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阿克达拉》近日在京举办观摩研讨会,与会专家表示,影片不仅展现了诗情画意的民族风情,也讲述了时代变迁中援疆干部的悲欢离合,兼具历史厚度和人文特色,是一部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俱佳的优秀作品。
影片《阿克达拉》改编自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获奖小说《援疆干部》,以19个省市及中央有关单位援疆工作为背景,以种植棉花为载体,通过援疆干部的现实生活和艺术形象,讲述了他们远离家乡,告别亲人,带着爱和责任,把新疆当作第二故乡,把各族群众当作亲人,与新疆各族人民同心合力,扎根边疆大地、奉献青春力量的感人故事。
1996年至今,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援疆干部奔赴新疆,推动各类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向新疆集聚,为实现新疆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宣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总编辑张玲就曾是其中一员,《阿克达拉》引发了她的共鸣。她表示,虽然援疆回来已经十几年了,但对新疆的牵挂从来没有断过,“我们在那里结识了众多当地的干部职工,和当地人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段经历是我终身宝贵的财富。《阿克达拉》是援疆精神的一种呈现,从中可以看到援疆战友对那片土地的赤诚。”
影片导演张忠从2009年开始关注援疆干部群体,2019年,他看到了福建省第二批援疆干部总领队吴玉辉创作的小说《援疆干部》,心中燃起了创作热情,此后为筹备影片多次前往新疆。2023年9月8日,电影在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开机,拍摄历时70天,其间先后转战奇台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玛纳斯县、阿克苏地区和上海、福建等地,工作时长超过900个小时。
成片后,影片更名为《阿克达拉》。制片人詹梦瑶说“阿克达拉”源自少数民族语言,意思是白色的原野。白色的原野上种出了白色的棉花是一个奇迹,和影片把棉花作为主线的叙事表达一脉相承。
中国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从《援疆干部》到《阿克达拉》,片名的更改让影片更具特色。他认为,这部戏从写援疆干部入手,又不仅仅写现在的援疆干部,“电影用不到一百分钟的时间展现了六十年的时空,展现的不仅仅是新时代的援疆干部,更是新中国诞生后在新疆进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几代人,片中体现着他们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民族命运共同体精神和共同建设新疆的精神,这是艺术应该描写的永恒主题。”
《阿克达拉》聚焦新疆创新种棉过程,在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侯光明看来,影片通过对一代又一代援疆干部的讲述,展现着几十年来一脉相承的援疆精神,“影片视角独特,叙事很集中,尽管有插叙倒叙,但逻辑非常清晰,一波三折,还有若干地方戳人泪点。”他还特意提到了影片的历史认知价值,片中有自愿支疆人员、组织派遣人员,有的是投奔自己的爱人,有的是因为分配工作来到新疆,“不同年代的干部团结起来,历经了很多苦难才有今天的成果,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今天的新疆来之不易,影片最后采用了开放式的结局,说明还有很多援疆干部正在默默奉献,向他们致敬。”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王一川对影片的评价是“化理为情,以情明理,以情动人”,他表示,影片将原著小说中重大的题材、高度的理性、自觉表达的思想巧妙地化为动人的情感和饱含情感的艺术形象。
中宣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副主任唐科认为,张忠导演延续了谢晋为代表的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中国电影创作传统的血脉在《阿克达拉》中得到了赓续。他表示:“《阿克达拉》中体现的是双向奔赴,不仅是援疆干部关心和支持新疆、帮助新疆,新疆多民族的人民也关怀和帮助从内地去的援疆干部。《牧马人》中的那个角色也是被当地老百姓保护,之后安定下来,把灵魂和根扎在那片土地上,从《阿克达拉》中感受到了中国电影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和血脉的传承。”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特别欣赏电影的视点选择,他表示《阿克达拉》为民族题材电影内视点、外视点的争论提供了鲜活经验,“过去我们认为只有少数民族的导演或作者才能进入内视点,《阿克达拉》表明,只要坚守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精神和意识,我们选择的人物就能够进入内视点,能够让我们的叙述更有情感力,而这样的故事和影片可以超越过去的民族身份争论,找到更好的叙事,让故事的表达更有力量、更有人情味、更能够让人接受、也更能够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崔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