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驾仕派立场无关。)
萝卜快跑在武汉订单暴涨与特斯拉Robotaxi推迟发布是近来汽车世界里最受瞩目的话题。人们真正严肃谈论自动驾驶的时间,大概10年都不到,如今它已经落地了,即便有这样那样的限制,进度也不可谓不快,至少足以让很多人措手不及。
出租车司机的反对,同样是这段时间里正在发生的、且不容忽视的事情。
技术突进引发特定领域内从业者大规模失业,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恰恰因为发生过很多次,加上我们又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对一切商品与服务需求极为旺盛的时代,以致对技术突进所引发的后果,并没有真正直观的感受。我们几乎都养成了这样的一种观念:技术突进后,会有新的工作去承接那些被冲击的失业者。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册中,描绘了他观察到的、工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遭遇:
「在机器逐渐地占领某一生产领域的地方,它给同它竞争的工人阶层造成慢性的贫困。在过渡迅速进行的地方,机器的影响则是广泛的和急性的。
世界历史上再没有比英国手工织布工人缓慢的毁灭过程更为可怕的景象了,这个过程拖延了几十年之久,直到1838年才结束。在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的每天靠 2.5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与此相反,英国的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1834一1835年东印度总督确认:
『这种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的平原漂白了。』」
每天2.5便士是什么概念呢。当时20便士为1先令,12先令为1镑,按照今天的汇率,1镑=9.4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当时英国的手工织布工人每天要靠不到1毛钱维持至少自己的生活,如果老婆和孩子没有工作的话(当时允许童工存在),这不到1毛钱甚至是全家人的预算。
即便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这样的收入显然也是不够的,但工人不得不接受。马克思在这一段的注释里更详细地说明了当时工人的境遇:机器(动力织机)的使用让使用手工织机的大量工人失去工作,如果不接受这样的收入,ta们会彻底失业,而这样的收入显然不足以维持生活,所以还不得不依靠济贫津贴来维持生计。
于是——马克思这样写到——「他们从受人尊敬的、在一定程度上独立的手工业者被降低为靠低三下四地哀求别人施舍面包过活的穷人。」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面对技术突进时,就是这样无能为力。而之所以到我们如今生活着的现代社会,状况不再那么惨烈。技术突进创造了更多新的工作,的确是重要原因之一。但也绝不只那么简单。
技术方面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机器大规模引入生产,更少的工人能创造指数级增长的产量,洲际航运、金属加工等等这类此前难以实现的项目得以落地。需求在增长,商品数量的增长更多。
接下来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现象更加清晰。为了海量商品能够顺利销售出去,销售业大规模兴起。
一方面体现为更现代化的卖场,一方面体现为更体系化的推销团队,到了20世纪(参数丨图片),广告业也发展起来。
同样,伴随着工厂、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组织架构也在完善,诞生了更多服务于企业运转的岗位。
《资本论》中提及了这样的现象。马克思观察到,随着机器的规模化应用,佣人的人数越来越多,大街上随处可见乘着马车走街串巷的推销员。(目前只读到第二册一百多页,《资本论》总共三册,之后或许会有更多相关内容)
直至今天。我们不再是工人,因为我们是白领,我们又是工人,因为同样受雇于企业;服务业者不是仆人,因为ta们在餐厅、酒店、咖啡馆工作,ta们又是仆人,因为工作的职能基本是一致的。
另外一个与技术无关的,更为重要的改变是,工人阶级的待遇变好了。首先是工作时长降低,马克思写《资本论》时,也就是19世纪,欧洲工人的法定工作制是每天12小时、每周6天(印象里周六好像是10小时,总之差不多996),之后降到每天工作10小时。
到20世纪,每周5天,每天8小时已经是全球工人的普遍待遇,工人阶级有了更多生活时间,也就诞生了更大的消费需求。
此外,工资提高了,因此在二战后,西方世界普遍实现了一人工作能养活全家的收入水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量家电商品如冰箱、彩电、吸尘器等家电涌入市场。大量新生的中产阶级——收入更高的工人阶层——以当时的收入足以消费那些商品。
但整个社会运转的本质是没变的。
马克思理论:
1、工人阶级与生产资料被迫完成了分离。
生产资料就是生产任何商品,如食物、衣物、家具等等,所需要的原料与工具。要采购这些原料与工具,钱包要到一定程度。你我皆凡人,即便能买得起工具,也买不起持续消耗的原料。即便都买得起,也根本覆盖不了衣食住行每个方面。
2、社会分工将能够独立完成全产品生产的手工业者,变成了生产线上进行简单重复劳动的工人。
如果你是汽车生产线上负责焊接车身的,你就只会焊接。工人(白领)不再拥有独立制造一个完整产品的能力,因此就失去了脱离工厂(企业),独立养活自己的能力,而必须找工作,寄生在工厂(企业),将它们的生产资料转化为产品、融入它们制定的生产流程,才能赚到养活自己的钱。
▲来自《浴血黑帮》S1
而如今正在发生的人工智能取代出租车司机的现象——尽管只是初始阶段——它不仅仅是让出租车司机不安,而是让整个现代社会里从事服务业的你我都感到隐隐不安。
当年还在公关公司的时候,有一次给甲方领导写发言稿,按对方要求改来改去,最后那位领导在发布会照稿发言时,台下两位媒体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ta刚才说什么了?」
「嗨,不说人话。」
不说人话,恰恰就是甲方对公关文案和广告文案的普遍审美要求。那么,既然不说人话,稿子又何必一定要人来写。
之前在豆瓣上看到了这样一条内容:
▲来自豆瓣用户Zoe
我们对机器的期待,是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企业对机器的宣传也是如此。但《资本论》第一册里记载的,是工厂主因此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工人;又因为采购机器耗费了大量成本,机器终止就是浪费,所以要一刻不停地运转,配合机器的工人因此要一刻不停地守在旁边,后期演化成一个人配合多台机器的情况出现。而这还远非终点,工厂主又以机器为手段,对工人进行更残忍的压榨。
马克思理论:
工厂招工与工人就业,并非工厂与工人人口总量相对立的简单供求关系,并非工人可以用脚投票,东家不做做西家。
全体工人人口由就业工人与相对过剩人口组成,就业工人有工作,相对过剩人口没有工作或者只有散工、临时工等不保障工作。随着机器的应用,生产效率提高,劳动力需求下降,工厂继续向社会吐出大量过剩人口;同时伴随工业向城市集中等因素,城市持续不断涌入新的工人人口。
由此,在全体工人阶级中,相对过剩人口总是保持着工厂期望的占比。在这样的占比中,就业工人担心被相对过剩人口挤掉工作,就会过度劳动,劳动生产力提高,制造出更多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为了谋求一份有保障的工作,愿意接受更为苛刻的就业条件,就业工人感到压力更加过度劳动。
错的不是机器,错的是使用机器的方式,错的是拥有机器的人。
▲来自《铁西区:工厂》
三次工业革命的确创造了大量工作(以及衍生的需求),但上述的工人(及白领)的就业状况并没有真正改变。更何况,现代社会产生的那些工作,相当一部分都是消耗极大的、门槛并不高的、纯粹嵌入分工流程、可替代性更强的简单重复型工作,如快递员、外卖员、客服等等……这些工作可以很容易就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有些则已经被取代,而唯一会因此受伤的,只有被取代的人。
出租车司机是一种很有象征意义的工作。它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一份有门槛的工作,30年前有驾照的人很少。同样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份工作是承接了相当数量下岗工人的最后依托,这一点在去年大热的剧集《漫长的季节》中已经有所表现。
而那些面对萝卜快跑的武汉出租车司机,ta们接下来几十年的命运,或许也会留在这个漫长的夏天,再找不到出口。
封面图片来自《出租车司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