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城北,望城区湘江东岸铜官窑古镇,在唐代不但创造了世界第一的陶瓷釉下彩工艺,而且培育了优秀食品文化——“铜官四钵”。它堪称湘菜系列中的珍馐。
春末夏初,受望城区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的委托,我来到铜官窑古镇的铜官老街305号,拜会专营“铜官四钵”的“左坛右罐”门店老板文铁书先生。年遇花甲的文老板笑容满面,看上去身体结实,精神矍铄。在他的会客室,我说明了来意后,他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地介绍“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菜“铜官四钵”的源流,烹调方法和经营现状。
湘菜“铜官四钵”起源于唐朝,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其烹调方法世代相传,历久弥新。
唐朝初期,铜官窑古镇民间传说,铜官老街有一家曾氏饭馆,通常客人满堂,生意红红火火。曾老板家较殷实,他少年时在族学堂读了五年书,知书达礼,是个有文化的商人。逢年过节,他就去铜官窑古镇誓港街的泗洲庙烧香拜佛,祈求菩萨保佑饭馆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有一年中秋节,他去泗洲庙进香祈福,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湘江边遇到了一个仙人。他戴着宫廷官帽,身穿朝服,蓄白色长胡须,从天上漂然来到他的面前。仙人问他为何独自一人来到河边?他回答是来祈求河神保佑饭馆生意兴隆,顾客像湘江一样川流不息。仙人长袖一拂,对他说:“饭馆兴旺,重在厨艺,厨艺重在五味调和,掌握火候,鼎中之变,精妙微纤;荤素搭配,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话音一落,倏然而逝。第二天,他早晨起床后直奔泗洲庙,在佛堂跪拜,把梦中的经过向长老诉说,请求谕指。长老手不停地捻动佛珠,慢慢地帮他解梦。你梦中遇到的仙人,身着官服,头戴官帽,那正是厨师鼻祖伊尹。你有幸得到了高人指点,事业必将宏发。伊尹何许人也?他幼年寄养于庖人之家,得以学习烹饪技术,长大以后成为了烹饪大师。他由学习烹饪技术而悟到治国的道理,成为商汤王心目中的智者贤者,被任命为宰相,辅助商王朝五代帝王,在历史上影响很大。你梦中见到他所以身穿官服,头戴官帽。
曾老板通过长老的启迪和指点,回到家里将梦中仙人指点迷津的话仔细回忆并记录在纸上,逐字逐句酙酌。特别对“鼎中之变,精妙微纤”重点琢磨。他查阅了《史记·殷本纪》中“伊尹负鼎俎,烹鹄羹,以滋味说汤,至于王道”的故事,“鼎”指的是烹饪用的锅,锅对调和食品五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曾老板把平常用的铁锅改为陶瓷器皿代替。烹饪操作中,将猪肉清洗干净,刀切成四方形状,然后放在烧红的铁锅上,把猪肉皮烙成金黄色,发出香味。肉块冷却后再刀切成一条条,用陶钵烹蒸,出笼肉块形状好看,色香味俱全,“铜官四钵”之一“扣肉”由之形成。
后来,曾老板接着将肘子、肉丸、冬笋全部改用陶钵烹饪,原汁原味,鲜美绝伦,有口皆碑。这四道菜渐渐演变成了有地方特色的珍馐,被称之为“铜官四钵”美食。
盛唐时代,铜官窑的熊熊火焰映红湘江,陶瓷产品流水般出厂。陶瓷从湘江出发,源源不断地运往洞庭湖、杨子江,还沿东海、南海经印度洋、阿拉伯海到达非洲的东岸,或经红海、地中海到达埃及。陶瓷畅销神州大地,远销东南亚国家和欧美市场。中国船员在国内沿途的码头和异国他乡的码头洽商生意,用“铜官四钵”美味佳肴招待客商。洋人吃了“铜官四钵”赞不绝口,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Very good!”(非常棒!)“铜官四钵”的馨香从它的源流地——铜官陶城,飘向神州大地,飘到异国他乡……
明清时期,窑场的龙窑老板,春季龙窑点火开始煅烧一年中的头窑,会在窑场摆设数桌酒席犒赏窑工,祝贺龙窑开工大吉,产销两旺。厨房设在窑场,一边煅烧生产,一边利用窑火做饭菜。炊具就地取材,利用陶罐子、陶坛子、陶钵子烹饪肘子、扣肉、肉丸、冬笋四大主菜,其余是萝卜、白菜、红薯粉丝……窑工在窑场津津有味地享用老板赐予的美味肴馔。
清末民初,文铁书祖父文局生,从小就在铜官老街学做厨艺,出师后在铜官窑古镇的饭馆做厨师。他继承了“铜官四钵”制作的厨艺,还根据不同季节配料的变化,不断更新。烹饪出有特色的“铜官四钵”,成为有名的大师傅。铜官窑古镇大型的生日喜庆宴席盛行“铜官四钵”,主厨非他莫属。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茶亭九峰山谭家园谭庚嗲八十大寿。他的满伢子当官,家境富裕,当地名气大。八十大寿宴席设在谭氏宗族祠堂,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寿宴主菜“铜官四钵”,设百席招待族人和宾朋,不收礼金。铜官窑古镇去茶亭九峰山谭家园,有二十多里路程。当时公路不通,交通不便,铜官窑古镇去那个地方,只能徒步翻山越岭,大半天时间才能到达。谭家为请“铜官四钵”大师傅主厨,提前一天,派四个轿夫用轿子接他到谭家园。
他的父亲文树林,从小跟随其父学习厨艺,也成为了“铜官四钵”烹调大师。文铁书受父亲的熏陶,热爱厨艺,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熟练地掌握了“铜官四钵”的烹饪方法。他父亲去世后,2022年12月与胞弟文伟书合资,在铜官老街305号开办了“左坛右罐”门店,专营“铜官四钵”。
“铜官四钵”专营店开业日选定元旦节。当年元旦天气晴朗,铜官窑古镇铜官老街打扫得格外干净,花岗岩铺的路面像用水清洗过一样,街道两旁悬挂的彩旗随风飘舞,喜气洋洋。元旦节是国家法定假日,这天来铜官窑古镇游玩的人多,铜官老街人声鼎沸,熙熙攘攘。“铜官四钵”专营店生意红火,来贺喜的宾朋,来品尝“铜官四钵”的游客,满堂坐无虚席。客人举杯饮酒尽兴之时,一位年过五旬的人来到厅堂“送财神”(地方一种凑热闹的人)。他肩膀挎着一个袋子,一边敲打快板,“哒咯哒,哒咯哒……”一边说:“打竹板响当当,登上贵府捧过场。‘左坛右罐’新开张,‘铜官四钵’喷喷香。”
快板声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了,客人都望着他打快板。他看到桌上香馥馥的菜肴,随口赞道:“盘中扣肉像黄金,冬笋片片白如银。”文老板看到有“送财神”的来凑热闹,连忙打招呼,吩咐员工递上一支香烟和一杯茶。
老板出来接待,他顿时兴趣高涨,“哒咯哒,哒咯哒……”快板打得更响,对着老板说:“饭馆开张生意隆,月月年年接财神。笋子、肉丸好下酒,肘子、扣肉不腻人。‘铜官四钵’蛮好吃,特色佳肴杨美名。”说得满堂客人哈哈大笑,文老板笑着说:“好口才,好口才!”随手给他发了红包,他双手接过红包,慢慢走出厅堂,谢道:“送财神凑热闹,多谢老板大包封!”
“铜官四钵”流传于民间以来,它是当地饭馆的特色菜,民间办生日喜庆宴席的四个主菜。铜官窑古镇史上未曾记载有开设专营的店铺,但是一千多年来,“铜官四钵”馨香不绝,流行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文铁书家从他祖父开始,祖孙三代从事“铜官四钵”烹调的研制和经营。他成为了“铜官四钵”唯一的代表性传承人。
“铜官四钵”现在的烹饪方法:
食材与要求:农家土猪肉,山中冬笋;荤素搭配,清洗干净。
主要调料:食盐、豆豉、干椒、茶油、猪油、酱油、胡椒、芝麻油、八角茴香、剁辣椒、陈醋、冰糖、香葱、生姜、蒜籽、桂皮。
烹饪操作:注意控制好时间和温度。
餐具全部采用陶瓷器皿。陶瓷器皿受热均匀,从而使食物均匀受热。食物在烹饪过程中,它所含的脂肪、糖份、维生素等可溶性物质,随着水温慢慢升高,逐渐渗入汤中。
陶瓷器皿还有散热慢的特点,保持食物的温度时间长,营养成份不易流失,味道更新鲜,更脆嫩。
“铜官四钵”经食品监督部门的专家鉴定,达到了低盐、低糖、低脂的要求,具有色香味俱全的湘菜特色。
来铜官窑古镇旅游的客人,慕名寻找“左坛右罐”门店,品尝“铜官四钵”特色佳肴。节假日客人多,须排队候餐。
铜官窑古镇是我的家乡,为家乡的特色饮食文化点赞!为家乡的特色饮食文化执笔宣传而自豪!
文/周罗生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