗资52亿,如果以新湖中宝目前140亿的市值测算,账面已浮亏12亿。
不过,资本市场的账不是这么算的,股价只是给股民定的交易价格,一级市场的交易遵循的是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什么意思呢,如果股价高估就以股价为准,如果股价低估就以净资产为准。
我们把新湖中宝切开看看,总资产1083亿,总负债652亿,净资产值431亿,这才是一级市场交易谈判的基础。
别说新湖中宝现在股价1.65元,就算继续跌退市,431亿的净资产仍然是雷打不动的,顶多就是流动性大大受限了而已。
那么我们给衢州国资简单算一账,431亿的28.68%对应123亿净资产值,衢州国资实际上是浮盈71亿。
1
当然,还需要考虑资产的成色,如果都是些所谓的商誉、无形资产,那换个卖家可能会一文不值,而新湖中宝的资产整体来看属于保值的类型。。
根据2024年一季度的财务数据,1000多亿的总资产中,房产、股权等投资性资产就占了500多亿,货币资产60多亿,存货400亿。
关于存货资产减值前两年已减得差不多了,新湖中宝的地产项目近两年经营毛利率还呈上升趋势,可以挤的水分本来也不多。
最关键的是,新湖中宝400多亿的股权投资,目前正处于集中回收期,既可以留着享受长期分红,又可以灵活处置变现,选择很宽松。
以2023年为例,分红和股权变现就回笼了超过50亿的资金,新湖中宝可能是唯一一家根本就不靠地产业务维持生计的地产企业。
做买卖也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有人赚就会有人亏,既然衢州国资53亿收获千亿巨盘赚了,那原实控人黄伟就肯定亏了。
然而,黄伟作为一个资本猎场的老手,又怎么会做亏本生意呢,他现在的退场和当初发家一样,都充满了迷幻。
2
上个世纪80年代,师范毕业很吃香,而黄伟就毕业于温州师范学院,被分配到浙江瑞安一中当老师。
学校里教书讲职称,黄伟不满足于自己的大专学历,于是到浙江省委党校修读本科,而本科修完后,黄伟就被调到了温州市党校。
从瑞安一中到市委党校,可见黄伟有很强的跨界能力,而这一能力,在其之后的发家之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说起温州的产业,国人最熟知的要数皮鞋了,最风光的时候温州有5000多家鞋厂,一年生产超过18亿双成品鞋,不愧“鞋都”之名。
其实,温州除了鞋业,眼镜业也相当发达,欧洲最大的眼镜公司之一欧洲光学公司9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从温州采购太阳镜了。
正是温州眼镜业的商业东风,把党校的黄伟吹下了海,黄伟干起了卖眼镜的生意,在杭州国际大厦租柜台开了一家眼镜店。
从党校到个体户,这个跨界幅度不小,但黄伟适应能力也很强,不到两年的时间就靠着卖眼镜干成了万元户。
而当别人以为他会继续开连锁店把眼镜生意做大做强时,黄伟又跨界到股市去了,并非炒股,而是炒股票认购证。
3
上海证券交易所初期只有“老八股”,完全不能满足中国股民的购买需求,如何扩容就成了上交所的当务之急。
彼时还没有如今这么先进的网上发行系统,发行新股的时候要想认购就得提前到上海江湾体育场去排队,现场由于人太多,秩序相当混乱,还几乎闹出人命。
正是在此背景下,监管层想出了一种叫认购证的东西,普通人必须先买认购证,然后凭认购证摇号认购新股,这样大家就不用在现场抢了。
1992年,上交所按计划发行了认购证,一切都如计划所料,发行新股果然没再出现现场抢购的情况,但很快,认购证自身却成了抢购的标的。
股票市场靠的是信息,于是总有消息灵通人士能够抢占先机,因有人获悉即将有几十只股票要发行,于是开始高价收购认购证。
逻辑很简单,彼时新股发行只要能中签就能赚大钱,而手中认购证越多,中签数量也就越多,赚的钱自然也就越多。
黄伟就是消息灵通人士之一,获得消息的时间还比较早,把卖眼镜赚的钱全部拿来收购普通人手中的认购证了,并持有待涨。
对于普通人来说,认购证的成本是30元,能摇号但不一定能中签,所以认购证对于钱不多的普通人来说其实用处并不大,在大家都不知道未来股票发行信息的情况下,黄伟只要把价格略微提高就能买到手。
后来消息传出后,一张认购证最高甚至炒到了1万元,黄伟狠狠赚了一波差价,就此攒下了第一桶金。
1994年,黄伟成立新湖集团,“新湖系”资本诞生了,黄伟也正式进入了资本市场,很快又迎来了第二个暴发的机会。
4
与1992年上交所股票认购证一起发行的还有3年期的国库券,发行总额达240亿,1995年6月到期兑付。
兑付利息是9.5%的票面利率再加上财政部保值贴补,也就是说,如果你买了面值10000的国库券,三年除了可以得到950的利息,还可能额外得到财政部的贴补。
不过,这个贴补也不是说一定有,有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在有与没有之间就形成了多空双方的对垒,使得国债期货价格摇摆不定。
和前面所说的炒认购证一样,得信息者就能得天下,按照媒体的报道,不止是黄伟,还有几个大家熟悉的名字都在这一波豪赌中大赚了一笔,比如魏东、刘汉、袁宝璟。
不过,这三人的结局都可以用“中道崩殂”来形容,只有黄伟一直低调潜行到现在。
1996年,赚得盆满钵满的黄伟正式进入地产行业,新湖集团“地产+期货+股票”的三驾马车初步成型。
一个对资本市场如此热爱的老板显然不可能忍受自己旗下一家上市公司也没有,2000年,黄伟收购了上市公司绍兴百大后更名“新湖创业”,这是黄伟录得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2006年,黄伟两路并进,先后拿下了两家上市公司哈高科和中宝戴梦得,中宝戴梦得就是现在的新湖中宝,而哈高科就是如今的湘财股份。
2009年,新湖中宝吸收合并了新湖创业,黄伟也在这一年一举冲到胡润百富榜第五名,荣登浙江首富的宝座。
5
看起来,黄伟一路顺畅,但也就从2009年起就开始莫名其妙地缺钱了。
从2009年7月到2012年9月,黄伟控股的新湖集团通过新湖中宝减持了3亿股,以当时价格测算大约套现了超过10亿。
从2019年开始,新湖中宝在地产业且战且退,不到1年的时间甩卖了多个地块和房产公司的股权,回笼资金144亿。
2020年,新湖中宝又将旗下部分资产卖给了融创,拿到了49亿。
从黄伟这一系列甩卖动作来看,房地产的包袱应该是已经甩得差不多了,前面对新湖中宝的简单拆解也可以证明这一推测。
既然房地产不是黄伟的坑,那么他的坑就应该在无法探知的资本世界里了,比如期货就一直是黄伟的最爱。
玩资本的人,钱永远没有够的时候,黄伟如今的缺钱程度可窥一斑。
黄伟还持有的新湖中宝约23%的股权已经99%质押,持有的另一家上市公司湘财股份的股权也已99%质押。
2023年4月,新湖集团旗下的新湖控股因为无力偿还新湖中宝32亿的借款本息,还把所持湘财股份4.29亿股股份转让给了新湖中宝。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这或许是黄伟迷幻退场的原因之一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