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开始,赏心悦事
来源 | 老叶说医
作者 | 叶正松
昨天下午,温州警方发布警情通报。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一起伤医事件。一名医生受伤。行凶男子跳楼。两人均在抢救中。
昨天晚间,李医生同事在社交媒体透露,李医生没抢救过来,不幸离世了!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布悼文:
@行者网友透露:李医生再也不能回来了…无比悲愤的至黯时刻,我是温州附院的医生。
不知道,凶手是死是活。
也不知道,到底为何要对李医生下次狠手。
知道的是,李医生人超好,每次门诊都给病人加号,经常忙到中饭都没吃,上午加号的病人看到下午上班的时候都没看完,对待每个病人都很有耐心。
悲剧再一次在救死扶伤之地重演。
整体观之,近年来发生的恶性伤医事件已非孤立。各地各医院都有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
这种恶性伤医事件的频发,已经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医生这一传统意义上、高尚而体面的职业,正在面对着越来越多、不应属于这个职业的压力与风险。
这些伤医事件,极大动摇了医护人员的安全感和执业信心,也经常引起从媒体到公众的广泛讨论。
伤医事件,不论是什么原因,从个体来看是极端事件,但其本质,是一种严重犯罪。
只要是犯罪,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任何的政策与制度设计只能防止、减少,而不可能彻底杜绝。
但从伤医事件的发生频率,已经高到了有些不正常的地步,就凸显出一些结构性问题。
遗憾的是,每次伤医事件发生后,就和其他热点事件一样,在激烈舆论讨伐后,便渐趋平静。
除了事件发生当时几天的义愤填膺与观点的激烈碰撞,在事件平息之后,并没有发生任何结构性的、甚至建设性的改变。
对于长期累积造成的一些医患矛盾问题,或者医护职业安全问题,既无治标之举,更无治本之策。
只有当下一次伤医事件再次发生时,同样的问题,也才会再次进入被大家的视线。
而事件的走向,也依然是重复之前的一切。在短暂的波澜之后,便归于平静,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当然也就没有任何可言改变之处了。
时光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唯一变化,就是有些人,已经不同。
医护人员,感受不到来自医院和公权力的保护。
医院,是一个人群情绪比较极端化的公共场所,但居然没有多少医院,配置有效的足够的安保人员。
医院自己的力量有限,社会却对这一现象视而不见。
看门大爷和警察的区别,真的不是一点点,火车地铁上都有安保,医院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在伤医现象发生时,只靠旁人同情相助太靠不住,要明确负责医院安保的责任人。靠“教化”去“预防”,是永远防不到100%的。
更遗憾的是,近期发生的多起恶性伤医事件,在事件发生之前,医生所供职的医疗机构和当地的公安机关大多缺乏积极的响应。没有充分而成体系的预警措施和解决方案。
而是被动地等待一些事件或矛盾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发生了恶性伤医的严重事件,才姗姗来迟地有所动作。
事后的这种动作,也更多是针对个案的谴责和追究,没有从个案上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而反思和改进针对医患纠纷的处理和解决机制。
这使得作为个体的医护人员,感受不到来自医院和公权力的保护。自然会产生安全感和执业前景的担忧。
理论上,医院关心局面是奔着大格局去的,实际上,有些时候却适得其反。
每个医院都为了控制自己的局面不失控,忘记了法律精神,牺牲了是非观念,用道歉、赔钱换取和谐,结果,在医院只要闹就能拿到钱一度成了共识。
没错你道什么歉、赔什么钱一度成了责问。忍一时没有风平浪静,退一步没有海阔天空。忍一时你就得不停地忍,退一步你就得不停地退。
医院的妥协,的确在小尺度上控制了局面。但在大尺度上,局面不但没有控制,反而越来越,失控。
社会站在道德制高点要求医生的忍让,法律一些尚不完善,法院有纠必责医生的一些行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患者,更加猖狂。
有的人,像武松,自己人生鸡飞狗跳,最终被生命吻之以痛,他则报之以刀。
患者是弱者,医生其实也是弱者。
人人都喜欢俯首面对强者,横眉冷对弱者,这似乎是一个死循环。
弱者往往被欺负,然后转向欺负更弱者,而当最弱的那个人无可欺负的时候,往往会冒出念头去报复那些最强者,想和他们同归于尽,这也是弱者的反噬。
之前发生的一些恶性事件,都遵循了这个逻辑。
为什么好人往往没有好下场?
因为招惹了太多的烂人烂事,直到最后才会发现救的这个人谁沾惹上谁倒霉,不然他怎么会那么惨。
存天理,灭人欲。形容当今医生丝毫不过。
看看国外医生的待遇。中国医生一个月的工作量是国外医生一年的工作量。
即便是与中国香港地区比较,内地医生,也是一言难尽。
有一位辞去内地大三甲医院去了香港的医生,这次回来带她奶奶到自己老东家医院看腔隙性脑梗塞。发朋友圈感叹,内地医疗比香港便宜,快捷方便太多了。前天检查、缴费,电脑自动预约号核磁共振,当天晚上出报告,当天挂号最高级别专家,当场拿药。这在香港是不可想象的!
《大宅门》我们都看过:医生担的干系太大,出了点事,一家都毁了。所以白景琦他爸“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还一度不让他学医。真的不能让医生成为历史的镜像。
背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白色巨塔的光环背后,不能忘记医生其实也是普通人。长时间的手术、复杂的病例讨论、紧张的医患关系……种种不可回避的难题,迫使医生需要寻找合理方式来释放压力,保持身心健康,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中国医疗进一步改革势在必行,而坚守在一线的优秀的年轻医生,已经寥寥无几。
逼走他们的不只是患者。
整个社会,一些医疗制度,都有责任。
试想,让你做一份高负荷,连生命安全都没法保证的工作,你,会安心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