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李倩
在互联网的浪潮中,网络语言日新月异,而“方言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底蕴深厚的地域文化,成为新一代的流量密码。它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吸引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纽带。
■“方言梗”成为网络新时尚
“方言梗”,顾名思义,就是以地方方言为基础的“网络梗”。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的崛起,“方言梗”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成为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
“方言梗”的流行并非偶然,它蕴含了深厚的地域文化,成为人们对故乡情感的依托。这些源自日常生活的方言表达,如上海话“嘎亮”(意为眼镜)、东北话的“朝面儿”(意为露面)、四川话的“几哈”(意为快点),既幽默又生动,展现了地方语言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影视、音乐、动漫等作品层出不穷,创作者们将方言融入各种艺术形式,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沪语版《繁花》以其独特的方言魅力,成功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成为一股清流。该剧不仅重现了20世纪90年代上海的繁华景象,更将上海话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吃排头”(意为有麻烦)、“色特兮兮”(意为滑头滑脑)等充满地方特色的沪语台词在剧中频频出现,观众们纷纷模仿、分享,将这些充满韵味的“沪语梗”带入日常生活。一时间,沪语版《繁花》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甚至有观众表示:“《繁花》要看沪语版,真的更有上海‘咪道’(意为味道)。”
沪语版《繁花》的热播,让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并重新拾起生疏的上海话。无论是在办公室、学校,还是在网络上,人们纷纷用上海话讨论剧情、分享心得。此外,还有许多原本不熟悉上海话的观众,通过这部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方言体验,这无疑为地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动力。
■“方言梗”与地域文化的共鸣效应
“方言梗”不仅为网络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助力了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方言梗”拥有显著的传播能力,一旦某个“方言梗”成为爆款,它便会迅速在网上风靡,引发众多网友模仿。语言作为文化的传递者,其存在先于文字的发明,它不仅承载了文化表面的元素,还蕴含着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正如俗语所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这在淄博尤为突出,即便是短途车程,也能体验到截然不同的方言。
在流量密码的世界里,方言往往能成为引发共鸣的利器。正如我市作家陈慧之在《漫话博山话》中所展现的,博山方言简练而到位,“人(len)物”“夜来”“得(dei)为”等,几个字便能精确传达丰富含义。这种语言魅力唤起了每个在博山长大的人对当地方言的深厚情感。
流量密码的背后,是地域方言所承载的文化基因在发挥作用。陈慧之耗时十年深入研究博山方言,并在《漫话博山话》中详尽阐述了词语释义、地理背景和地方特色。通过这本书,读者们不仅能够了解博山的历史故事,还能深入领悟博山的历史文化。
《繁花》剧照
■方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方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主体在于广大社会民众,其中青少年群体更是关键所在。在当今时代,新媒体蓬勃发展,为方言文艺娱乐创作与传播注入了强大动力。青少年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关注、了解方言,使其融入自身文化生活,对方言的适度运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山东理工大学教授张玉霞表示。
然而,在“方言梗”走红的过程中,出现部分方言被娱乐化、低俗化的现象,这为方言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潜在危机。一方面,某些“方言梗”热衷于突出“土味”,以为这样能够营造出接地气的氛围,却在无形之中屏蔽了地域文化自身蕴含的美感;另一方面,部分“方言梗”为达到搞笑目的,不惜矮化方言使用者,而忽略了深入挖掘并充分展示方言背后的文化民俗与悠久历史。
张玉霞认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这红极一时的网络文化现象面前,要警惕为盲目追求流量而使方言与低级趣味相挂钩的行为。应当积极探索并大力鼓励多样化的方言开发应用模式,努力塑造出高端、典雅、文化气息浓厚的方言形象。
方言是共同语的根基,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人们的浓浓乡土情怀。作为地域文化、乡村文化与精神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相信方言文化一定能够找准自身定位,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为地域文化和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