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的条件,我们决不能接受!中国的领土,一寸也不能失守!”抗战期间,“中山舰”在长江上惨遭日寇轰炸,当军舰开始缓缓下沉时,舰长与全体战士站在甲板上高唱起这首战歌,最终全部壮烈牺牲。这首歌就是孟波与麦新创作的《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音乐家、作曲家孟波生于江苏常州,在战火纷飞、白色恐怖笼罩的非常时期,他带头唱响“向前走,别退后,生死已到最后关头”。
有一种歌声,可以穿越时空
“九一八”事变后,孟波和聂耳、冼星海、麦新等进步音乐家齐聚上海,决心创作抗战歌曲,吹响战斗号角。上海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孟惠惠在《我的父亲孟波》里回忆:“父亲说,当时,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要把抗日救亡歌曲传送到街头、工厂、学校、商店、军队等每一个角落,使它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1935年,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大”上说“牺牲未到最后关头”。此话一出,全国哗然。当天,冼星海在家中对几位青年音乐家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与蒋介石的一派胡言针锋相对,并点名要孟波、麦新写一首歌曲,歌名就用“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临危受命,孟波与麦新走在外滩附近的黄浦江畔一条弄堂里,两个热血青年心潮起伏,激昂的词曲脱口而出:“向前走,别退后,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父亲和麦新怀着满腔激情,共同推敲歌词并谱曲,很快写就了这首后来唱遍全国的抗日战歌。歌曲节奏坚实而富于动律,音调雄浑且具有义无反顾的气概。全曲采用特性音调、节奏贯穿发展的三段体结构,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听起来犹如肩并肩、手挽手的群众示威队伍,步伐坚定地向着争取民族生存和抗日救国的战场,勇往直前地进军!”孟惠惠写道。
激昂铿锵的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发表在《大众歌声》第二集上,成为抗日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传遍全国。世界反法西斯阵线42个国家在巴黎举行反法西斯大会时,音乐家任光还指挥旅欧华侨在会上演唱了这首歌。
孟惠惠曾在病榻边与父亲聊起《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孟惠惠记忆深刻:“爸爸挺直瘦弱的身躯,双眼闪烁着一道光芒,情不自禁哼唱起来:‘向前走,别退后,牺牲已到最后关头……’”
当孟惠惠问父亲“在白色恐怖笼罩的非常时期,要有多大的勇气和胆魄才能做出这样的举动?”孟波回答:“这需要有不怕死的劲头,因为我和麦新认准了,共产党号召抗战,我们就写救亡歌曲。谁都是提着脑袋干革命,害怕早就丢到了脑后!”
这次对话让孟波一扫病容。孟惠惠感慨:有一种歌声,可以穿越时空;有一种精神,可以摧枯拉朽。
咬紧牙关奔赴延安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孟惠惠说,父亲曾向她讲述自己带领一批革命知识青年步行九个多月奔赴延安的故事。
建设根据地需要各方面文化教育人才。1942年,刘少奇到延安之后,发电报要组织新四军文化人才、科学家和革命家遗属去延安。当年冬天,孟波一行几十人就从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半塔集出发。
冒着连天烽火,冲破重重险阻,孟波率领几十名年轻文艺人从江苏徒步路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至陕北,于1943年9月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孟惠惠《到延安去》一文中写到孟波奔赴延安的许多细节:“大家的着装都是黑棉袍,行军时系着腰带,枪别在腰间。晚上睡觉时,袍子半盖半垫,脚伸在袖管里,裹着稻草取暖……在沙区,鬼子搞残酷的‘三光’政策,把枣树都砍了。没有东西吃,大家就和当地人一样,把柳树叶子放在水里泡,搓成团团加上糠,和着猪毛草团在一起吃。由于长途跋涉,条件艰苦,他们身上穿的衣服都长了虱子。到了太行山区,由于没有盐吃,人没力气,当时能搞到一点盐很不容易。又没有水喝,口干舌燥,比饿肚子还难受。但大家咬紧牙关始终朝着西北方向——延安前进。”
历时整整九个月,徒步行走数千公里,克服了无法想象的艰难,忍受了饥寒交迫的煎熬,闯过了随时发生的危险……父亲的这段经历,总让孟惠惠心潮起伏。她说,只有抱着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才能如此地义无反顾、坚持到底。
在延安期间的孟波,音乐成就持续积淀。他任鲁艺音乐系教员,戏剧音乐系资料室主任、研究员。领导学生开展秧歌运动,进行民间音乐和戏曲研究;还与马可、刘恒之合作整理出版了《边区民歌集》《河北民歌》《郿酃曲选》等民间音乐研究资料。后任中央党校文艺工作室支部书记。参与筹建中央管弦乐团,与贺绿汀一起领导乐团工作。这一时期,他创作了《苦瓜瓜》《参加人民军队》《担架队》《红军来了》和小歌舞剧《难民花鼓》。
《新华日报》1962年刊登的文章《忆“鲁艺”二三事》中提到,音乐系的孟波、章枚等同志都创作了不少抗战歌曲。在那个革命的年代里,能够汇集如此多的艺术人才,创办如此规模的艺术学校,正显示了党的伟大号召力量和领导作用。
没有孟波就没有《梁祝》
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基础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享誉全球。鲜有人知,这一世界音乐经典还有位幕后英雄——孟波,曲作者之一何占豪曾数次说过:“没有孟波,就没有《梁祝》。”
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的“小提琴民族化实验小组”集聚了何占豪、丁芷诺等一批有志青年学生。为向国庆10周年献礼,小组成员准备创作一部小提琴协奏曲。经反复讨论,最后报了3个题材:大炼钢铁、女民兵与梁祝。
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在《宝塔山下江苏文艺人》中写道,“大炼钢铁”与“女民兵”是学生追捧的创作选题,孟波却偏偏在表现爱情的“梁祝”旁打了钩。有人认为,“梁祝”宣扬才子佳人,爱情至上,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东西。孟波坚持自己的选择,他认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殉情,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意义。”
多年后孟波又回忆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之所以选择‘梁祝’,纯粹出于对音乐的理解——小提琴纤细、柔软的特性,很难表现大炼钢铁这类题材,但表现‘梁祝’这样委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反倒相得益彰。”
2015年3月,孟波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9岁。何占豪对孟波的去世深感悲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忆及《梁祝》的诞生过程,他说,当《梁祝》初稿完成审查时,孟波发现没有“化蝶”内容,何占豪他们回答说:“新中国的青年不信封建迷信那一套。”而孟波则认为这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浪漫主义的精华,与迷信无关。于是,他们又从苏州昆曲团找到了化蝶主题的旋律。这一改动,不仅规范了交响作品的艺术架构,也使得协奏曲的主题得以升华。
(江南时报记者 张雅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