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就是给天才之火浇上利益之油。”——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专利和商业价值几乎可以划上等号。
那么,专利的商业价值究竟有多大?有这样两个数据:
■中国的专利年申请量均超过200多万件,跃居全球第一;
■中国专利本土申请与在国外申请的比例已上升至75%。
按照每件专利平均生命周期3至5年来算,国内年专利增量200万件,按1%的专利发生纠纷,也有2万件新增专利纠纷。
放眼国际,也是相似的。在美国,最赚钱的既不是诉讼业务,也不是华尔街金融律师,而是专利律师。美国企业对专利问题的重视,从苹果和三星旷日持久的专利之争就可见一斑——最终这场诉讼以苹果从三星手中拿下9.3亿美元的巨额赔偿而告终。
从本质上说,专利这个概念本就是出于商业目的而出现的;不能脱离专利谈商业,也不能脱离商业谈专利。
这也不难解释,为何专利诉讼领域会成为“新贵”律师集中地了。
但专利诉讼难度之高,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理论认识模糊,缺乏宏观方法论指引;案件技术性太强,找不到体系化的判定方式;法官不接受自己的观点,胜诉率极低……
7月23/24日晚19:00,为了助力广大知产律师拿下专利诉讼这一“新贵”市场,由三位资深前知产法官蒋利玮、王磊、吴登楼老师组成的超强授课阵容,将带来专利侵权系列解读大课。
扫码0元听课
听课领《非正常专利申请审查制度(2023版)》
推荐理由
三位讲师都有着丰富的专利侵权案件审理经验、主审过著名知产案件!
转换赛道后,或成为红圈所合伙人;或成为知产领域代表律师;或继续深耕专利赛道,在专利侵权技术层面持续专精!
三晚时间、三位前知产法官,在智拾网为大家带来一次酣畅淋漓的专利侵权相关研习体验!
蒋利玮:
专利侵权裁判规则精析
在专利诉讼实务中,大部分律师最犯愁的恐怕就是如何进行侵权判定。
作为长期从事知识产权审判的法官,审理专利侵权纠纷的合议庭一般具有其固定模式和思维。包括专利权是否有效、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侵权是否成立、不侵权抗辩或不赔偿抗辩是否成立等等。
作为专利法的核心概念,权利要求是确定专利权权利边界的关键。无论是专利授权确权程序,还是专利侵权诉讼程序,都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确定。
权利专利权保护范围有时候涉及权利要求是否清楚的问题,若权利要求不清楚,法院可以直接驳回起诉;此外,还有可能涉及功能性技术特征保护范围、环境特征保护范围等等。
如何进行专利侵权判定?比如,如何判定被诉侵权产品与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相同或等同?如何判定是否落入到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内?实践中专利侵权抗辩的考量因素又有哪些?
7月24日晚19:00,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识产权法学博士蒋利玮律师,详细拆解专利侵权裁判规则,多维度展开专利侵权诉讼的办案思路,让你通过类案借鉴,学习法官、资深律师多视角的诉讼思路与解决路径。
扫码0元听课
听课领《非正常专利申请审查制度(2023版)》
课程大纲
1.权利要求解释
2.侵权行为与侵权主体
3.等同侵权
4.专利侵权抗辩
5.损害赔偿
6.确认不侵权
课程收获
掌握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技巧,理解侵权行为的界定,以及专利侵权抗辩和损害赔偿的法律基础
学习如何运用法律工具和策略,有效处理专利侵权案件,包括抗辩和赔偿计算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识别和预防专利法律风险的能力
讲师介绍
蒋利玮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12年知产法院审判经验、
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数千件
2024IAM全球领先专利律师
蒋利玮律师,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知识产权法学博士。曾经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等4个法院工作12年,审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数千件。
2016年离职转任律师,代理大量商标、专利、商业秘密、著作权、不正当竞争案件,深受客户好评。连续多年被WTR世界商标评论杂志评为推荐律师。2022年,入选“LEGALBAND客户首选:知识产权多面手”15强、“THE LEGAL 500 知识产权特别推荐律师”。2023年,入选“ALB 中国十五佳知识产权律师”。2024年,入选“IAM全球领先专利律师”。
王磊:
专利侵权现有技术抗辩适用
如上文所述,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被控侵权人经常会对涉案专利提出专利无效宣告请求。
但专利侵权案件审理周期普遍偏长,现有技术抗辩就进入了法律人的视野。如若抗辩成立,司法机关可以直接作出不侵权认定,从而大幅度缩短审理周期。但现有技术抗辩在案件实务中使用难度较大,据不完全统计,仅有12.5%的现有技术抗辩理由被法院采纳。
根据相关规定,选取的现有技术应当是在涉案专利申请日之前,且包含被诉人专利权保护范围技术特征。
对于前者,要充分考虑和收集能够用以证明该现有技术时间线的相关证据,如产品在涉案专利申请日之前的生产、销售、使用的相关证据等。
对于后者,司法实务中通常是根据专利权利人的诉状内容结合涉案专利的技术特征来确定被诉人专利权保护范围技术特征,并将现有技术进行对应的特征划分和比对判定。
在适用现有技术抗辩时,还会涉及被诉侵权方案、专利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方案。三者之间的比对,是否必须遵循特定的顺序?若须遵循,具体又该遵循何种顺序?
此外,在适用现有技术抗辩时,如何合理确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及现有技术的范围?
7月25日19:00,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与反垄断专委会主任王磊律师,详解专利侵权现有技术抗辩适用,攻克专利侵权案件技术性太强的难题,建立系统化的侵权判定方法体系,掌握专利侵权的特殊抗辩。
扫码0元听课
听课领《非正常专利申请审查制度(2023版)》
课程大纲
一、现有技术/设计的内涵和类型
二、现有技术抗辩的适用规则
三、现有技术抗辩的认定
四、现有设计抗辩的适用规则
五、现有设计抗辩的认定
六、关联问题:抵触申请抗辩
课程收获
通过学习现有技术抗辩的相关法律规范,系统地理解并掌握现有技术抗辩的法律框架和基本原则
通过对现有技术抗辩要点的深入解析,明确现有技术的比对对象、比对方法和比对标准,在实际工作中更准确地运用现有技术抗辩策略
通过对现有技术抗辩提出时机的再思考,更灵活地把握提出抗辩的时机,以提高抗辩的成功率和效率
讲师介绍
王 磊
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
与反垄断专委会主任
近十年的省高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经历
王磊律师,知识产权法学博士,北京德恒(杭州)律师事务所监委会委员、知识产权与反垄断专委会主任、高级权益律师,同时担任浙江省商业秘密领域专家人才库行业专家、浙江省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专业人员、杭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王磊律师具备近十年的省高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经历,主审过大量重大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案件,在《人民司法》《人民检察》《中国审判》《人民法院报》《中国知识产权报》等发表二十余篇专业文章;加入德恒杭州办公室以来,办理的多起案件入选省、市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并协助多家大型企业、上市公司搭建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擅长知识产权、反不正当竞争和互联网诉讼争端解决。
吴登楼:
专利案件技术查明的手段
在涉及复杂技术事实认定的专利侵权案件中,可以引入技术调查官、专家辅助人参与诉讼,就涉案技术的专门性问题向法庭作出说明,协助法庭查明技术事实。
根据技术调查官制度、鉴定、专家陪审员、技术咨询专家、专家辅助人等技术事实查明方法探索构建的知识产权案件技术事实查明体系,对破解技术事实查明困难、提高技术类案件的审理质量和效率大有裨益。
以技术调查官为例,按照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通知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或专业问题提出意见。
以此视角看,技术调查官之于法官,正如专家辅助人之于当事人,作用是向法官提供辅助工作,是法官的技术助手。有了对应专业技术调查官的辅助,法官在分析、吸收其意见后,便能读懂作为权利“脸谱”的专利技术方案,能初步判定涉案专利权的稳定性。
而在整个体系中,5种查明手段也分别承担了不同的任务,也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是相互补充、有机联系的关系。
那么,律师如何利用好这5种技术查明手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7月26日19:00,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原审判员、上海政法学院特聘教授吴登楼老师,就专利案件技术查明的手段展开课程,深入理解每种手段的法律特征、适用程序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关键步骤。
扫码0元听课
听课领《非正常专利申请审查制度(2023版)》
课程大纲
1.专利案件技术查明的五种手段
- 技术调查官制度
- 鉴定
- 专家陪审员
- 技术咨询专家
- 专家辅助人
2.专利案件技术查明手段间的关系和应用
课程收获
全面掌握专利案件中技术查明的五种主要手段,包括技术调查官制度、鉴定、专家陪审员、技术咨询专家和专家辅助人
掌握在专利案件中如何有效利用各种技术查明手段,以及如何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段
学会如何在专利案件中进行技术查明,提高处理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案件的胜诉率和效率
更好地适应法律实践中技术问题的复杂性,提升法律服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讲师介绍
吴登楼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原审判员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室原负责人
上海政法学院特聘教授
吴登楼,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原审判员、审判长助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技术调查室原负责人,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原副主任,法学硕士。现为上海政法学院特聘教授、兼职研究生导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自1996年始,主要从事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审理过侵犯专利权、侵犯著作权、侵犯商标权和反不正当竞争等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特别对包括专利在内的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技术事实的查明,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思考。
吴登楼是国内首例“金华火腿”地理标志获保护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件)、上海首例“safeguard(舒肤佳)”域名获保护等精品案件的主审法官。
吴登楼在审理案件同时还积极撰写知识产权审判方面的调研文章,在《人民司法》、《法学》、《政治与法律》和《著作权》等杂志上发表各类文章二十余篇。在最高院组织的学术论文和法律文书评比中分获二等奖。是《中国法院知识产权案例》一书五名合著人之一,该书在欧盟、日本和国内出版。
扫码0元听课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