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刘、徐、粟这五位开国将领,一生军功赫赫,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创造了一系列名垂青史的经典战例。或许人们对于“彭林刘徐粟”这种排位顺序有不同的看法,但却几乎一致公认,这五人就是我军历史上最能打的“五虎上将”。
本文将对这五位开国元勋在不同时期的军功进行比较,对比其在战略、战术思想上的不同。
我军自八一南昌起义建军,到新中国成立为止,一共经历了3大时期,即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
红军时期:
要说在红军时期,这五位元勋中谁的战功最大,那么这个人毫无争议是徐向前元帅。
在红军时期,徐向前的职务是五人之中最高的。同一时期,彭、林都比他低一级,是军团级别的军事主官,而徐向前从30岁开始就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了。一直到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红一方面军恢复建制,彭德怀被任命为红一军团司令员。
刘伯承元帅在这一时期,担任过红5军团参谋长、红军总参谋长。五人中年纪较年轻的粟裕(最年轻的是林,粟比他大4个月),则尚处在冉冉升起的阶段,他曾任红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教导师政委,最高职务是红十军团参谋长。
徐向前在此期间的战功也傲视群雄:鄂豫皖时期,红四方面共歼敌20.2万余人,长征中歼敌10.1万余人。苏家阜战役,围点打援一个月歼敌3万;川陕时期,他指挥的反六路围攻,在10个月的时间里,以8万红军击败敌军20万,歼敌10万,是红军战史上歼敌数量最多的大战。
彭、林二人在此期间可谓并驾齐驱,不相上下,他们在中央的领导下有不少卓越的表现,尤其长征期间破城开路,勇挑重担。
刘伯承元帅是南昌起义的参谋长,红军时期又担任参谋长,战略眼光独到,是毛主席指挥四渡赤水的重要助手,他具体指挥作战是从长征中担任先遣队司令员开始的。
粟裕大将23岁就当上了红12军65师师长,26岁升任红11军参谋长、红7军团参谋长,这些职务都不算低。
而且粟裕一生没有上过正规的军事学校,完全是自学成才。相比之下,彭老总是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出身,林和徐都是黄埔出身,刘伯承更不用说,川中名将,早间在四川读书时就能背诵《孙子》、《吴子》,南昌起义后他前往苏联,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后转入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一流军校——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
人们之所以会有粟裕大器晚成的感觉,主要还是因为他是5人中唯一一个没有参加长征,长时间远离中央的将领,这导致他在很多著名的战役战斗没能留下姓名。
南方三年游击战是艰苦万分的,它练就了粟裕胆大心细,善于独立思考,善于出奇制胜的特质和风格,这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大放异彩。
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五人中谁的战功最大?绝大多数人都会把这一票投给彭德怀彭老总。作为八路军中负责具体指挥的副总指挥,一个百团大战便足以名垂青史。
按照八路军总部在40年12月公布的数据,八路军在3个半月的时间里,曾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俘虏日军281人,破坏铁路、公路、桥梁、电话线、仓库、煤矿以及其他军用物资无数。
百团大战是我军在华北地区展开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战役,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刘伯承元帅在抗战中,作为129师师长,展现了他作为“军神”的高超军事素养,七亘村之战、神头岭之战、长乐村之战等等,都是军史上著名的经典战例。
徐向前元帅在抗战中担任129师副师长,分兵南下,冀南平原“造人山”,之后又进入山东,担任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统一指挥山东、苏北各路军队,包括山东纵队和115师,一度是八路军中指挥部队人数最多的战略区域军事主官。
粟裕大将在此期间表现也非常突出,先是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进行韦岗伏击战,之后是水阳镇伏击战、横山战斗、奇袭官陡门。1940年的黄桥战役中,他以寡敌众,击退顽军,取得了歼敌1.1万人的辉煌战绩。之后又有歼敌3万人的天目山战役。
林的贡献是平型关战役和广阳伏击战,平型关战役是中国军队出击作战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意义非凡,可以说是“出道即巅峰”。遗憾的是他在38年3月初受了枪伤,直到抗战结束才重回战场。
解放战争时期:
要选出解放战争中战功最大的人,这无疑是很困难的。
单从战果来看,粟裕指挥的华野(三野)歼敌数字是最多的。解放战争第一年,我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12万人,华野就占到了43.4万。四年解放战争期间,华野共歼敌245万人,占到了国军总数的36.6%,位居五大野战军之首。
而且,这是在华野缺乏弹药、重武器,后勤压力大,担负任务重中情况下完成的。
47年2月,蒋介石曾说:“关内‘匪军’约分为5股,贺龙部、聂荣臻部、陈赓部、刘伯承部、陈毅部。此五股中,就我的观察,以陈毅一部最为顽强,训练最精,诡计最多,肃清最困难。”由于情报关系,蒋介石并不知道粟裕才是华野主要的军事指挥官,但他对华野的评价是最高的。
这一时期的粟裕,军事指挥能力可以用“臻于化境”来形容,他所指挥的战役,规模约来越大,打法越来越奇。苏中战役以“巧”获胜,莱芜战役以“诈”获胜,孟良崮战役胆略惊天动地,豫东战役于千头万绪中调度自如,淮海战役更是经典中的经典,一战宣告了蒋介石的彻底失败。
粟裕虽然是井冈山上毛主席教出来的学生,但到此时,他已经具有了能和毛主席在战略上同频思考的能力,有的时候甚至还能走到前面,比如三个纵队暂不过江,济南战役还未结束,他就开始筹划淮海战役……
经过十几年的磨砺,粟裕已经成了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统帅,所以后来中央才计划把解放台湾和抗美援朝的任务交给他来指挥。
东北野战军(四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就参与了两场,歼敌近百万,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功劳多大就不必赘述了。到解放战争后期,他们拥有我军最强大的野战军和炮兵,还有坦克装甲部队。
四野战术精良,训练有素,这和其司令员善于总结、细致入微是分不开的。
刘伯承元帅指挥的中野在中原战场和蒋介石激烈角逐,以大无畏的魄力和巨大的牺牲揭开了我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挺进大别山一战意义非凡,前国民党作战厅厅长郭汝瑰晚年曾说:解放战争之所以能4年结束,就是因为挺进大别山这个世界军事史上史无前例的决策。这个行动违反了一般战争的规律,没有胆大包天的勇气,谁也不敢下这一决心;没有心细如发的筹谋,谁也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这个决策的发明权在毛主席,但执行者是刘邓二位首长以及中野的十几万部队,他们接到毛主席的命令后,在黄泛区炸掉了缴获的所有重装备,关闭电台40天,像一把尖刀直接刺入蒋介石的心脏。仅此一笔,整个解放战争的局面就变得截然不同。
刘伯承元帅有良好的军事理论素养,指挥准确,战机把握非常之好。
彭德怀元帅指挥的西北野战军,是解放战争各大战区中,条件最艰苦,力量最弱小的一支。但是,以2万部队迎战胡宗南的25万大军,横扫大西北,打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绝对的元帅级别的表现。
彭老总一生能打硬仗、恶仗,指挥作战不畏强敌,勇猛顽强,无论是长征路上,抗战面对日军,还是解放战争面对十倍于己的国军,抗美援朝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他都敢于迎难直上,逢敌亮剑。这和彭老总刚猛的性格很像。
徐向前元帅尽管阔别战场多年,但他在解放战争中的表现依旧是妥妥元帅级的。能以一支地方部队解放一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从建军到练兵到用兵,弱旅变劲兵,从力排众议打山西,到10万部队围攻太原守敌12万,徐向前只用了1年半的时间就横扫了山西。
在解放山西的过程中,徐向前展现了他超凡的魄力和胆气,丰富全面的战略战术素养,炉火纯青的指挥艺术,既有坚持最后五分钟的决心,又有高度的灵活性。如果不是因为伤病,能拥有更大的舞台,徐向前元帅的成就恐怕还要不止于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